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春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春考)本试卷分卷一(选择题)和卷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卷一(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个小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字母代号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装帧.(zhēn)圭臬.(niè)滂.沱(pāng)另辟蹊.径(qī)B.桂棹.(zhào)和弦.(xuán)角.色(jué)众目睽睽..(kuí)C.慰藉.(jiè)阜.盛(fù)装载.(zài)义愤填膺.(yīng)D.摭.拾(zhì)冠.冕(guān)誊.写(yù)卷帙.浩繁(zh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蝉联雾霾恰如其份罄竹难书B.联袂砥砺厉行节约舐犊情深C.诡秘蒿草既往不咎吹毛求次D.自栩嬉戏语重心长妄自菲薄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他一生都在觅渡,到最后也没有傍到一个好的码头,这实在是一个悲剧。但正是这悲剧的遗憾,人们才这样以其生命的一倍、两倍、十倍的岁月去纪念他。他一开始就不闹什么革命,随便拔下身上的一根汗毛,悉心培植,他会成为著名的作家、翻译家、金石家、书法家或者名医。A.但是如果只要也B.但是即使那么就C.但是要么要么也D.但是即使要么就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A.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谁说不是一条真理?B.为促进同学们朗读古典诗词的热情,我校计划在5月中旬举行以《我爱古诗词》为主题的朗诵活动。C.是继续升学深造,还是直接就业?即将毕业的小王感到很迷惘。D.人们为什么偏爱竹?有一种解释是“为植物中最高尚之品,虚心,直节”,(《三希堂·竹谱序》),所谓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5.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这次来青岛,时间紧迫,只能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美丽的海滨景色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B.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C.人类在灾难面前要万众一心,积极应对,而不是畏惧退缩,怨天尤人....。D.两会召开期间,各地代表云集北京,对记者们接连不断的提问,与会代表们均不胜其烦....地一一予以回答。6.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A.春节过后,家电产品的价格战愈演愈烈,有的品牌的价格甚至下降了1—2倍。B.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不仅可以正确理解自然科学中的概念和原理,而且还能培养严密思维的能力。C.一些中学生写作文胡编乱造、词不达意,其根本原因就是不注意观察生活、缺乏真情实感造成的。D.春天的祖国处处鲜花盛开,姹紫嫣红,是最美丽的季节。7.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旧日的方志上说“长林郁郁,幽涧泠泠”。如今,没有了长林,哪还有泠泠之水?没树、没水,那白鹤不肯合作,也就选择了远离。②假如我能像以前一样,看到原来的景色,我也会像普里什文笔下的别连杰耶娃那样:“就会跪下来……”。③看来,我应友人之嘱,题写的“鹤池”二字,也只成了一种虚假的点缀。④尽管,山岙还有鹤池,池上再也没有群集的白鹤;天上也没有飞翔的影子,“白云千载空悠悠”。⑤在20世纪的60年代,村里村外的劳力都上山了,把长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松树都砍光了,开山种粮。A.⑤①②③④B.④⑤①②③C.⑤①④③②D.①④③⑤②8.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海明威、欧·亨利和拉索尔·贝克都是美国作家,“桑地亚哥”是欧·亨利塑造的硬汉形象。B.“歌”、“行”、“书”、“赋”都是古诗中的一种体裁。C.请别人修改文章称“斧正”,赠与对方书籍称“惠赠”。D.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词派代表人物,他们是不同时代。9.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借据中表示钱物往来数量的数字大小写均可,数额前必须写清钱币种类。B.演讲具有针对性、鼓动性和艺术性的特点。C.一则广告的成功与否,制作艺术水平的高低起决定作用。D.简报由报头、正文、报尾三部分组成。“编发单位”位于报尾。10.对下面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是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注释】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A.首联诗人想象何遁山人的孩子在自家柴扉外急切地盼望父亲归来。B.颔联紧承首联,想象何遁山人倚门远望的孩子忽然听到远处的山壑中传来杜鹃的叫声,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父亲翻过前山回来了。C.诗歌后两联转而从何遁山人的角度展开想象,想象其回家之后的情形。D.这是一首送别诗,一方面写出了作者为朋友归乡而高兴,另一方面也写出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惆怅感伤。二、(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6小题(一)以“指”为信在长期的观察和思考中,先民认识和掌握了指纹的结构与特性。并利用这些结构与特性的指代功能,逐渐开发出了指纹的使用价值。中国是世界上公认最早使用指纹的国家。美国芝加哥菲尔特博物馆珍藏着一枚中国古代泥印,印的正面写着主人的名字,反面印有一只拇指的印痕。据考证,这颗罕见的泥印距今已有2000多年,算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指印印泥了。很明显,指印在这里代表着“自己”。秦汉时代盛行封泥制。那时人们将竹简木牍作为书写的载体,发信使将竹简木牍用绳捆缚,然后在绳端结合处用泥封闭,泥上加盖官私印章,以防别人偷拆。据实物资料证实,从西周至秦汉时期,印章与指纹可交替使用,民间无印章者,“盖印时阑之以指耳”,或同时捺押印章指印。契约应用指纹签署的做法大约出现在西汉初期,最早的做法是业主在竹简上“画指”。所谓“画指”,是指由书契人书写契文,在契尾一一开列双方当事人及见证人、保人(指中间人)等的姓名,然后个人在自己名字下方,按照男左女右的原则,画中指、食指两节或三节长度的线段,并在指尖、指节位置画上横线,以示契约由自己签署。有人统计过,在吐鲁番和敦煌出土的汉至五代的契约文书中,凡落款部分尚保存完好的,“画指”签署方式最为普遍。唐时,指纹已经广泛应用于订立田宅买卖、婚姻家庭、人口买卖和财务借贷等民事契约的签署。