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画面(动画片)《宝莲灯》赏析动画片《宝莲灯》中有声音媒体出现,有书本上的第一章节的第二节的内容可知,应将包含有动画、声音二个领域的画面视为多媒体画面,但是由于画面的组接只用了编辑而没有交互功能,因此我对该片的准确定定位是:由多媒体画面组成的动画片。1.动画片《宝莲灯》的故事情节简介在书本第三章第四节中指出,动画的优势在于创意,而产生亮点的关键则取决于画面能否制作得精美、逼真。动画片《宝莲灯》的卖座,成功,已经在这二方面体现出来了。在这部影片中化了大量心血,色彩、音响、人物,都精心刻画,简直可以和美国迪斯尼拍摄的动画片相媲美。还请来了葛优、张信哲、刘欢等一些著名演员做配音、唱插曲。该片讲的是中国古老的神话故事。天宫中的三圣母爱上了人间书生刘彦昌。为了爱情,三圣母不顾二郎神反对,带着宝莲灯私奔下凡与刘彦昌相会。七年过去了,他们的孩子沉香渐渐长大,和母亲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突然,有一天,二郎神从宝莲灯的闪光中发现了他们。为了维护天规,他抓走了小沉香,要挟三圣母交出宝莲灯。无奈之中,三圣母只得把灯交出,并被压在华山底下。沉香从土地神口中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在同为人质的部落头人之女嘎妹的帮助下,沉香机智地与护灯秦俑周旋,夺回母亲的宝莲灯,逃离天宫,踏上了寻母之路。沉香举起神斧,与二郎神决一死战。他越战越勇,令二郎神难以招架。激战中,二郎神屡施毒计,欲将沉香置于死地,并抢夺宝莲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宝莲灯突发金光泻进沉香体内,与沉香合而为一,终于把二郎神打败。云开雾散,大地回春,沉香劈开华山,救出母亲。母子终于相会。2.关于动画片《宝莲灯》的结构动画的制作水平决定了实现创意的视、听觉效果。《宝莲灯》的制作水平是通过构成该片的基本元素体现出来的,可以粗略地将这些元素归纳为以下几类。①主体:各种人物(主人公沉香、三圣母、其舅舅二郎神、土地公、孙悟空等)②背景:(静态)山峰、树林、街区;(动态)海浪、闪电、台风等。③填充图形的属性:色彩、光线、纹理、材质。④运动画面:各种运动镜头、各类景别以及组接。⑤文本:字幕、画面内容的说明文字和片头片尾文字。⑥声音:解说、对白、背景音乐、歌曲、音响效果。例如主体的人物中,沉香的娘亲和其父亲的形象,其舅舅的形象,土地公,孙悟空,由于受到中国四大小说《西游记》的影响,人物即配上不同的服饰也能认出来,并且其中宫殿、庙宇、长城、天兵等形象也都是如同我们记忆中得人物物品形象一样始终如一的,让人颇感亲切,自然。此外,背景中的山峰、闪电、最后沉香与其母亲相见的彩虹等也都十分逼真。正是由于该片在创意和制作这两方面上结合了中国风的元素,为本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看影视看上去才如此精彩、动人、亲切、引人入胜。在这些基础上,该片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制作十分规范。3.动画片《宝莲灯》的亮点赏析从多媒体艺术理论的角度看,动画片的制作包括了设计、开发和运用基本元素等环节。因为本片其基本元素在衍变视觉要素的过程中遵循了艺术规则,那么本片自然而然得产生出了亮点,或者说没有出现败笔。因此,鉴赏动画片《宝莲灯》,就主要看这些静态和动态的基本元素,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在画面上的衍变时,其视觉要素是否遵循了新艺术理论的艺术规则。下面主要从运用了“蒙太奇”手法来进行赏析。该片中有一段描写“沉香劈山救母”的情节。作者运用了三个镜头表现这一主题:(a)沉香告别师傅孙悟空(b)劈山前人灯合一(c)沉香与母亲三圣母相见显然这在动漫艺术中运用了传统“蒙太奇”的手法,根据书上的艺术规则2中得理论新应将其将其纳入在艺术规则突出主体(或者主题),排除干扰。按照该规则,主体指“形”(即沉香),主题指“勇与爱”(即沉香劈山救母的反对天庭规定的勇气和母子的大爱),要点在“突出”与“排除”上,影片中使用了多个镜头配合来表达这一主题。4.鉴赏影片从图像方面、文本方面和声音方面如何处理书上新艺术理论的艺术规则1是用来规范画面上主体与陪衬(背景)关系的,给陪衬(背景)明确了三条,即烘托主体、美化环境、不对主体形成干扰。并且指出,该条规则对于图、文、声都是适用的。现在通过几个镜头看看该片在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处理的。