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0月教学质量监测试题注意:本试卷共10页,32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有学者指出,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天下观,是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因此有天下、九州的称呼。孟子说天下一家,在韩非子的著作中,强天下、治天下、有天下、取天下的用法很多。这种天下观()A.起源于宗法制分封制的实施B.使古代中国的民族观念淡薄C.塑造出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D.是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基础2.《周礼》载,太宰居辅弼天子的要职,主持监察。监察事务实际由小宰主持。该系统中的宰夫、宫正、大史、小司寇等也兼有监察的职权。材料表明西周()A.监察系统独立于行政B.监察体系已基本完善C.监察职能分布很广泛D.监察制度未真正建立3.“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段话说明了礼乐制度()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4.《吕氏春秋·上农》有言:“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家产简单),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材料中的观点主要立足于()A.统治利益B.社会制度C.争霸需求D.商业生产能力5.《小雅·鹿鸣》本是西周贵族宣扬宴飨之仪的乐歌,后扩散到民间,在乡人宴会上也可传唱。这表明西周时期()A.周人生活较为富足B.礼乐文明得到广泛认同C.乡人社会地位提高D.贵族奢靡之风波及民间6.春秋时期,建立国储粮制度的齐国对鲁国发动了商战,连续多年大量进口鲁国的丝织品绨,鲁国民众基本放弃了其他生产。然后齐国阻断其粮食进口通道,迫使其屈服,这说明()A.商战决定争霸成效B.农业具有战略价值C.自然经济保障国家安全D.贸易战争有损国际秩序7.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A.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B.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C.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D.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8.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当时的移民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迁富豪、强族于关中;一种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下列表述中符合这两种情况的是()A.强化了关中的经济优势B.有利于均衡全国人口的分布C.旨在加速边疆的开发D.促进了封建国家统一的进程9.《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B.君相矛盾,尚不突出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D.皇权至上,大权独揽10.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议制度()A.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B.阻止了皇帝的恣意妄为C.保证中央机构的独立性D.标志秦代中央官制完善11.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刺史为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由此可见东汉末年()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B.皇权遭遇相权严重挑战C.赋予监察官员更大权力D.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12.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B.商帮势力崛起C.手工艺的提高和专业市镇兴起D.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13.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地,到战国末期,黄河已有“浊河”之称,西汉时,黄河更是“河水高于地上”,下游地区水患频繁,引发土壤沙化和盐碱化。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在于()A.争霸战争频繁B.生产工具的改进C.少数民族南下D.人口的大量迁移14.西汉初年,“吏多军功”,汉武帝为“养天下之士”,在长安设立太学,又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到东汉初年,“四海之内,学校如林,庠序盈门”。这一变化反映了()A.官学教育制度完备B.儒学恢复正统地位C.统治基础不断扩大D.贵族政治日益削弱15.有人说:“帝王们也是‘经济人’……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据此,材料观点认为“重农抑商”政策()A.实现了其效用的最大化B.始终是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贯穿了中国古代历史D.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16.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解读正确的是()A.图1反映了西周时期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B.图2可作为汉代丝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C.图3反映了东汉时期地方政府对水利灌溉工具的重视D.图4是西汉海昏侯发行的五铢钱17.古罗马地理博物学家普林尼说:“遥远的东方丝国在森林中收获丝制品,经过浸泡等程序的加工,出口到罗马,使得罗马开始崇尚丝制衣服。”“保守估计,印度、塞雷斯(中国)和阿拉伯半岛每年可以通过贸易从罗马帝国赚取一亿银币的利润,这便是我们罗马帝国的妇女每年用作购买奢侈品的花费。”此材料主要说明()A.中国与欧洲各国交往密切B.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联系起来C.两汉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D.罗马对丝绸的旺盛需求18.商鞅变法推行“异子之科”,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等;汉宣帝以孝治天下,对“父子别居”等现象进行惩治,曹魏废除“异子之科”。以上变化反映了()A.以礼治国理念优于法家学说B.小家庭制不利于赋税的征派C.以儒治国重视家庭人伦亲情D.社会动荡客观需要组建大家庭19.唐初禁止在籍户户口逃亡,凡亡者“一日笞三十,十日加一等”;开元九年,朝廷规定,逃户自首者可以选择就地附籍,免除其6年的租调和徭役。这一调整()A.赋予农民自由迁徙权B.有利于保障赋税收入C.推动租佃关系普遍化D.有利于遏制土地兼并20.柳宗元说:“浮屠(佛教)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盛大)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所述反映出当时()A.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显露B.佛教已取得了政治统治地位C.佛、儒思想皆成为正统思想D.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21.随着佛教在我国的盛行,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以抄写经籍为生的“经生”,而且形成了一种新的书体——“写经体”。这说明()A.魏晋时期我国文学艺术达到最高峰B.魏晋时期的书法最高成就是“写经体”C.书法艺术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需要D.书法艺术的产生源于宗教艺术的发展22.《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真宗时“举人纳试卷,即先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以字号第之。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付考官定等……即第其姓名垫次,并试卷以闻”。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追求选拔公平B.规范文字书写C.保护考生信息D.选拔真正人才2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据此分析,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内在的用意”主要是()A.通过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B.适应时代变化,与时俱进C.通过分化事权强化君主专制D.继承前代制度,适当创新24.在蒙元帝国统治时期,孔庙经历了破坏与重建,科举制也历经废而重置的过程。这说明()A.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的不断冲突B.儒学统治地位的开始确立C.汉族官僚集团已成为权力中心D.文化遗产的政治利用价值25.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行省制是一个极不合理的制度……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这种行省设施,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在这段材料中,钱穆先生认为()A.行省制合理划分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B.行省的职能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C.行省设立的初衷是加强对地方军事控制D.元代立国后放松了对国家的军事建设26.北宋以后,北方水利工程项目日趋减少,南部各省如江苏、浙江、福建则快速增加,甚至明代的湖南与云南也增加了许多水利工程。关于上述变化的正确解读是()A.显示政府对南方农业生产的重视B.可看出粮食作物生产中心的转移C.水利工程大多位于人口迁出地区D.上述省份都是工商业发达的地方27.陈寅恪先生认为,“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这说明了()A.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长期处于统治地位B.儒学从宋代开始才具有哲学思辨色彩C.儒学融合了儒、道、法、阴阳诸家思想D.宋代儒学是中外思想文化融合的产物28.北宋时期,政府下令商人将粮草运至边境指定地点,得到的报酬是官卖商品茶、盐、铁、香等物资的经营许可。这说明当时()A.政府对商业的垄断空前强化B.商税成为主要财政来源C.政府货币短缺财政拮据D.抑商政策严重阻碍商业发展29.元代王祯《农书》记载:“木奴千,无凶年。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唯无凶年之患,抑亦有久远之利焉。”作者在这里强调广种树木的作用在于()A.能够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百姓生活B.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C.能够防止自然灾害,解决衣食问题D.比种粮食成本低,经济效益也会更好30.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A.社会生活去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B.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二、非选择题(共2大题,满分40分)31.(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史。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摘自《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材料三: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1)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6分)(2)结合材料一、二,简要概括钱穆和陈寅恪对赵宋王朝的评价,请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观点加以论证。(10分)(3)综上材料,简单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政治发展趋势的看法?(2分)32.(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国道家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材料二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南宋)朱熹(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8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