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九年级化学全真模拟试卷(8)(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20届九年级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8)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下列不能加热的仪器是()A.量筒B.蒸发皿C.试管D.烧杯2.空气中,气所的体积分大是()A.15B.14C.45D.123.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取用固体C.称量固体D.加热液体4.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酒精灯使用完后,直接用嘴吹灭即可B.用镊子取用块状大理石C.与滴瓶配套的胶头滴管使用完毕,清洗后放回原瓶D.为了能看到标签,倾倒试液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5.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备乙炔(C2H2),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更加剧烈。所选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A.B.C.D.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B.将98%的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稀释C.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D.在测定溶液的pH时,先用蒸馏水湿润试纸,后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试纸中部,再与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7.下列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选项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A碳酸钡粉末、氯化铵加水,观察是否溶解B棉纤维、羊毛纤维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C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滴加酚酞,观察溶液是否变红D铝与硬铝(铝的合金)相互刻画,观察是否有划痕A.AB.BC.CD.D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操作是()实验操作图示选项A.探究分子运动B.量取35mL液体C.测定空气中O2含D.测定溶液的pH量A.AB.BC.CD.D9.将一定量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Al3Cu+A12O3.反应结束后,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完全反应,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铁片插入溶液中。下列叙述的现象中,能说明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的是()A.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生成B.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生成C.加入稀硫酸后,溶液中有红色不溶物质D.插入溶液中的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所选用的试剂错误的是()A.FeCl2(CuCl2)铁粉B.CO2(CO)石灰水C.NaCl(Na2CO3)稀盐酸D.Cu(CuO)一氧化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1分)11.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①制造钢质轮圈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这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②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③在______(填“潮湿”或“干燥”)的空气中,自行车的铁质部件更易生锈。12.下列是有关木炭的叙述:①木炭是灰黑色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在我国南方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木炭可制成黑火药;⑥取一块木炭点燃;⑦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⑧发出白光.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将标号填写在空白处:(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3)属于化学反应现象的是______,属于化学反应条件的是______,属于用途的是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3.有一包不纯的氯化钠固体样品(杂质不溶于水),取样品25g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80g水使其充分溶解,静置后过滤,取58.5g滤液于另一个烧杯中并加入126.2g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156g溶液。请计算58.5g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四、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14.寻找规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表中某些金属氧化物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发现他们之间的反应规律.金属氧化物稀硫酸反应方程式CuOH2SO4CuO+H2SO4=CuSO4+H2OCaOH2SO4CaO+H2SO4=CaSO4+H2OZnOH2SO4ZnO+H2SO4=ZnSO4+H2O………(1)写出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2)将氧化铜和氧化镁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当生成等质量的水时,需要消耗氧化铜和氧化镁的质量比为______;这些参加反应的氧化物中,铜、镁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1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就在我们身边。(1)人体摄入的______元素过少,会造成贫血症。(2)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3)野炊后用沙土盖灭火种的主要灭火原理是______。(4)《舌尖上的中国Ⅲ》中把我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豆腐誉为“植物肉”,其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深受人们喜爱。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在该物质中,碳、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16.某同学欲探究:“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并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以及回答实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1)提出问题:你的猜想是______.(2)作出猜想:你的猜想是______.(3)实验过程和记录:取出三支试管,各加入3mL的水.①其中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火焰上方3cm处.②将另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③第三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外焰部分加热.记录上述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时所需时间如下:情况1情况2情况3所需时间87s54s25s结论(4)问题与讨论:①在上述实验的三支试管中,各加入3mL水,即水量相同,若不相同行吗?为什么?②若不用以上探究方法,你认为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吗?如有,请简要叙述操作过程、现象及结论.六、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分)17.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1)过滤是常用的物质分离方法,图甲装置中仪器A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该实验装置中缺少的仪器名称是______.(2)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液面如图乙所示,该液体的体积是______mL;若俯视读数,则读数会______(填“偏大”或“偏小”).18.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2)小梅同学在实验室准备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她选择的原料应该是______(填名称);制取和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_(填字母),写出该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3)使用F装置可以收集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应从d端通入可测量出收集气体的体积,那么应在______端接入______(填写仪器名称)。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常见的不能用于加热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不能用于加热的仪器,了解常见仪器的名称、用途、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A.量筒不能进行加热,故选项正确;B.蒸发皿可以用于直接加热,故选项错误;C.试管可以用于直接加热,故选项错误;D.烧杯能进行加热,但必需垫上石棉网,故选项错误。故选A。2.【答案】A【解析】解:空气的成分积数计算,约是气为78%(约占45,氧气占21%(占15).选A.根据空气中各及积分数进行分解答即可.本题很简,考查空气的,解答本题的键是要掌握空气的成及其各种成分体分.3.【答案】B【解析】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要略微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药品时,应先将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要“左物右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将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难度不大。【解答】A.酒精灯使用完后,应用灯帽盖灭,故A错误;B.块状固体可用镊子夹取,故B正确;C.滴瓶上的胶头滴管不能清洗,故C错误;D.为了保护标签不被腐蚀,倾倒液体时,标签应该向着手心,故D错误。故选B。5.【答案】B【解析】解:A、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不适合制乙炔,故选项错误;B、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备乙炔(C2H2),因此不需要加热;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更加剧烈,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故选项正确;C、C装置是一个错误装置,长颈漏斗的下端应该在液面以下,故选项错误;D、D装置不能控制反应的速度,因此不可以,故选项错误;故选:B。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备乙炔(C2H2),因此不需要加热;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剂过氧化氢分解更加剧烈,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C装置是一个错误装置,长颈漏斗的下端应该在液面以下;D装置不能控制反应的速度,因此不可以。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同时考查了装置的优缺点。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6.【答案】D【解析】解:A、蒸馏完毕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水,再拆卸蒸馏装置,故选项说法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故选项说法正确。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A、根据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答案】C【解析】解:A、因为碳酸钡粉末难溶于水,故可以加水,观察是否溶解来鉴别碳酸钡粉末、氯化铵,故A正确;B、棉纤维、羊毛纤维,分别取样点燃后,闻燃烧产生的气味,有气味的为羊毛纤维,可以鉴别,故B正确;C、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都为碱性,滴加酚酞,观察溶液都会变红,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D、因为合金比纯金属硬,故相互刻画,观察是否有划痕,可以鉴别铝与硬铝(铝的合金),故D正确;故选C.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考虑碳酸钡粉末难溶于水,根据燃烧产生的气味不同,考虑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都为碱性,考虑合金比纯金属硬;据此解答.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差异,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8.【答案】A【解析】解:A、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而两者没有直接接触,说明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溶液中,故选项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