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条件下企业边界变化及战略选择作者:李峰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王艳基于生态学的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研究2008当前,电信业的竞争不断加剧,传统话音业务逐渐趋于饱和,电信运营商迫切需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企业转型势在必行。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融合产生了移动互联网,为电信运营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移动互联网的价值链与传统移动通信业务的价值链相比,具有复杂性、开放性的特点。由于价值链的分解与重构,产业格局发生了变化。随着产业中价值转移,各参与者之间的市场力量也在变化。移动运营商原有的商业模式已经不适合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商业模式的重建是运营商转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现代企业的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因此商业模式的设计必须与企业生态系统的研究相结合。关于商业模式的研究目前理论界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本文采用企业生态学的理论,建立了商业模式的分析框架,对运营商的商业模式中的关键策略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对如何构建合理的商业模式提出了建议。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理论综述,三、四、五、六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其中第三章提出了基于企业生态学的商业模式分析框架,第四章对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讨论运营商的企业边界问题,第六章分析商业模式中的部分关键策略,第七章是对本论文的总结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具体内容是:第一章:绪论。综合分析了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概况,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第二章:理论综述。对本文中所应用的企业生态学理论、价值链理论、网络外部性理论进行综述。企业生态学理论通过对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所处的商业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揭示企业生存、发展、创新的规律。价值链理论揭示了企业价值活动的规律。网络外部性理论揭示了网络产业所具有的“正的消费外部性”和需求方规模经济,主要用于研究信息技术与网络产品的需求特点。第三章: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分析框架。本章归纳了商业模式现有的研究成果,并从企业生态学的视角,解释了商业模式的内涵,提出了商业模式的分析框架和构成要素。同时,本章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的经济学特性,结合典型企业案例,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特点。第四章: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企业生存发展策略与其所在的商业生态环境密不可分。本章对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生态系统构成、特点、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运营商的市场势力和在产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研究了决定商业模式的外部因素。第五章:运营商企业边界研究。企业边界决定了运营商在价值链中所参与的价值活动的范围,是运营商商业模式的首要问题。本章通过企业生态位理论揭示了企业边界的内涵,分析了决定企业边界的因素,并建立了企业边界决策的三维模型。对运营商的纵向一体化策略和虚拟一体化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企业边界的不同,对运营商商业模式进行了分类和对比。第六章: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商业策略。商业模式是企业商业策略的完整体系,涉及面较广。本章针对移动互联网产业的特点,选取了对商业模式中比较重要的定价模式、互联互通、合作模式进行了分析,对商业策略的制定提出拙见。第七章:总结和展望。2.期刊论文周衍鲁.李峰.ZHOUYan-lu.LIFeng互联网条件下企业边界的变化-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与普及,不论是企业的管理成本还是市场的运行成本都大大降低了.按照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解释,企业组织成本的降低促使企业的边界趋于扩大,而市场交易成本的降低又使市场更多地替代企业进行交易.那么,两种趋势的作用结果究竟如何?文章试图探讨互联网条件下的企业边界变化趋势,提出相应的两种企业边界模式,并分析互联网条件下企业边界的决定因素.3.学位论文张念宾企业边界理论与企业发展战略研究2009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运用,企业的市场交易费用和内部管理费用同时呈现下降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时根据企业外围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和企业边界。20世纪90年代以来,交易费用经济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加深了人们对企业边界变动规律的认识;同时,随着企业理论的新发展,尤其是资源基础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的发展,深化了人们对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和企业范围的理解,从而为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企业的战略发展模式、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利用等提供了新方法和新观点。本文运用管理学、战略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在参考之前学者对企业边界和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边界的形成进行系统的研究,并试图探索影响企业横向、纵向和整体边界变化的因素和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企业横向、纵向和整体边界变化的规律,为企业重大发展战略如企业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战略联盟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共有七章:第一、二章为引言和理论综述部分,着重对论文选题及相关理论进行系统阐述;第三章着重从企业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入手,探讨企业规模的确定方法并系统地分析影响企业边界变化的因素。第四章对企业多元化边界进行分析,并以此研究企业多元化战略。第五章对影响企业纵向边界变化的因素进行研究,探讨企业纵向一体化战略的理论依据。第六章分析企业边界变化的新趋势,就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进行经济学解释。第七章总结全文,提出未来继续努力研究的方向。4.