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书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犛犖/犜1675—2011代替SN/T1675—2005真鲷虹彩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犙狌犪狉犪狀狋犻狀犲狆狉狅狋狅犮狅犾犳狅狉狉犲犱狊犲犪犫狉犲犪犿犻狉犻犱狅狏犻狉狌狊犱犻狊犲犪狊犲(犚犛犐犞犇)20110531发布2011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书书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 业 标 准真鲷虹彩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SN/T1675—2011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www.spc.net.cn电话:68523946 68517548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开本880×12301/16 印张1 字数25千字2011年11月第一版 2011年11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1600书号:155066·222639 定价18.00元书书书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SN/T1675—2005《鱼真鲷虹彩病毒聚合酶链反应操作规程》。本标准与SN/T1675—2005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增加现场诊断;———增加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增加病毒的细胞分离;———对原标准中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进行修改。本标准修改采用了OIE《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2009版)第2.3.7章。本标准与OIE《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2009版,第2.3.7章)相比,主要差别如下:———删除了OIE手册中真鲷虹彩病毒病防控和流行病学内容;———重新编排了格式。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文忠、兰文升、刘荭、吴海峰、方成俊、张伯强、郑腾。Ⅰ犛犖/犜1675—2011真鲷虹彩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真鲷虹彩病毒病(redseabreamiridovirusdisease,RSIVD)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测标准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水生动物真鲷虹彩病毒病的检测和诊断。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088 出入境动物检疫采样。3 概述真鲷虹彩病毒病(RSIVD)是养殖海水鱼类的一种重要疾病,被列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水生动物疫病名录,是水生动物及其产品的国际贸易中,所监测的鱼类重要疾病之一(参见附录A)。对RSIV的监测、检测和诊断方法见附录B。4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CPE(cytopathiceffect):细胞病变IFAT(immunofluorescentantibodytests):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SKNV(infectiousspleenandkidneynecrosisvirus):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RSIVD(redseabreamiridoviraldisease):真鲷虹彩病毒病RSIV(redseabreamiridoviralvirus):真鲷虹彩病毒5 主要仪器和设备5.1 普通倒置显微镜。5.2 荧光显微镜。5.3 电子显微镜。5.4 热循环扩增仪(PCR仪)。5.5 恒温培养箱。5.6 离心机。5.7 凝胶成像仪。5.8 DNA电泳系统。1犛犖/犜1675—20116 主要试剂和材料6.1 GF(Gruntfin)细胞系: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指定单位提供。6.2 L15培养基(含Eagle’s平衡盐溶液)。6.3 小牛血清(FBS)。6.4 标记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抗小鼠的抗抗体。6.5 抗RSIV的单克隆抗体: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指定单位提供。6.6 PCR有关试剂。6.7 RSIV: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指定单位提供。6.8 引物:引物1:1F:5’CTCAAACACTCTGGCTCATC3’引物2:1R:5’GCACCAACACATCTCCTATC3’引物1和引物2可扩增RSIV和ISKNV中570bp的基因片段。引物3:4F:5’CGGGGGCAATGACGACTACA3’引物4:4R:5’CCGCCTGTGCCTTTTCTGGA3’引物3和引物4只扩增RSIV568bp的基因片段。7 抽样出境检疫抽样应在原产养殖场进行,进境检疫抽样应在进出境临时检疫隔离场(池)进行,抽样要求根据GB/T18088的要求执行,抽样数按照附录C确定。8 现场诊断8.1 临床症状感染鱼活力差、严重贫血、鳃丝有出血点、脾脏肿大。8.2 显微病理8.2.1 组织涂片脾脏组织涂片后,经Giemsa染色,可看到异常的巨大细胞。8.2.2 切片在脾脏、心脏或肠等组织中可见异常的巨大细胞。8.2.3 显微病理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在巨大细胞中可见直径为200nm~240nm的病毒粒子。9 病毒的细胞分离9.1 病原接种细胞9.1.1 使用GF(Gruntfin)细胞系分离病毒。2犛犖/犜1675—20119.1.2 从病鱼的脾和(或)肾组织采集样品,研磨成为组织匀浆,含10%小牛血清(FBS)的L15培养基(含有1000IU/mL青霉素和50μg/mL链霉素)稀释组织细胞并且置于25℃培养箱中孵育24h,以保证随后RSIV的成功分离。