公元851年,阿拉伯商人索拉罗在他写的《大唐风情》中记载:“此地,无论谁向人借钱,都要立借票(借据),借债人须要用中指和食指在借票上并排在捺印。如果双方签订契约,那么双方的指纹就印在两纸骑缝处,恰如符木相偶。”唐以后,官府中兵丁名册、狱词、划供等,均有以指印为证的文字记载及实物留下来。宋以后,在人口买卖契约和离婚修书上,普遍采用捺指纹或是压手印的做法。这种传统做法沿袭至民国时仍然很普通,指纹博物馆就藏有这样的文件。那是民国25年山西人蔚成全卖掉妻女所立的《订婚证书》及《婚约》。原来蔚成全将妻子卖与同乡覃守荣后,其妻便与覃守荣订立婚约,证婚书上还要知见人、代笔人等都要签字画押,蔚成全本人以主婚人的身份出现。他们还在订婚书上捺按了指纹和手印,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规避法律的惩罚,二是大家的面子都好看。指纹作为契约文书的签署标志,具有法律的效力。其在契约文书上的运用,既推动了古代契约制度的发展完善,又丰富了中国指纹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它也为现代信用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从指纹这里似乎再次得到了印证。1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基于长期的观察与思考,先民在掌握了指纹的结构和特性之后,开发了指纹的实用价值——以“指”为信。B.美国芝加哥菲尔特博物院珍藏的那枚中国古代泥印,正面刻着的名字与反面印有的拇指印痕属于同一人。C.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最早应用指纹的国家,中国最古老的指印印泥大约出现在距今2000多年前。D.按押指印以示信用的做法自古沿用至今,指纹作为契约签署标志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具有法律效力。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秦汉时期,需要使用指印的封泥制盛行一时,于是人们在捆束竹简和木牍的绳端结合处使用封泥并在泥上加盖官私印章。B.西汉时期,在竹简上“画指”可表明契约由相关人等共同签署,这种当时最普遍的做法也是最早用指纹签署契约的做法。C.唐时,指纹已经广泛应用于田产买卖等民事契约的签署,唐人订立契约须双方指纹像符木相偶一样印在两纸骑缝处。D.民国时,在人口买卖契约或婚约的证书上采用捺指纹或是压手印的做法仍然很普遍,目的是使契约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实物资料证实,西周时有交替或同时使用印章与指纹做法,后来这种做法虽然有变化,但没有影响指纹在契约文书上的运用。B.阿拉伯商人索拉罗的记载表明,指纹在借贷上的广泛运用,既丰富了中国指纹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为现代信用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从一枚古老的指印泥印代表着“自己”,到指纹成为契约文书上具有法律效力的签署标志,中国“以‘指’为信”的做法延续2000多年。D.从指印泥印到画指再到按押指纹,中国古代契约制度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对指纹指代功能的利用,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二)微博在中国媒介生态中,其意义不同寻常,微博一小步,媒体一大步。微博释放的“微动力”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公共与私人交往方式。这一被中国网民热捧的新媒介甚至成为穿越信息黑洞的牵引力量。其实,小小的微博承受了不少不能承受之重,承载了过多的光荣与梦想。在微博八面风光的背后,我们需要追问和思考这一新媒介形态的宽度与限度。尼尔·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形式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体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波兹曼看来,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波兹曼曾认为,随着印刷术退至我们文化的边缘以及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公共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他甚至顽固地认为,400年来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印刷术利大于弊。我们现代人对于智力的理解大多数来自于印刷文字,我们对于教育﹑知识﹑真理和信息的看法也是一样的。印刷时代成就了思维的系统性和深度,而电视媒介则把娱乐本身变成了表现一切的形式。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题的超意识形成。波兹曼的这种观点,不无偏激,但有一定道理。微博催生我们的公共生活,但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我们的思想深度和宽度为代价的。与波兹曼一样,我认为,印刷媒介成就了思想的深度以及公共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系统性。阅读和写作成熟于印象时代。微博视野中的阅读,是典型的“泛读”。在技术上,微博给书写者的空间十分有限,被限定在140字以内。在140个字符内传递一定的信息是可以的,但要表达像样的思想则是比较困难的。对于读者而言,在微博世界浸淫日久,注意力也被严重碎片化,喜欢追逐一个个信息碎片以及思想的边角料,体验的是点点滴滴短暂的快感。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的感觉似乎是丰盈的,但这种阅读多是视觉层面上的愉悦,属于刺激大脑皮层的浅性观赏。微博世界中的阅读是典型的走马观花,很难有思维的深度潜入。在微博所目击的风景,神马都是浮云。读者享受的只是视觉的漫游,而对于思想和思维的深度操练,微博的效果往往是有限的。如果不适当控制自己的时间,微博会让你浪费很多时间,毕竟,碎片信息﹑碎片思考还是有其局限性,它不能提供系统性思想。微博视野的阅读,是典型的浅尝辄止的阅读。人生苦短,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都是稀缺资源,在微博上投注了过多的时间和注意力,必然会挤占了总的读写时间。关键的是,微博改变了我们的读写方式。习惯于微博读写的人,思维方式也被微博化,即被碎片化﹑颗粒化﹑浅表化,缺乏对问题的深度观察和思考的能力。14.下列对“微博”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微博一小步,媒体一大步,可见微博在中国媒介生态中,意义非同寻常B.改变中国社会公共与私人交往方式是微博释放的微动力.C.在某种程度上微博是以牺牲我们的思想深度和宽度为代价的.D.微博改变人类的读写方式,但并未改变人类总的读写时间.1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波兹曼认为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体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