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T 2717-2010 马传染性贫血检疫技术规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书书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犛犖/犜2717—2010马传染性贫血检疫技术规范犙狌犪狉犪狀狋犻狀犲狆狉狅狋狅犮狅犾犳狅狉犲狇狌犻狀犲犻狀犳犲犮狋犻狅狌狊犪狀犲犿犻犪20101101发布2011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书书书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来华、梁成珠、郑小龙、邓明俊、肖西志、岳志芹、辛学谦、孙涛、王群。Ⅰ犛犖/犜2717—2010马传染性贫血检疫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马传染性贫血的临床诊断、病毒分离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等检疫技术。本标准适用于马属动物马传染性贫血的检疫和诊断。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17494 马传染性贫血病间接ELISA诊断技术3 临床诊断3.1 临床特征马传染性贫血(EIA)特征性症状及病理变化表现为高热稽留(39℃以上)、或间歇热(持续高热3d~5d,经3d~15d常温间歇期又复发)、或出现温差倒转现象;在舌底、口腔、鼻腔、阴道粘膜及眼结膜等处,常见鲜红色至暗红色出血点(斑)等;贫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特征性症状及病理变化。3.2 判定根据特征性症状及病理变化(见3.1)可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应采集病料或血清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查。4 实验室检测方法4.1 病毒分离鉴定4.1.1 试验材料细胞培养瓶(80mL),赛氏液、细胞生长液、阿氏液、驴外周血白细胞制备见附录A。实验室用水按照GB/T6682规定。4.1.2 病料采集与处理无菌采集被检马属动物的抗凝血,在室温放置30min~40min,收集中间淡黄色的白细胞层,每管分装500μL,4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液,白细胞沉淀-80℃保存备用。4.1.3 细胞培养按附录A制备驴外周血白细胞,加入细胞生长液后培养1d~2d后,如细胞已贴壁并伸出突起,即可接种病料。1犛犖/犜2717—20104.1.4 病料接种在倾弃细胞培养液后,接种病料500μL,37℃吸附1h~2h后吸弃接种的病料,换入新鲜的细胞生长液。4.1.5 培养接种病料的细胞在37℃含5%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7d~8d,每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初代分离培养通常难以出现细胞病变,一般需盲传2代~3代。4.1.6 判定标准如盲传2代~3代,仍无细胞病变,则判定为阴性。如出现以细胞变圆、破碎、脱落为特征的细胞病变,则初步判定为阳性。病毒鉴定需要以1∶100浓缩的阳性培养物为抗原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见4.2)或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见4.3)进行确诊。4.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犈犔犐犛犃)4.2.1 血清抗体检测按常规方法静脉采集马属动物血液并分离血清,2℃~8℃冷藏保存备用。ELISA按照GB/T17494操作。4.2.2 病毒分离物鉴定按4.1制备病毒培养物,以原体积1∶100浓缩阳性培养物,并以浓缩阳性培养物为包被抗原,ELISA按照GB/T17494操作。4.3 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犃犌犐犇)4.3.1 器材微量移液器、平皿、三角瓶、薄壁型金属打孔器(外周直径5mm)。4.3.2 试剂PBS按附录B.1配制。实验室用水按照GB/T6682规定。标准抗原和标准阳性血清、阴性血清。使用前,按说明书规定稀释至工作浓度。4.3.3 样品制备4.3.3.1 血清:按4.2.1制备血清。4.3.3.2 病原制备:按4.2.2制备病原。