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入学衔接考试试题说明: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80分。41题20分。卷面总计100分,时间60分钟。1.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上书汉武帝,所写材料需两人抬进宫,后来这种情况得到极大改变,其首先得益于()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C.制墨技术D.活字印刷2.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A.“裂都会而为之郡邑”B.“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C.“周公……立七十一国”D.“烽火戏诸侯”3.现在的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湖北被称为“荆楚大地”,江浙则被称为“吴越之地”。这些名称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上溯到()A.商朝的内外服制B.西周的分封制C.秦朝的郡县制D.汉初的郡国并行制4.在当今社会有这么一种现象:把男、女的结婚,叫做男婚女嫁;家庭的孩子继承父亲的“姓氏”;把父亲的父母称为家公、家婆,却把母亲的父母称呼为外公、外婆。与这种现象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礼乐制度C.郡县制D.宗法制5.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6.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7.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发明是()A.指南针和印刷术B.火药和指南针C.造纸术和火药D.印刷术和造纸术8.下列各项中,最早记载蕃薯(甘薯)传入我国的文献是()A.《齐民要术》B.《农书》C.《农政全书》D.《四洲志》9.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10.五四时期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11.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说的“制度”是()A.荐举制B.封邦建国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12.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此处“一舟人命所系也”的物件()A.使欧洲告别了骑士时代B.加速了欧洲文化进程C.为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D.引发了欧洲的社会转型13.“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表述与该制度相关的是()A.“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立嫡以长不以贤”D.“举孝廉,父别居”14.唐朝和元朝在中央机构中负责全国行政事务的官僚机构分别是()A.尚书省和门下省B.中书省和行中书省C.门下省和枢密院D.尚书省和中书省15.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皇权下的民主”、“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下列选项中最适合这一制度评说的是()A.秦朝三公九卿制B.唐朝三省六部制C.宋朝二府三司制D.明朝殿阁大学士16.“每岁得第之人……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材料中的“是”指()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7.一位学生在其研究性学习论文中出现“守内虚外、强干弱枝、重文轻武、三冗局面”等语句,这典型反映了哪一王朝的统治状况?()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18.《朱子语类》中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这段话主要说明宋初加强中央集权()A.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B.导致了国家财政危机C.过分削弱了地方权力D.造成了边疆地区危机19.“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浪费粮食伤天理”这些俗语不能反映中国古代哪家学派的思想()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20.宋太祖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能从根本上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物质基础的是()A.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赋B.削夺朝中大将兵权C.派文臣管理地方政事D.实行统兵与调兵权的分离21.“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A.内阁制度B.宰相制度C.宦官集团D.胡惟庸集团22.“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特别的政府部门”中的成员指()A.丞相B.殿阁大学士C.尚书令D.军机大臣23.明朝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这一规定体现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办事效率B.精简政府机构C.让“群臣”监督皇帝D.强化君主专制24.北京故宫“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写道:“军机处一日日程……接近(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奉旨笔录,上传下达25.下列关于清朝设置军机处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A.简:机构精简B.速:办事效率高C.开:决策开放性强D.专:皇帝乾纲独断26.应劭《风俗通义·佚文》述:“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材料表明()A.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B.牛耕在当时开始出现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D.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27.《汉书·食货志》记载:“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为改变这种状况,当时的统治者()A.重征赋税B.无为而治C.实现仁政D.独尊儒术28.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材料最能表明元朝()A.棉花开始在中国种植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C.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D.家庭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29.法国学者埃狄纳·巴拉兹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经发育成熟;而近代中国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材料中的“新因素”是指()A.商品经济B.小农经济C.城市生活D.资本主义萌芽30.侯家驹先生在所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中指出:“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A.闭关锁国B.朝贡贸易C.市坊制度D.官营专卖31.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B.手工艺的提高和专业市镇兴起C.商帮势力崛起D.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32.为庆祝建国60周年,某中学开展了以“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天下为主,君为客”③君主专制,君权神授④“民贵君轻”“君舟民水”()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3.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méng,乡民)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中张乖崖的做法实质上是()A.避免农村劳动力的流失B.引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C.杜绝农民从事商业活动D.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34.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35.2009年9月28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2560周年诞辰。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人之一,孔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中的积极方面主要有①治学②做人③为政④贵贱有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36.“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37.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到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和谐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各项中,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是①“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②“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入任焉,敏则有助,惠则足以使人”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也”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39.“依法治国”是政治民主化的标志之一,“以德治国”是建立和谐社会的表现之一。最早提出与“以德治国”相似的观点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40.在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关于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写到:“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哪家思想()A.法家B.道家C.儒家D.佛教4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6分)材料二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两者共同认可,敕书才算合法。——钱穆《国史新论》(2)据材料二说明唐朝中央行政体制的特点。(6分)材料三“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3)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四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4分)(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唐朝到明清时期政治制度变化的特点。(4分)历史答案AABDAADCBBDCADBDDCDABBDDCABCDDBDDABDDAAC41、(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3分)唐朝: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三省六部制。)(3分)(2)唐朝中央实行皇权专制下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集权决策,既独立分工,又相互合作,相互制约,提高了行政效率,又防止了宰相专权。(6分)(3)明朝废丞相、设内阁(2分);清朝设军机处(2分)(4)皇权越来越强,相权被不断分割,最给达到君主专制顶峰。(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