学位论文高嵬云南电信在新竞争环境下的经营战略研究2008在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推动下,不同信息服务产业间发生的产业融合使得原有清晰的企业边界逐渐模糊甚至消融,这就使得产业边界的界定变得困难,打破了产业价值链,出现了内容提供商、虚拟运营商、接入服务商、应用集成商、终端生产提供商的联盟和融合,电信企业传统的价值链也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和新的裂变,产生了更多的价值环节和价值内容,出现了电视、媒体、电信等行业的融合和交叉,形成了新的行业价值网。同时伴随这技术的飞速发展、顾客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国内移动漫游资费下调和异质替代竞争加剧、电信营运CDMA移动通信等因素,国内电信市场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变化。正是在这种竞争环境下,本文主要结合产业融合、企业边界和价值网理论,分析整个信息服务行业边界融合和价值网的变化形势,提炼出云南电信在新的竞争环境下所面临的4大竞争对手:广电部门、其他通信运营商、终端制造商、互联网增值服务提供商。同时,通过产品结构的波士顿矩阵分析和与竞争对手的SWOT分析,提出云南电信应该采取战略联盟、成本领先、差异化服务等方面的竞争战略,以适应信息服务行业业融合和价值网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从而赢得在未来全业务运营中赢得竞争优势。5.期刊论文范黎波互联网对企业边界的重新界定-当代财经2004,(3)互联网对企业边界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企业边界的决定因素来实现的,其作用的大小受到信息的相互依赖性、信息隐性以及组织使用的技术的影响.互联网在某些情况下能够使企业的有效边界扩大,在另一些情况下却使企业的有效边界缩小.6.学位论文赵举杰互联网环境下企业核心能力的演进研究2008随着互联网在全球商业中的应用和普及,产业界限以及企业边界的逐渐模糊,一个动态多变的竞争环境正在逐步形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今天,企业更新和老化的速度日趋加快,企业很容易步入能力陷阱,苦心构筑的核心能力更有可能变成核心刚性。理清核心能力的演化机理,成为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新利器。但是,核心能力的产生和演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过系统的分析。因此,本文研究企业核心能力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演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了揭开企业核心能力在互联网环境下演化的机理,本文沿着一个核心能力一核心能力演化一互联网经济特性一互联网环境下企业核心能力演化整体框架来考察的逻辑思路逐步展开。首先,本文逐层递进地对核心能力理论、动态能力进行文献回顾和分析评述,理清核心能力研究的问题及重点的历史演进规律和发展方向,进而指出了目前核心能力研究理论中存在的不足。基于此,本文提出关键的研究问题和思路。接着,本文针对核心能力演进的影响因素、演进要素、演进模型进行研究。然后,本文从探讨演化的本质出发,借鉴和吸收企业组织演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构建起一个企业核心能力演化“知识演进一商业模式变革一战略选择”的三维模型,并进行了案例上的验证。综上所述,本文从交易成本经济学、战略管理学、互联网经济特性、商业模式变革等多个维度出发揭示企业核心态能力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演化,为企业促进和提升核心能力,从而驱动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更新变革提供有益的思维和管理框架。7.学位论文刘树全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模型2007全球化以及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发展为企业的竞争环境、业务模型和形态同时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信息高度传播、生产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基于成本领先和简单差异化的传统竞争战略已经突显缺点。在供应高度发达、总需求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个性化的需求自然会发生。由此,长尾现象出现,以网络化和信息化渠道为基础创造了无以计数的细分市场,其总量堪与传统市场匹敌。个性化需求、个性化的供给、个性化的价值创新需要灵活的蓝海战略。这种基于创新的战略的有效执行需要随需应变(OnDemand)的更加灵活的网络化的协作型人力资源系统;同时,最新的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有为这种人力资源系统的实现提供支持。本文论述了在新的互联网经济条件下,企业在竞争战略方面的转型和创新,以及如何通过基于协作的人力资源系统来进行人力资本管理,支持企业战略的有效执行。企业的战略成功,受到企业的战略执行能力的直接影响。而企业的战略执行能力则受到员工绩效的驱动。一个高绩效的员工队伍,则需要一个适当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支持和提供。而协作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正是体现了这种战略驱动的因果关系和战略的分解执行关系。本文借鉴了平衡记分卡、员工记分卡和人力资源记分卡的成果,基于各种新兴和前沿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IBM、Accenture、Oracle等公司的实际咨询实践和研究,考虑到具体的技术实现环境,构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框架模型。协作可以体现为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在水平方向上,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基础设施扩展企业边界,基于业务流程自动化将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分布到内部战略业务单元,甚至扩展到与企业分支机构,业务伙伴(供应商、客户和战略伙伴)组成的价值链(甚至价值网络)上实现业务集成协作。在垂直层面,通过平衡记分卡、员工记分卡、人力资源记分卡,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从企业战略到执行和人力资源智能运作的分解和驱动关系。这种协作机制通过网络化支持分散、民主和多样性的电子组织结构,有利于组织创新;并且通过协作机制和手段的汇聚作用,培育和促进组织的学习和知识管理;这样有效地支持了企业的战略执行,从而成就高绩效的、随需应变(onDemand)的实时企业。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种协作模式提供了有效的支持。虚拟网(VPN)、面向服务架构(SOA)和企业服务总线(ESB)为企业信息架构提供基础设施,门户、业务流程管理、内容管理、协作套件和新兴的社会(社区)网络为这种模型的实现提供了可行性。8.学位论文汤茂国网络经济效应:基于交易成本角度的研究2005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最激动人心的事莫过于互联网渗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考方式,并且正转变着社会和商业运作模式。上网人数是反映网络发展的主要数字。据统计,截止2002年9月,全世界上网人数已达到6.056亿。至于中国,到2004年12月为止,上网人数也已达9400万人。这反映了互联网正延伸到全球的每个角落。也正因为互联网的发展,为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不论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我国范围内,互联网上的经济活动都在迅猛发展。网络经济的实时性、虚拟性和交互性特征,使交易成本得以大幅下降。所谓交易成本,是指为了使市场活动顺利进行,而用于搜索、协调和监督的成本。它包括:市场信息成本、合同谈判成本、合同履行成本、运输成本等内容。网络技术进一步扩充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因为信息系统可从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