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发展ppt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发展——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1目录•发展背景•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洋务学堂的创立和发展–洋务留学教育–“中体西用”的演变与张之洞的系统阐述2发展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在如何巩固政权的问题上,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分歧。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只有这样清王朝才能巩固摇摇欲坠的统治。这部分人称为洋务派,代表人物有奕顽固派,认为“天不变,道亦不变”,把一切外来新事物都看成是“奇技淫巧”,主张按照老路回到闭关锁国的时代。他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只不过方法和手段不同。洋务教育,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方针,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兴办洋务就要大批洋务人才,而这种人才又是中国的科举制度和旧式书院培养不出来的。因此洋务派通过兴办新式学堂、翻译西书、派遣留学生等作为培养洋务人才的重要措施。3洋务学堂的创立和发展首先,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洋务学堂约30余所,其主要类型包括:1)外国语(“方言”)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新疆俄文馆等;2)军事(“武备”)学堂,如福建船政学堂、上海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广东实学馆及广东水陆师学堂等;3)科技实业学堂,如福州电报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天津西医学堂、山海关铁路学堂等。4京师同文馆起因: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北京条约》签订,重新认定《天津条约》各项条款。条款中规定今后两国交涉使用文种是英文和法文,仅在三年内暂时配送汉文。这一歧视性的规定,迫使清政府作出了开办外语学校的决定。成立:1861年1月清政府应主持对外交涉事务的奕訢等人奏请,批准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立外语学馆。经过多方筹备,1862年6月11日(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学馆终于在东堂子胡同的总理衙门内正式上课,定名为同文馆。京师同文馆最初是作为外语学校设立的,是近代中国被动开放的产物。迫于外交需要,1862年6月京师同文馆正式开学。这是第一所洋务学堂,也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5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属总理事务衙门)京师同文馆旧址6京师同文馆——教师与学生•教师(教习)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按职责又可分为总教习、教习和副教习。•同文馆由总理事务衙门直接管理,校内最初并无专任长官。1869年聘丁韪良为总教习,总揽全馆教务。他1894年因健康原因回国后,由英国人欧礼斐接任。•同文馆的规模不大,也不年年招生。初创时仅有学生10人,发展到1887年为120多人,这是在馆学生最多的时候。•学生入学途径主要有三种:咨传、招考和咨送。•期专致”,“优加奖叙以资鼓励”的思想。7京师同文馆——课程发展其课程经历了不断丰富和逐渐规范化的发展过程。成立之初1866年1867年70年代初年1878年课程仅为外文和汉文丁韪良开设万国公法添设天文、算学馆,陆续开设了一些“西艺”课程相继开设医学、生理学、化学等课程按八年制和五年制的构想分别拟定了分年课程计划P.S:《万国公法》,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译。1864年京师同文馆刊行。分释义明源、论诸国自然之权、论平时往来、论交战等四卷。除讲解国际间和战及外交惯例外,突出宣扬殖民主义,鼓吹变弱小国家为西方资本主义的保护国。8京师同文馆——分年课程计划•八年制课程是为年纪稍幼、“由洋文而及诸学”的学生制定的;对于年纪较大,无暇肆及洋文,仅能借助译本学习各科的学生学习五年制课程。•课程表除了讲求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注意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外,还突出了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的特点。9福建船政学堂福建船政学堂由闽浙总督左宗棠1866年创办,学堂附属于福建船政局,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初创时学生约百余人,学生是从闽、粤、浙、沪等地招来的十几岁的聪颖幼童及有一定文化知识和翻砂、金工等经验的青年工人。福建船政学堂由前学堂和后学堂两部分组成:前学堂:培养轮船设计制造人员,通习法文,因此亦称“法文学堂”;后学堂:培养轮船驾驶人员,通习英文,因此亦称“英文学堂”。10福建船政学堂——前学堂目标:培养能够设计制造各种船用零件并能进行整船设计的人才。课程基本课程:包括法文、算术、代数、画法几何和解析几何、三角、微积分、物理和力学等;实践课程:包括船体建造、机器制造和操纵等。1868年2月,前学堂内添设“绘事院”和“艺圃”。“绘事院”(设计专业)培养生产用图纸的制作人员;“艺圃”(学徒班)是一所在职培训学校,通过工读结合形式有计划地培养生产和技术骨干的做法。11福建船政学堂——后学堂驾驶专业•学制:前三年理论学习,后两年航海实践•基本课程:设有英文、算术、几何、代数、平三角、弧三角、代微积、动静重学、水重学、电磁学、光学等19门之多;(首届毕业生严复的回忆)•实践课:主要是上船实习(远洋航行)轮机专业•目标:训练高级轮机人员•基本课程:设有英文、算术、几何、制图、发动机绘制、操纵维修船用蒸汽机,以及指示器和其他仪器的使用方法等;•实践课:分别在岸上和船上安装蒸汽机或为本厂所造船只安装发动机等。P.S:轮机的技术含量相对高些,主要涉及到操作类和维护类项目,学起来难度要比航海高一些;驾驶专业是个涉及面很广的专业,在内容的复杂程度和涉及面上要远高于轮机,但是专业性过强导致陆地就业面相对狭窄。12洋务学堂VS封建传统教育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封建传统教育培养科举入仕的人才经史义理和八股文章完全把学生禁锢在书斋之中进度不一的个别教学形式洋务学堂造就各项洋务事业需要的专门人才以学习“西文”、“西艺”为主,注意学以致用能按照知识的规律安排教学内容,重视理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遍制定有分年课程计划,确定了学制年限,采用班级授课制13洋务留学教育70年代初,洋务运动开展已近十个年头,也设立了一定数量的新式学堂。洋务派人士在实践中认识到,国内的学堂存在师资、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局限。于是,为了全面深入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向国外派遣留学生被纳入洋务计划并很快付诸实施。洋务留学教育主要是指(容闳带领下的)幼童留美以及(始于船政大臣沈葆桢建议的)留欧学生的派遣。14幼童留学美国(留美)原因:1、当时美国是唯一与中国签订有文化教育交流条约的国家;2、近代留学教育的倡始人容闳本人有着留学美国的经历。