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升级练(五)论述类文本阅读+诗歌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立意(分值:53分时间:5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宋代历史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段特别的记忆。随着不同时期研究方法和观察视角的不同,人们对宋代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②元朝对宋的盖棺之论主要有两点,一是对程朱理学高度肯定,这与元统治者将朱熹学说定为“国是”一脉相承。其二,元朝史臣在论宋代“其有弊”时指出,“大概声容盛而武备衰,论建多而成效少”。这两个方面大致也影响了明清的认识。③明朝统治者特别强调对宋朝历史文化的认同和继承。重修《宋史》和重视研究宋史成为明代史学的一大特色。有明一代先后产生了123种宋史著述,现存62种。明人对宋文、宋诗、宋词、宋画的褒扬和批评,更是奠定了宋代文学艺术与汉唐并峙的地位。④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中西学者均将宋代历史指向中国近世的开端。1922年,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系统阐述了宋朝是中国近世开端的假说。内藤的假说是建立在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历史分期方法基础之上的。而中国学者提出中国近世的文化主流源头起自宋,与日本学界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是从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来看。王国维说:“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最有代表性的是陈寅恪对赵宋文化的高度褒扬:“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⑤那么宋朝“积贫积弱”的帽子从何而来?其实,早在南宋后期,有识之士就说“民穷”“财匮”“兵弱”是当时的三大弊政,元明清人一致认为宋朝“武备不振”和“积弱”。20世纪50年代末漆侠先生在《王安石变法》一书中用“积贫积弱”来概括宋神宗实施变法的主要社会原因,1962年邓广铭先生将这一概括引入《中国史纲要》宋代历史部分的书写,遂使“积贫积弱”成为20世纪后半叶评价宋代历史的代名词。⑥到底应该如何看待“积贫积弱”说呢?根据目前的研究,“积贫”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更正。从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角度而言,宋仁宗朝形成的“财匮”延续到南宋,地方财政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窘境,“财匮”之说是有充分根据的。而从“民穷”的角度来说,宋代社会最底层的人民,与魏晋隋唐相比,不论是法律身份地位、迁徙自由以及谋生手段,都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加之宋朝的社会救济制度不仅汉唐难以企及,元明清也没有超过,而宋代大中城市里五万贯家财的富户人数众多,所以要辩证地看待宋朝的“积贫”。⑦过去对宋朝积弱的认识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势弱,二是军事能力弱。对于后者虽有争论,但对于前者,大多数研究者都不能认同,因为宋朝的经济、科技整体发展水平远不是辽、西夏、金、元所能比拟。⑧进入21世纪,国际上开始重新认识明清以来中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这也使得国内学者把宋代置于当时的世界历史背景下给予新的评价。目前,宋代经济革命说、宋代是中国近世的开端、宋代是中国古代的文艺复兴时期等观点散见于各类宋史论著。可以预见的是,宋代历史的形象仍将处于不断变化中,这也是宋代历史的魅力。(李华瑞《对宋朝历史为何有多样解读》,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们对宋代的认知有变化,是因为不同时期的研究方法和观察视角有差异。B.明朝统治者对宋代文化的认同和继承奠定了宋代文学艺术与汉唐并峙的地位。C.中国学者和日本学者内藤湖南都认为宋朝是中国近世的开端,但研究方法有本质区别。D.元人对宋代“武备衰弱”“空言多实效少”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了明清两代。答案D解析A项,选项以偏概全,人们对宋代的认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B项,选项表述与原文不一致。原文是“明人对宋文、宋诗、宋词、宋画的褒扬和批评,更是奠定了宋代文学艺术与汉唐并峙的地位”。C项,选项表述与原文不一致,原文意思是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中西学者认为宋是中国近世的开端。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逐层深入,从多层面探究了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力求客观公正。B.文章第④段通过例证、引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证了宋代是中国近代文化主流的源头。C.文章从“积贫”“积弱”两个层面来评价宋朝“积贫积弱”这一说法。D.《中国史纲要》引入漆侠先生“积贫积弱”一词概括评价宋代历史,影响深远。答案B解析第四段论证的观点是“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中西学者均将宋代历史指向中国近世的开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结合宋代当时的世界历史背景给予宋代新的评价。B.研究认为,宋朝富户众多,最底层人们的生活也更有保障,“积贫”说没有依据。C.随着各种宋史论著的问世,宋代历史的形象还将持续不断地发生变化。D.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宋朝的经济、科技整体发展水平远超辽、金、元,国势并不衰弱。答案B解析对这个问题需要辩证地看。宋代的确“财匮”,“‘积贫’说没有依据”表述错误。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4~5题。平山堂①王安石城北横冈走翠虬,一堂高视两三州。淮岑日对朱栏出,江岫云齐碧瓦浮。墟落耕桑公恺悌②,杯觞谈笑客风流。不知岘首登临处,壮观当时有此不?注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冈上,为欧阳修做扬州知州时所建。