9.1.3 以RSIV病毒作为阳性对照,未感染的细胞作为阴性对照。随后出现病毒性细胞病变(CPE),可以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或)聚合酶链反应(PCR)鉴定病毒。9.1.4 把10倍稀释的组织匀浆上清液再做10倍稀释,在无菌条件下,分别以适当的体积接种生长了24h的单层细胞,每100μL稀释液接种到单层细胞的面积应不小于2cm2。9.1.5 在25℃±1℃恒温环境吸附0.5h~1h,加入含有2%胎牛血清的细胞培养液(pH7.6),保证24孔板每孔接种1mL,然后置于25℃±1℃恒温培养箱继续培养。9.2 细胞培养的观察9.2.1 每天观察接种的样品及阳性对照,持续观察10d。如果稀释的匀浆上清液接种后,在细胞培养中出现CPE,立即进行鉴定。9.2.2 如果接种10d后没有CPE出现(阳性对照已出现CPE),7d后要再传代培养一次。9.2.3 如果阳性对照一直没有CPE,则要用新的敏感细胞及新批次样品重新进行接种试验。9.3 传代培养和结果判定9.3.1 从所有接种了组织匀浆上清液的细胞培养板的孔中收集细胞培养液。9.3.2 按9.1.4描述的方法接种到单层细胞。9.3.3 按9.2.1描述进行培养和观察。9.3.4 如果CPE仍未出现,则试验结果判为阴性。10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10.1 鉴定犚犛犐犞感染单层细胞的间接荧光抗体试验10.1.1 总则检测的样品为丙酮固定的感染并出现了CPE的单层细胞,用无感染的单层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用RSIV感染的单层细胞作为阳性对照,从细胞培养中分离到病毒后,直接利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进行鉴定。10.1.2 试验步骤10.1.2.1 在载玻片上制备单层细胞10.1.2.1.1 将细胞液加至具有旋涡的载玻片上,细胞培养液中的小牛血清(FCS)可减少到2%~4%,通常在25℃±1℃孵育24h,单层细胞即可覆盖80%的盖玻片。10.1.2.1.2 准备好用作感染的单层细胞后,在当天或传入细胞的第2天,直接将10倍稀释的待鉴定的病毒悬液无菌接种到细胞培养孔,在25℃培养24h~72h。10.1.2.1.3 当CPE出现时,吸出细胞培养液,用PBS漂洗3次,然后用预冷固定液漂洗3次,空气中干燥,用冷丙酮(-20℃)固定10min。10.1.2.1.4 单层细胞在空气中干燥至少30min,然后立刻做下一步处理或置于-20℃保存。10.1.2.2 单层细胞的处理10.1.2.2.1 制备抗RSIV的单克隆抗体溶液,将单层细胞在37℃的湿盒子里用抗RSIV的单克隆抗3犛犖/犜1675—2011体作用30min,用PBS把单层细胞洗3次,约5min。10.1.2.2.2 加入适当浓度标记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抗小鼠的抗抗体在暗的湿盒中37℃培育30min。用PBS将单层细胞洗3次,约5min。用pH8.5的甘油盐水封片,立即用显微镜观察处理过的单层细胞。10.1.3 结果判定用荧光显微镜检查处理的玻片,阳性和阴性对照应完全成立,这样才能进行其他样品的观察。如细胞质中充满弥散性的荧光,则检测结果为阳性。10.2 病料组织的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犐犉犃犜)10.2.1 实验步骤10.2.1.1 取样部位取脾脏。10.2.1.2 阳性和阴性对照的选用用已经确诊感染鱼的脾脏组织制备的涂片作为阳性对照,作为阳性对照所用的鱼脾脏组织风干和固定的涂片可以从OIE参考试验室获得。用健康鱼的脾脏组织制备的涂片作为阴性对照。10.2.1.3 样品处理放尽鱼血,取脾脏置于干净的载玻片上涂片。将涂片在空气中干燥20min,冷丙酮固定,用抗RSIV的单克隆抗体在37℃对涂片作用30min,PBS洗3次,约5min。10.2.1.4 样品显色加入适当浓度标记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的抗小鼠的抗抗体在暗的湿盒中37℃培育30min,标记FITC的抗体通常是兔源或羊源抗体。用PBST把单层细胞洗3次,约5min。用pH8.5的甘油盐水封片,立即用显微镜观察处理过的单层细胞。10.2.1.5 结果观察用荧光显微镜检查。阳性和阴性对照应完全成立,这样才能进行其他样品的观察。异常肿大的细胞带有荧光即可以证实可能感染RSIV。10.2.2 结果判定如果实验结果为阳性,可以初步判断抽样的鱼感染了RSIV并患有RSIVD。如果实验结果为阴性,则将组织器官样品按前面所描述的进行细胞培养分离病毒,进一步确诊。11 聚合酶链式反应(犘犆犚)11.1 实验步骤11.1.1 样品为病鱼的脾组织或细胞培养中出现CPE的上清液。4犛犖/犜1675—201111.1.2 阳性和阴性对照从非感染鱼脾或非感染的细胞培养上清液提取的DNA作为阴性对照。用被证实感染RSIV的鱼脾组织或被感染细胞培养物的上清液提取的DNA作为阳性对照。对照的选择取决于被检测样品的种类。11.1.3 抽提犇犖犃从器官样品或分离病毒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提取DNA。核酸提取可使用市售商品化的DNA抽提试剂盒。用已证实感染RSIV或ISKNV的器官或细胞培养上清液作为阳性对照,用健康鱼组织或无病毒感染细胞培养物的上清液作为阴性对照。11.1.4 犘犆犚扩增11.1.4.1 引物的选用在PCR扩增中,上游引物1F和下游引物1R可以共扩增RSIV和ISKNV的基因片段,引物4F和4R只能扩增RSIV的基因片段。因此,引物4F和4R具有特异性鉴别RSIV和ISKNV的作用。11.1.4.2 犇犖犃的扩增将提取的DNA(1μL)加入到含有各引物(0.4μmol/L)、dNTP(0.25mmol/L)、Ex犜犪狇(1.25U)和Mg2+(2mmol/L)的PCR反应体系中,反应液在自动的热循环仪(PCR仪)按设计的程序运行:94℃30s,58℃60s,72℃60s,扩增30个循环,最后于72℃延伸5min。PCR扩增反应产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11.2 结果判定11.2.1 结果判定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没有该扩增带。待测样品电泳后,电泳后观察到预期长度的核酸片段,则判定为阳性,无扩增带或扩增带的大小不是预期长度的条带判为阴性。11.2.2 检测结果的释疑用引物组1F和1R的PCR阳性结果且经测序证实其特异性后(参见附录D),表明存在RSIV或ISKNV,该病是RSIVD。如果用引物组1F和1R的PCR扩增反应出现阳性结果,继续使用引物组4F和4R做选择性PCR,阳性结果表明该病毒是RSIV,并引起RSIVD。选择性PCR的阴性结果表明该病毒是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