每年选派30名幼童,分四年共120名,学习年限为15年。在上海、福建、广东等地挑选曾经读过数年书的聪慧幼童,经在国内试读考试合格后录取。1872年出发的留美幼童是近代中国政府派出的首批留学生。幼童们在接受西方教育的同时,必然要背离传统封建教育的藩篱,特别是由于他们多为十几岁的少年,正所谓“腹少儒书,德性未坚”。正是这一点,自始至终为国内守旧势力所担心,并最终成为中途撤回幼童的理由。1881年8月21日起,幼童分三批陆续回国。派出120名,回国94名。其中60%以上正在接受基础教育;其余接受高等教育者中仅有2人完成学业,其中一人即著名工程师詹天佑。15幼童留学美国“留学生之父”容闳1872年首批留美幼童合影16留欧学生的派遣留欧学生的派遣始于船政大臣沈葆桢的建议,并以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为主。1873年12月,外国技术人员和教师按合同即将期满回国,福建船政局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问题,沈葆桢上折建议:选择前、后学堂优秀学生分别赴法国、英国学习造船、驾驶,得到总理衙的认可,但由于沈葆桢临时忙于台湾防务,且一时“无巨款可筹”,这一计划被暂时搁置。1877年1月,李鸿章等奏请派遣福建船政学堂学生留欧,朝廷照准执行。1877年3月31日,中国近代第一批正式派遣的留欧学生出发赴欧。从1877年至1886年,共有三届留欧学生,并且从1879年起陆续学成归国。虽然由于社会的落后和封建制度的桎梏,并非人人得以尽展其才,但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17洋务留学教育的影响洋务留学教育虽然规模小,人数少,但它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过程中最名符其实的一步,就引进“西学”而言,不再有比留学更彻底的途径。归国留学生献其所学,在事业上作出突出成就,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有力地回击了守旧派“终鲜实效”的预言,也改变着人们的科举正途观念。洋务留学教育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推进之功不可磨灭。18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的特点及影响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办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三十余年,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起步阶段。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是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步步紧逼的国际环境下起步的。采西学的目的是为了制洋器,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换言之,教育近代化是在世界资本主义潮流冲击下,伴随着工业近代化的追求而起步的。然而,教育近代化的倡导者们是一批具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封建官僚士绅。他们的立足点就绝大多数人而言还是封建主义。他们并不想从根本上改变封建教育制度,只是较早地感受到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不可抗拒,试图“稍变成法”,这就决定了在他们倡办的新式教育机构或新的教育举措中,传统封建教育的影响还要顽强地表现。洋务教育发展的新式学堂与各类官学相比较,几百名及受过近代教育熏陶的学子与几十万名封建士子们相比较,就数量方面实在是微不足道的。19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的特点及影响但是,万事开头难。在洋务教育期间,“新学”的开办加速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崩溃并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基础;新型教育模式和课程也为中国教育开辟了新的道路;促进了中国资产阶级新思想的形成和科学的发展;培养和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各类人才。同时,我们可以说,正是这些“中华创始之举,古来未有之事”冲击和改变着人们的旧教育观念和社会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教育近代化扫除心理障碍,从而加速了封建教育的解体,推动了教育近代化的历史进程。20“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略为“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洋务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因此必然地会引出这样一些问题:要不要移植“西学”(或称“新学”)?移植“西学”能否解决中国面临的困难?如果必要,是全盘移植还是部分移植?如何解决“西学”与中国固有文明之间的关系?•在回答以上问题时,守旧派对“西学”采取了顽固拒绝的态度;洋务派采用的典型方案就是“中体西用”,认为在突出“中学”(又称“旧学”)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应该肯定“西学”的辅助作用和器用价值。21•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就有人(如冯桂芬等)用“主辅”、“本末”、“体用”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概念范畴来表达“中学”与“西学”两者何为主导,何为从属的观点。到1898年春张之洞撰成《劝学篇》,围绕“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主旨,进行集中阐述,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中体西用”是洋务实践活动的基本方针,体现在洋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22张之洞及其《劝学篇》•张之洞(1837—1909),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字孝达,号香涛,晚年自号抱冰老人,卒后谥文襄。•张之洞是晚期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对清末教育思想和实践都产生过重大影响。23•张之洞的《劝学篇》是对洋务运动的理论总结,并试图为之后的中国改革提供理论模式。命名为《劝学篇》,从学术、教育入手提出和论证其纲领,符合张之洞一贯重视教育、注重人才培养的思想方式。•《劝学篇》共24篇4万余字,分内篇(9篇)和外篇(15篇)。内外篇各有主旨:“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而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内篇专从“中学”发题,外篇专从“西学”发题,但所论常兼及中、西学的关系。24•他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强调“中学”是主体,是学“西学”的先决条件,在《循序》篇中指出“先入者为主,讲西学必先通中学,乃不忘其祖也”。“中学”内容有“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治、地图”。“四书”、“五经”是“中学”的核心。学习“中学”的要求“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