②恺悌:和乐平易。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平山堂建造在形如虬龙的山岗上,登堂就可以眺望江南,景色一览无余。B.欧阳修为政期间的和乐平易之风,在他的名作《醉翁亭记》中也有表达。C.尾联通过“岘首”和“平山堂”的对比,间接赞赏建堂者的眼光和魄力。D.本诗语言含蓄,写景与叙事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答案D解析本诗主要表达对平山堂壮观景象的赞叹,以及对欧阳修的敬佩之情,并没有表达归隐之情。5.诗人如何表现平山堂的“壮观”?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①站在高堂上可以看到淮岑上的太阳对着朱栏冉冉升起,江岫上的云烟与平山堂的碧瓦一起升腾浮动,写出平山堂的视野开阔。②运用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碧瓦动态之美,突出平山堂景观的壮丽。③通过朱栏、白云、碧瓦等景物色彩的组合,描绘平山堂景象的绚丽。解析解答本题,可通过体现平山堂“壮观”的诗句,分析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诗歌前两联描写平山堂的壮观景象,首联写平山堂位于高高的山岗上,颔联写太阳从淮南的小山上对着平山堂的朱栏冉冉升起,山中的云烟与平山堂的碧瓦齐平,一起浮动,表现平山堂位置高,视野开阔;“江岫云齐碧瓦浮”一句,以动写静,说碧瓦和云烟一起浮动,赋予碧瓦动态美;“朱栏”“碧瓦”等具有鲜明色彩的景物,表现了平山堂景象的绚丽。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段,甚至是一截枝蔓。其中开诗学诗艺课的林黛玉,讲的是老一套,没有独树一帜的惊人之语。脂砚斋说,这一段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香菱的根基、容貌都不俗,不能不入大观园,而又没有她入局的机会,便闹出个她要学诗来。此说不无道理,但因此就写出半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来,那就成了以意强为文了,那可是写小说的大忌。香菱是大彻大悟的甄士隐的女儿,她的基因高尚,而曹雪芹是重视门第的,看看他对赵姨娘的描写就能体会到这一点。()《红楼梦》中岀现这样一个命途多舛的人物,对于警告读者不要对人生抱太多的天真玫瑰梦十分必要。但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把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这说明曹公写作中也有、笔不逮意的情形。《红楼梦》是小说,但是频频岀诗谈诗赛诗,写得生动活泼。昔日中国,诗与文章是雅的,够得着高大上的;而小说是者流的低俗段子,离高大上远了去了。曹雪芹替那么多小说角色吟诗论诗,可能还有显示自己也够得着诗作的用意。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序曲评论力不从心引车卖浆B.插曲评论志大才疏稗官野史C.插曲评析力不从心引车卖浆D.序曲评析志大才疏稗官野史答案C解析第一处,序曲:比喻事情、行动的开端。插曲:比喻连续进行的事情中插入的特殊片段。“香菱学诗”不属于《红楼梦》的开端部分,而是小说发展中插入的特殊片断,所以此处应用“插曲”。第二处,“评析”是行家里手对其所擅长的领域涉及之事物进行分析和评判,并会给予明确的个人意见;“评论”是一种个人主观看法。前者比后者有更强的专业性和权威性,由此可判定此处应该用“评析”。第三处,志大才疏:志向虽然远大,可是能力不够。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能力或力量够不上。这里与“志向”无关,应该用“力不从心”。第四处,引车卖浆:指平民百姓。稗官野史:指小说之类记载逸闻琐事的文字。这里指的是人,应该用“引车卖浆”。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所以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B.但整个说来,其他几个“钗”,都远比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写得更加动人。C.但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被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D.但整个说来,曹雪芹笔下的香菱,却远不像其他几个“钗”写得那样动人。答案D解析A项,根据上下文语意,这里应该是转折关系,不是因果关系。B项,从语意上看,重心应该是香菱,所以主语是“钗”就不恰当。同时,“曹雪芹笔下”应该放在“其他”前面。C项,主干是“香菱被钗写”,这样说显然不合逻辑。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人贩子拐卖香菱,让她有了呆气,但夺不去她的雅气与正气。B.香菱被人贩子拐卖,留下了呆气,同时仍保持着雅气与正气。C.香菱被人贩子拐卖,虽仍保持着雅气与正气,但留下了呆气。D.香菱被人贩子拐卖,留下了呆气,还有雅气,更留下了正气。答案B解析A项,主语是“人贩子”,在语意上与上下文不够连贯。C项,根据上下文,该句强调的应该是正面的因素,重点不应该是“呆气”,所以该句不恰当。D项,“呆气”与“雅气”应该是对立的,“正气”与“雅气”不存在递进关系,所以该句不恰当。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如今人类正处于信息时代,信息传递越来越方便,但是,①。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信息网络中的设备、软件来源复杂,保障信息安全更加困难。中国是一个信息泄露大国,因此,②。量子保密通信是目前人类已知的唯一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③,这种关注使我国抢占了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参考答案①信息安全却难以获得保障②必须要有安全的通信方式③这使得中国高度关注量子通信解析这段话主要表述的是信息安全问题。①处,前面介绍如今信息传递越来越方便,接着用转折词“但是”引出①处的内容,说明①处所填内容的意思与前文形成转折关系,再结合①处后面“保障信息安全更加困难”,可以判定①处的内容应该是:信息安全却难以获得保障。②处,前文写中国信息泄露严重,后文写量子保密通信是目前唯一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由此判断②处的内容应该是:必须要有安全的通信方式。③处,前文提到量子保密通信的优势,后文说“这种关注……制高点”,可知③处的内容应该是:中国高度关注量子保密通信技术。10.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30个字。(5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