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7—9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精心整理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主要讲了斯诺在去往红军驻地的路上发生的事情,主要是与农民的谈话,探访苏区工业,以及他对工人生活的一些感受。书中有个小插曲值得关注,就是那个牢骚最多的贫民会主席老头向傅锦魁要鸦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并非所有农民心怀纯粹地支持红色事业的,而是觉得有利可图而异。所以,红色教育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他们看重的是谁得到的好处多。苏区红色工厂里工业生产的条件并不好,但工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待遇都还不错,工人们的精神状态很好,这在当时环境下难能可贵。他们即使缺乏社会主义工业的物质,却有社会主义工业的精神。红军是一只战无不胜、无坚不摧、英勇顽强的人民军队,这无疑在长征中得到了证实。红军的领导人习惯说“兄弟们,跟我冲”而不是说“兄弟们,向前冲”;八路军实行官兵平等,就连朱总司令一个月的薪水也才五个大洋;新四军更是一支充满传奇色彩的红军部队,主要是由支援红军主力长征而留在长江以南八省的游击队、赤卫队组成。项英领导着他们艰苦顽强地与数十倍力量的敌人作斗争,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直到西安事变发生时。国军曾无数次地宣称他们已经彻底剿灭了这支部队,然而正如多数领导人一样,它却无数次地死而复生,且拥有巨大的革命力量。“红军是穷人的军队,红军是人民的军队。”这不仅是红军自己说的,也是农民百姓、人民群众说的。当时红军紧急情况是比较差的,但是战士们都保持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红军教育的重点主要在政治方面——甚至最小的儿童初识字时也是通过简单的革命口号来学的。这说明共产党是讲究实际的。红军也是相当年轻的,如“红军大学自称有一个班的学员全是老战士,平均年龄27岁,平均每人有八年的作战经验,受过三次伤”,可以看出红军很多战士都是特别年轻但是参军时间不短,经历的作战也不少,在“战争与和平”的红小鬼甚至是11岁就参军的,并且还经历了长征。书中在描写彭德怀时,主要是针对为什么当红军这一问题。“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可以看出彭德怀的坦率的性格。他是个愉快爱笑的人,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1928年,彭德怀领导平江起义,又同起义的农民会和,成立了湖南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彭德怀是被压迫得无法忍受时去参加革命的,我们可以猜想到当时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精心整理这篇中,斯诺讲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红军。红军是一只年轻昂扬的、训练有素的、纪律严明的,特别是有高度政治觉悟的铁打的军队。由于生活所迫,红军相信自己是为着一定的目的而去战斗的。虽然没有英美日法的军队装备精良,甚至比不上国民党的那些“油条兵”,但是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出的那种刻苦精神是无法比拟的。红军的业余生活丰富,有政治课、新游戏“识字牌”、体育运动、戏剧表演等。中国农民占红军的大部分,他们忍受风吹雨打、食物粗粝、住所简陋、长期艰苦的生活。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大名鼎鼎的军事领导者徐海东有强烈的“阶级意识”,他真心真意地认为,中国的穷人,农民和工人,都是好人——善良、勇敢、无私、诚实——而有钱人则什么坏事都干尽了。他目睹了白军围剿共产党是对鄂豫皖根据地老百姓的残杀抢掠,人们的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思想深处种下了阶级仇恨的种子。共产党官兵平等,没有特权,且尊重伊斯兰教风俗习惯,帮助他们实现自治,因此很快就同回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当地穆斯林决定同共产党一起建立回民抗日军队,开始组织汉回团结同盟、贫民会,以及群众性的抗日团体。第七篇练习1.我(埃德加·斯诺)到保安以西的甘肃边境和前线去的时候,同(人名)一起旅行。2.“最后一个离开我们的是那个留着辫子和牢骚最多的老。他走到门旁时转过身来,再次低声向傅说:“老同志,”他央求道,“保安有鸦片吗?现在,那里有吗?”他走后,傅厌恶地对我说:“你相信吗?那个老头是这里的(职位),但他仍要鸦片!这个村子需要加强教育工作。”3.(地名)是陕西苏区的一个“工业中心”,它同时也是红军主要兵工厂的所在地。4.苏区发展工业生产时面对的最为严重的问题是。这个问题主要依靠来解决。5.苏区国营企业中最大最重要的是宁夏边境长城上的和永平、延长的,哪里生产汽油、煤油、凡士林、蜡、蜡烛和其他副产品。精心整理6.兵工厂的产品粗糙,大部分用来装备,红军正规部队几乎完全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供应枪炮弹药。7.红色工会妇女部长(人名)想我介绍了工人的工作条件。工厂工人每月工资,膳宿由国家供给。工人可得到免费医疗,公伤可以得到补偿。每星期工作天,每天小时。8.工人在业余时间会参加哪些活动?9.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一听到这话,一切抱怨似乎都烟消云散了,意见是一致的。“当然不,老傅,当然不!”我们的房东点头道,“如果让我们选择,我们当然要红军。我的一个儿子就在红军里,是我自己把他送去的。谁说不是呢?”我问他们为什么宁可要红军。(1)“一切抱怨似乎都烟消云散了”,谈话的人都抱怨了什么呢?(2)他们宁可要红军的原因是什么?第八篇练习1.在甘肃和宁夏的山间和平原上骑马和步行了两个星期以后,我终于来到________(地名),那是宁夏南部一个很大的有城墙的市镇,那时候是红军一方面军和司令员(人名)的司令部所在地。2.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