4.3.4 琼脂板的制备取优质琼脂1.0g,可直接放入含有万分之一硫柳汞的100mL的PBS液中,用热水浴融化混匀,倒入直径90mm的平皿15mL~18mL,厚度约2.5mm左右,冷却备用。4.3.5 打孔反应孔现用现打并封底。在坐标纸上画好七孔型图案。把坐标纸放在带有琼脂板的平皿或玻璃板下面,照图案在固定位置上用金属管打孔,将切下的琼脂板取出,勿使琼脂膜与玻璃面离动。外周孔径2犛犖/犜2717—2010为5mm,中央孔径为5mm,孔间距3mm,如图1所示。打孔完毕,在琼脂板上端写上日期及编号等。图1 七孔型4.3.6 滴加样品4.3.6.1 血清抗体检测在图1(七孔型)的中央孔加抗原,2、5孔加检验用标准阳性血清,其余1、3、4、6孔加入受检血清。4.3.6.2 病毒分离物鉴定在图1(七孔型)的中央孔加阳性,2、5孔加检验用标准阳性抗原,其余1、3、4、6孔加入受检病毒分离物。4.3.7 温育平皿加盖,待孔中液体吸干后,将平皿倒置,以防水分蒸发;琼脂板则放入铺有数层湿纱布的带盖搪瓷盘中。置15℃~30℃条件下进行反应,逐日观察3d并记录结果。4.3.8 结果判定4.3.8.1 血清抗体检测判定4.3.8.1.1 阳性:当标准阳性血清孔与标准阳性抗原孔之间只有一条明显致密的沉淀线时,受检血清孔与标准阳性抗原孔之间形成一条沉淀线;或者阳性血清的沉淀线末端向毗邻的受检血清的抗原侧偏弯者,则判定为阳性。4.3.8.1.2 阴性:受检血清与标准阳性抗原孔之间不形成沉淀线,或者标准阳性血清孔与标准阳性抗原孔之间的沉淀线向毗邻的受检血清孔直伸或向受检血清孔侧偏弯者,则判定为阴性。4.3.8.1.3 疑似:标准阳性血清孔与标准阳性抗原孔间的沉淀线末端,似乎向毗邻受检血清孔内侧偏弯,但不易判断时,可将标准阳性抗原稀释2倍、4倍、6倍、8倍进行复试,最后判定结果。观察时间可延至5d。4.3.8.2 病毒分离物判定4.3.8.2.1 阳性:当标准阳性血清孔与标准阳性抗原孔之间只有一条明显致密的沉淀线时,病毒分离物孔与标准阳性血清孔之间形成一条沉淀线;或者标准阳性抗原的沉淀线末端向毗邻的病毒分离物的抗原侧偏弯者,则判定为阳性。4.3.8.2.2 阴性:病毒分离物孔与标准阳性血清孔之间不形成沉淀线,或者标准阳性抗原与标准阳性血清孔之间的沉淀线向毗邻的病毒分离物直伸或向病毒分离物侧偏弯者,则判定为阴性。4.3.8.2.3 疑似:标准阳性血清孔与标准阳性抗原孔间的沉淀线末端,似乎向毗邻病毒分离物孔内侧偏弯,但不易判断时,可将标准阳性血清稀释2倍、4倍、6倍、8倍进行复试,最后判定结果。观察时间可延至5d。3犛犖/犜2717—20105 综合判定5.1 根据3.2临床诊断的结果仅可做出初步,但确诊有待于实验室诊断。5.2 根据病原分离与鉴定的结果(见4.1.6)可做出病原学确诊。5.3 根据ELISA结果判定(见4.2.1)可初步判定为血清学阳性,根据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结果(见4.3.8.1)可最终判定为血清学阳性。4犛犖/犜2717—2010附 录 犃(规范性附录)驴外周血白细胞制备犃.1 试剂准备犃.1.1 赛氏液氯化钠(NaCl)         7.65g氯化钾(KCl)0.2g乙酸钠(CH3COONa·3H2O)1.5g磷酸二氢钠(NaH2PO4·H2O)0.05g磷酸氢二钾(K2HPO4)0.1g碳酸氢钠(NaHCO3)0.7g葡萄糖1g抗坏血酸0.003g无离子水或蒸馏水加至1000mL,4℃保存备用犃.1.2 细胞生长液牛血清和赛氏液等量混合培养液(含青霉素100IU/mL、链霉素100μg/mL、庆大霉素50μg/mL)。犃.1.3 阿氏液(犃犾狊犲狏犲狉’狊狊狅犾狌狋犻狅狀)葡萄糖2.05g柠檬酸钠0.8g柠檬酸0.055g氯化钠(NaCl)0.42g加蒸馏水至100mL,混匀溶解后,115℃高压蒸汽灭菌10min备用。犃.2 驴外周血白细胞制备从驴颈静脉处无菌采取血液10mL,置于预先加入抗凝剂(阿氏液10mL)的三角瓶中;室温或37℃培养箱中静置20min~30min,至红细胞沉降;吸取上层血浆(含驴白细胞),1000r/min离心10min收集细胞;弃上清液,加入赛氏液吹散细胞,1000r/min离心10min收集细胞;重复上一步骤,弃上清液加入赛氏液吹散细胞,1000r/min离心10min收集细胞;加入适量牛血清和赛氏液等量混合培养液均匀悬浮细胞,分至培养瓶,37℃于5%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24h后,换用含70%牛血清、30%赛氏液的培养液,37℃于5%二氧化碳培养箱继续培养。5犛犖/犜2717—2010附 录 犅(规范性附录)溶液配制犅.1 犘犅犛液(0.01犿狅犾/犔犘犅犛,狆犎7.4)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2.9g磷酸二氢钾(KH2PO4)0.3g氯化钠(NaCl)8.0g无离子水或蒸馏水加至1000mL,4℃保存备用。6犛犖/犜2717—2010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