山西省朔州市怀仁某校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题,共60分)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读图回答1-2题。1、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A.风化作用B.流水搬运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2、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A.三峡谷地B.淮北平原C.青藏高原D.皖南丘陵沙坡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如图示意某常见的沙坡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速度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坡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坡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回答3~4题。3、①坡是()A.迎水坡,流速慢B.背水坡,流速快C.迎水坡,流速快D.背水坡,流速慢4、该沙坡的移动方向是()A.维持原地B.往复摆动C.向上游移动D.向下游移动读下表,完成第5~6题。河床物质颗粒划分标准表粒级胶泥泥沙砾卵石细中粗细粗小大0.001—0.010.01—0.10.1—0.20.2—0.60.6—22—66—2020—6060—2005、图中的a、b、c表示一条河流的上、中、下游,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a—上游B.b—中游C.c—上游D.a—中游6、下列现象与材料表示的原理不相关的是()A.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悬河B.东非大裂谷两边的悬崖峭壁C.莱茵河上游的“V”型谷D.港口防风堤坝内要经常清淤读地貌景观图,回答7~8题。7、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丙8、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9-10题。9、甲地貌为()A.河谷B.河漫滩C.冲积扇D.三角洲10、甲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河水量变小,流速变快,泥沙沉积B.遇地形阻挡,流速变慢,泥沙沉积C.遇海水顶托,流速变快,泥沙沉积D.河水出山口,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貌,因远望如林而得名。土林柱体高大挺拔,每棵“林柱”均有独特的造型,形成了风姿各异的土林奇观。如图示意我国云南某地土林地貌。据此完成11~12题。11、土林一般形成于()A.高原塬面B.石灰岩台地C.谷地或盆地D.山顶12、塑造该地土林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作用B.物理风化作用C.重力崩塌作用D.风力沉积作用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下左图)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下右图)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回答13~14题。13、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A.“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死亡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C.“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D.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14、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A.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重庆武隆天坑群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堪称南方喀斯特地貌的经典。其中的箐口天坑形态独特,可通过二王洞直达天坑底部,世界罕见。下图为天坑群局部剖面图。读图,回答15~16两题。15、图中所示地区()A.主要岩石为石灰岩B.箐口天坑深度在500米以上C.二王洞长约300米D.岩层受内力作用断裂下陷,形成天坑16、下列与武隆天坑群成因类似的景观为()A.云南石林B.黄山“猴子观海”C.庐山“飞来石”D.新疆“蘑菇石”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下图为贵州绥阳河洞壶穴的演化过程图,从发育阶段看,其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碟”型壶穴形成阶段;“Ω”倒型壶穴发育阶段;“锅”型壶穴发育阶段。据此完成17~18题。17、壶穴形成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8、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A.甲乙丙B.丙乙甲C.乙甲丙D.乙丙甲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完成第19~20题。19、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A.②B.③C.④D.⑤20、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A.Ⅰ—①B.Ⅱ—③C.Ⅲ—⑤D.⑥—Ⅰ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21~22题。21、据图可推断乙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A.浩瀚沙漠B.冷湿沼泽C.温暖浅海D.长寒苔原22、图中山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A.背斜成山B.向斜成山C.块状山地D.地堑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第23~24题。23、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岩层褶皱C.风沙侵蚀D.岩层断裂24、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A.喷发物质差异B.冷凝环境差异C.外力侵蚀差异D.地壳运动差异读下图所示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回答25~26问题。25、图中位于北半球的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6、图中可反映我国长白山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27~28题。27、按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甲—丙—乙28、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B.水分C.坡向D.地形下图为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以及山地由山麓向山顶自然带的地域分异示意图(大致位于45°N)。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9~30题。29、阔叶林带在大陆西岸的分布纬度与大陆东岸的分布纬度比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A.高地形B.高洋流C.低地形D.低洋流30、甲处深居内陆,没有形成荒漠景观,却形成了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B.夏季多对流雨C.夏季高山冰雪融水D.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31~33题,31、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32、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地形C.水文D.生物33、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B.整体性C.差异性D.开放性读右图,完成34~36题。34、①地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D.热带荒漠带35、从①→②自然景观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这种变化属于()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36、决定由直线③→④自然带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分C.高度D.光照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图中序号代表碳循环的过程。读图回答37~38题。37、图中()A.①开采矿产来自岩石圈,对水圈无影响B.②排放的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C.③可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弱温室效应D.④需要在变质或者重熔再生作用下进行38、若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则()A.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减弱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C.石灰岩地貌的侵蚀作用变缓D.亚寒带针叶林向较低纬扩展右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39~40题。39、甲~丁自然带分布特征的形成因素主要是()A.洋流、大陆轮廓B.热量、地形C.地形、大陆轮廓D.热量、洋流40、有关甲、丁两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处西侧山麓自然带相同B.两处雪线高度不同C.甲处自然带谱较丁处复杂D.两处东侧自然带相同二、综合题(共40分)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曲峡”是指形成于山地中的曲流峡谷,多是由古平原面上的曲流发育而成。在太行山区,从南向北分布数条河流。这些河流流经的太行山主脉地区,是“曲峡”分布密集区。左图示意太行山区典型“曲峡”分布地段,右图示意太行山某“曲峡”景观。(1)从气候角度分析太行山区河流的典型水文特征。(6分)(2)描述太行山“曲峡”的形成过程。(4分)(3)说明太行山“曲峡”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8分)42、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000毫米以上。湖面万千飞鸟,湖中鱼群游弋,其西北面是面积广阔的芦苇地。出售芦苇成为当地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但总收入并不高。材料二博斯腾湖是淡水湖,但是其南侧不远处有一个槽状盐池,池壁和底部均分布有厚厚的盐层。下图为盐池附近的地质剖面示意图。(1)推断博斯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湖泊、飞鸟、鱼群、芦苇之间的关系。(8分)(3)结合水循环过程简述盐池盐层的形成过程。(4分)(4)请你为当地百姓增加收入提出可行性措施。(4分)地理答案: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题)1--5:ACACD6---10:BDCCD11---15:CACAA16---20:ABCDA21---25:CCDCC26---30:DAABC31---35:ADBCB36---40:ACBBB41、(1)太行山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明显,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于夏季,河流汛期以夏汛为主;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6分)(2)第一阶段,地质时期太行山地区地势平缓,河流侧蚀作用明显,曲流发育;第二阶段,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作用增强,但保留了曲流的形态,逐渐演变成“曲峡”。(4分)(3)有利影响:“曲峡”景观独特,利于发展旅游业;水能资源丰富,利于筑坝发电。不利影响:“曲峡”地区山高坡陡,不利于发展耕作业;山高谷深,交通不便。(8分)42、(1)高山冰雪融水。判断理由:该区域深居内陆,降水量小;周边高大山脉有较多的冰雪融水汇入湖泊。(6分)(2)适宜的湖水深度有利于芦苇生长;芦苇为鱼群提供饵料;芦苇地为飞鸟提供栖息地;鱼群为飞鸟提供食物;鸟类为芦苇提供肥料。(8分)(3)博斯腾湖湖水通过含水层渗透(或地下径流输送)到盐池,盐池池水蒸发,盐分逐渐积累,形成盐层。(4分)(4)发展多种经营,如渔业、旅游业等;延长产业链,对芦苇进行深加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