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物理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α衰变的是A.238234492902UThHeB.23411120HHHenC.234234090911ThPaeD.1441717281NHeOH【答案】A【解析】【详解】A反应是α衰变;B和D反应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C反应是β衰变;故选A.2.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把缝衣针小心地放在水面上,针可以把水面压弯而不沉没,是因为针的重力小,又受到液体的浮力的缘故C.密封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的气体,若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增大D.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的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答案】C【解析】【详解】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表面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它说明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选项A错误;把缝衣针小心地放在水面上,针可以把水面压弯而不沉没,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选项B错误;密封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的气体,单位体积内分子数目不变,若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变大,则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增大,选项C正确;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引力比斥力减小的慢,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选项D错误。3.如图所示,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若波速为200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的加速度将减小B.图示时刻,质点b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C.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D.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质点a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2m【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波向右传播,根据“上下坡”法,知道b质点向下振动,加速度正在增大。故AB错误。该列波的频率为20050Hz4vf==,要想发生干涉,频率需相同,则若此波遇到另一列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另一列波的频率为50Hz,故C正确。机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质点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而不随波迁移,选项D错误.4.物体从斜面(斜面足够长)底端以某一初速度开始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t秒到达位移中点,则物体从斜面底端到最高点时共用时间为()A.2B.2tC.(3﹣2)tD.(2+2)t【答案】D【解析】【详解】采用逆向思维,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212xat得则通过上面半段时间和总时间之比为1:2,则下面半段时间和上面半段时间之比为(21):1,因为下面半段时间为t,则物体从斜面底端到顶端共用时间为:(22)tt总,故D正确。5.原子核23892U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23490hT,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23491aP,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23492U.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A.衰变、衰变和衰变B.衰变、衰变和衰变C.衰变、衰变和衰变D.衰变、衰变和衰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α、β衰变特点可知:23892U经过一次α衰变变为23490hT,23490hT经过1次β衰变变为23491aP,23491aP再经过一次β衰变变为23492U,故BCD错误,A正确。6.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23994Pu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23994Pu→X+42He+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B.100个23994Pu经过24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C.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D.衰变发出的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X的电荷数为92,质量数为235,则中子数为143.故A错误。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故B错误。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减小。故C错误。衰变发出的γ放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故D正确。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极射线和射线的本质都是电子流,在原子内的来源是相同的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中的裂变反应C.用频率大于某金属极限频率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若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一定增多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该元素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答案】D【解析】【详解】阴极射线和射线的本质都是电子流,但是阴极射线的来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而射线的来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电子流,故A错;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中的聚变反应,故B错;光照频率影响的时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影响光电子数的是光照强度,故C错,元素的半衰期与物理和化学变化无关,无论是风吹雨淋还是火烤等都不影响其半衰期,故D正确。8.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B.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都会产生质量亏损C.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时,原子向外释放光子,原子电势能和核外电子的动能均匀减小D.电子和其他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C【解析】【详解】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A说法正确;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都释放能量,都有质量亏损,故B说法正确;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原子能量减小,轨道半径减小,根据222evkmrr,知核外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能量等于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则电势能减小。故C说法错误;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这种波称为物质波,故电子和其他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故D说法正确。9.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得出在04s内()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4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D.甲、乙两物体间的最大距离为6m【答案】C【解析】A、x﹣t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在0﹣2s内,甲、乙都沿正向运动,两者同向运动.2﹣4s内,甲沿负向运动,乙仍沿正向运动,两者反向运动,A错误;B、D、0﹣2s内两者同向运动,甲的速度较大,两者距离逐渐增大,2s后甲反向运动,乙仍沿原方向运动,两者距离逐渐减小,则2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最大距离为S4m1m3m﹣,B、D错误;C、由图知在0﹣4s内甲乙的位移都是2m,平均速度相等,C正确;故选C。10.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球B.则()A.A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mgB.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rmgRD.B对A的压力大小为RrmgR【答案】D【解析】【详解】对A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支持力,相对地面无相对滑动趋势,故不受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支持力等于整体的重力,为(M+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整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故AB错误;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mgFcos,T=mgtanθ,其中RcosRr,22RrRtanR,故:RrFmgR,22RrRTmgR;故C错误,D正确.11.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放置A、B、C、D四个小物块,各小物块之间由四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相互连接,正好组成一个菱形,∠BAD=120°,整个系统保持静止状态.已知A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D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A.32fB.fC.3fD.33f【答案】C【解析】【详解】已知A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设每根弹簧的弹力为F,则有:2Fcos60°=f,对D:2Fcos30°=f′,解得:f′=3F=3f,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12.一个透明均匀玻璃圆柱的横截面如图所示,一束由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A点射入,分成两束分别从B、C射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的折射率B.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C.a、b两种单色光分别从B、C射出时折射角相等D.a、b两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装置,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答案】AC【解析】【分析】根据光线在A点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即可分析折射率的大小关系;由cvn分析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的大小;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分析折射角的关系;根据折射率的大小,分析波长的大小,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分析干涉条纹间距的关系.【详解】由图知:在A点两光的入射角相等,a光的折射角大于b光的折射角,由折射率公式sininsinr可知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的折射率,由cvn分析可知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故A正确,B错误。由几何知识知两光束在B、C两点的入射角分别等于在A点的折射角,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可知在B、C的折射角等于在A点的入射角,所以从B、C射出时折射角相等,故C正确。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的折射率,则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因为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所以a、b两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装置获得的干涉条纹间距a的较大,故D错误。故选AC。【点睛】本题也可用假设法,由折射率不同,从而假设a是紫光,b是红光,则可根据红光与紫光的特性来确定出正确答案.关键要掌握折射率公式、知道波长、频率、光速等等物理量与折射率的关系.1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a状态下的压强、体积、温度分别为p0、V0、T0经历如图所示的变化过程,则(),A.从a到b过程放出热量B.从b到c过程吸收热量且全部对外做功C.从c到a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为p0V0D.回到a状态时的内能比开始在a时的内能大【答案】BC【解析】【详解】A.由nRPTV可知a到b的过程体积V不变,则0abW;而温度升高,则0U;由UQW可得0Q,即气体吸热;故A错误.B.b到c的过程温度T不变,有0U,压强减小可知体积V增大,则0bcW,有0Q表示吸热,且0bcWQ,即吸收的热量且全部对外做功;故B正确.C.c到a过程为等压压缩过程,有cacaVVTT,即0002cVVTT,有02cVV;而等压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为000()cacaWPVVPV;故C正确.D.理想气体的内能由温度衡量,而理想气体从状态a回到状态a时温度相同为T0,则两状态的内能相同;故D错误.14.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最后停在D点,如图所示.已知AB=6m,BC=4m,从A点运动到B点和从B点运动到C点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都为-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加速大小为2m/s2B.质点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为2.55m/sC.A、D两点间的距离为12.25mD.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4s【答案】AC【解析】【详解】由题意知,vA-vB=2m/s,vB-vC=2m/s,设加速度的大小为a,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vA2−vB2=2axAB,vB2−vC2=2axBC,代入数据联立解得:a=2m/s2,vA=7m/s,vB=5m/s,vC=3m/s,故A正确,B错误。AD间的距离为:24912.2524AADvxmma===,故C正确。质点从A到C的时间为:7322ACvvtssa===,故D错误。故选A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本题在求解各点速度时,运用方程组求解,计算量较大,需细心。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