图像方面:例如沉香带上神斧找他舅舅决斗时,血红的背景烘托了紧张的气氛,但是没有夺主角的戏:沉香要去决斗的意图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见下图一)。又如沉香处于被哮天犬攻击的险境下,但是画面并没有影响沉香死死保护宝莲灯的表演。(见下图二)这些都说明制作者在把握背景与主体关系上是很准的。(图一)沉香与二郎神对决(图二)沉香受到哮天犬分身的攻击文本方面:该片以动画为主,文本仅用于三个方面,即字幕、与画面内容配合的说明文字以及片头、片尾用的文字。其中前两者均属于图文配合关系,仅片头文字,即制作人员名单和片名“宝莲灯”用了背景,用艺术规则一进行分析,该背景采用了变幻的白雾和强光来烘托文本,试图给观者营造一种神话的意境(见下图)片头用白雾加上亮光营造神话的意境声音方面:在声音领域,背景音乐和音响效果属于陪衬,与解说、对白以及动画是主从关系。按照子规则6.5,可以运用背景音乐来烘托气氛,起陪衬作用,但是要是以不干扰解说、对白为前提。该片中对背景音乐烘托主体、营造气氛的定位是把握得很准的,例如开场后轻松的音乐来配上沉香与三圣母泛舟的场面;在部落祈福时用上了快节奏的乐曲。这些乐曲都没有出现背景乐干扰对白的现象。(a)沉香与母亲三圣母泛舟的背景音乐(b)部落祈福时欢快跳舞时的背景音乐5.图、文、声的配合关系是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体书上新艺术理论的艺术规则3是用来规范画面上的图、文、声的配合关系,要求它们在表现内容时,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只有这样才能将多媒体教材优势充分显示出来。如上所述,该片中与图配合的文本包括字幕和说明画面内容的文字两类。其中给对白配的字幕应该算有效的冗余信息,增强了收看的效果,也显得正规,适用在公共场合播放;该片中说明画面内容文字(如右图),没有这些文字时观看画面会让人困惑。可见文字表意的优势,用在此处的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声音领域,与背景音乐和音响效果不同,对白在该片中得定位,属于配合关系;对白(及其字幕)与图配合,分工合作地演绎剧情。按照之规则3.2的要求,应该围绕剧情的需要重视并用好对白,使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该片中不仅不同人物的语音有别:而且不同年龄的同一人物说话声音也有变化,如小时候和长大成人后的沉香的配音,葛优为孙悟空的配音等都是经过选择,与剧情匹配的。正是由于该片在动画形象和对白配音上的制作十分规范,并且采用明星效应,使得人物性格鲜活、故事情节生动,影片的可观性和吸引力更大。6.影片的用色问题-----冷暖色和色彩强弱对比(1)该片在冷暖色和色彩对比的运用上也是很规范的。例如在阳光、佛光、灯光对的环境下用暖色,而在月光、阴天以及影片反派二郎神和哮天犬出现的场合则用冷色。显然这样的色彩设计是很符合剧情的需求和人们的视觉习惯、心理感受的。(a)圣母出现佛光用暖色画面(b)二郎神天兵出现用冷色画面(2)又如为了突出在山峰上修炼的沉香这一主体,给沉香的服饰配上对比的色彩,在山峰上修炼的沉香配的服饰以突出主体;而给二郎神配上昏暗的青色背景,用以烘托主体等。按照子规则7.2,前者是为了强调反差运用的色彩对比;后者则为了陪衬二郎神的阴险狡诈采用了顺色烘托。该片在这而综合情况下的分寸都把握得很好,多彩的服饰与背景的山峰的反差并不显得生硬,青色的背景烘托二郎神时,也未感到单调。(a)用色彩强对比突出主体(b)用色彩弱对比烘托主体综合上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宝莲灯》是一部成功的动画片。画版的宝莲灯是中国动画史上的又一里程碑.虽然还存在一些瑕疵(比如故事情节过于简单,不够连贯,好象意境并没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但动画效果却很好。虽然以我们现在对动画的衡量标准,宝莲灯的制作还有粗糙之处,但那毕竟是好几年前的作品了。在那时(1999)也应该堪称精品了.并且,宝莲灯开创了国内明星为动画配音的先河,也可算得上新颖。宝莲灯的插曲和片尾曲也采用了几首流行歌曲.可谓赏心悦目。它的成功首先是基于创作和制作这两方面的实力,其中亮点的出现,则是在基本元素的制作、选用以及衍变视觉要素的过程中,遵循了艺术规则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