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从考生读文和答题来看,散文的得分率低于小说,因此在二轮复习时要重点强化散文的阅读和解题能力。特别是对于散文“思路、形象的分析”“技巧、语言的赏析”“情感、标题的把握”等几个常考点,要从审题、答题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突破,以做到审题更加精准,答题更加规范。第1讲“读懂”层面2考点——理清思路,解读形象一、理清思路不跑偏——突破行文思路、句段作用2考法分析散文的思路是散文考查的常考点,其考查角度主要有二:一是行文思路的梳理,二是句段作用的分析。从一轮复习来看,这类题目答题规律性较强、术语较多,很多考生都能得分;但由于欠缺对文本的深入把握,常存在乱贴标签、笼统作答甚至找不到答题角度的情况。因此在二轮复习中要强化读透文本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认识文本结构、重点段落的特点,提高答题的精准度。行文思路梳理[典题试做]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神垕[注]王剑冰①大龙山,你在中原隆起,绵延无限远,我看不到你的尽头。也许,龙亭里眯起的眼睛朝南望,就能望到你龙一样的雄姿。而在你的脚下,那个叫神垕的地方,人们利用你的特有的土质,燃烧起一条条火龙,火龙里诞生的奇妙的钧瓷,源源不断地进入大宋皇室的深处。②我来的时候正是深秋,山上依然蓬勃葱茏,各种巨石像鳞片闪露在阳光下。我想不明白这个叫作神垕的地方,躲藏着怎样的神秘;是怎样的一种土,千年不尽,支撑了炉灶里的辉煌。③神垕,我与你不期而遇,真的,我在车上打了个盹儿,一睁眼竟然就扑到了你的怀里。我已经感觉出这次抵达的幸运。那些昨日的烟尘和现实的幻象搅得我有些心神不宁。我在心神不宁中小心翼翼地走进一个个院落,诚惶诚恐地观察每一个窑址,毕恭毕敬地抚摸那些浴火而生的神物。④钧瓷上的一束束光直接打开了我的心室,那层层开片让我有一种疼痛。大宋,你离去了近千年的时光,但是你造就的辉煌却是一直光照着历史,以至于那不屈的泥土在这里从来没有停止续写钧瓷的华章。⑤走进一条古街,不宽的街巷两边都是明清时期的老房。当地人说,当年这些老房子深处,都是钧瓷作坊。早晨叮当的阳光里,一队队马帮驮着泥土柴草或者精美的瓷器踏响青石的路面。路面上,有人扛着担着做好的半成品,穿街过巷,走入各个作坊。到了饭点,男孩女孩提着饭罐川流不息地给大人们送饭。那时的神垕,就是一个大的瓷场,所有的活动都围绕着瓷场的秩序。⑥整个神垕依山就势错落成美妙的图景。走过一棵棵老槐、野桑和皂角树,来看那些老窑。有些窑就在半山,人住的石头窑洞,烧瓷的石头窑体,放眼是山下无尽的苍茫。⑦每年的正月十六,火神庙开始祭火神。烟雾缭绕,旗幡飘摇。火,对于神垕是那么重要。所有钧瓷的烧造,都是火的艺术,更是火的魔术。钧瓷上的图形和色彩不是事先画出,全凭窑变而成。那样,一切就全在想象中了。那是幻想与火神共同的勾画,是一种匪夷所思的超越和飞翔,充满了翻空出奇的期待、异想天开的盼望。⑧看见一个窑炉门上贴着对联:求仙翁窑中放宝,赖圣母炼石成金。当地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火的惊喜、幻想的惊喜、等待的惊喜的到来,一次次竟是那么不容易。⑨走进钧瓷艺术馆,就像进入了一个瓷海,我似乎听到叮当的开片喧闹成一片秋声。我看到形状各异的精魂在起伏腾跃,色彩的空间里彩潮汹涌。⑩你的曲线为何这般柔润迷离?你的色彩为何这般大胆恣肆?还有你的花片为何这般勾心摄魄?经过长时间的静默与忍耐、摔打与烧灼,火给了你怎样的折磨与启发,给了你怎样的调教和灵感,使得你如此觉悟开化?历经一千三百度浴火而出,每一个都成为仪态万方的精灵。⑪神垕,你将我从喧嚣中摆渡过来,让我有了一时的安宁与沉静。尤其是看到那些聚精会神的做瓷者。⑫竟然还有女工艺师,她们长发飘逸,姿态端庄。无声的时间里,一腔热爱倾注于一抔泥土。有人进来,流露出欣喜:看呀,她们在做瓷!⑬声音里,你会把做瓷听成“作词”。宋瓷中闪现着多少艺术的精粹,怎么能不说她们在作词呢?是的,她们作着八声甘州,作着水调歌头,作着沁园春、临江仙、菩萨蛮,那从宋代遥遥传来的,就是一首首或婉约或豪放的美妙的宋词啊。(有删改)[注]神垕(hòu):位于河南省禹州市,是驰名中外的钧瓷文化发祥地。其地所出钧瓷凭借“人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被称为国宝、瑰宝。文章主要写了作者与神垕“不期而遇”的感受,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我的答案][满分答案]①心神不宁——感觉幸运,小心翼翼走进院落,诚惶诚恐观察窑址,毕恭毕敬抚摸神物;②打开心扉——感受到钧瓷厚重的历史;③感到震撼——窑变神奇,“十窑九不成”,充满期盼;④由衷赞叹——沉浸于钧瓷之美;⑤安宁沉静——受到聚精会神的做瓷者的感染。[样卷抽检]考生答案阅卷评析题目要求“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应该在通览全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不同阶段作者的心理状态,并在文中提炼出相关的依据。本样卷答案只是概括出了心理变化的原因,没有真正提炼出心理变化的过程,且答案要点不全面。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步:第一步,锁定答题范围。作者心理变化的过程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第③段到第⑫段之间。第③段中有明确表现心理状态的“心神不宁”“小心翼翼”“诚惶诚恐”“毕恭毕敬”等词语。第④段“钧瓷上的一束束光直接打开了我的心室”“有一种疼痛”体现出作者的心理。第⑦段“那是幻想与火神共同的勾画,是一种匪夷所思的超越和飞翔,充满了翻空出奇的期待、异想天开的盼望”表现出作者充满期盼。第⑧段“火的惊喜、幻想的惊喜、等待的惊喜的到来,一次次竟是那么不容易”等语句体现出作者心灵受到的震撼。⑨⑩两段字里行间充斥着作者的赞叹感慨之情。⑪⑫两段体现出作者心情归于“安宁与沉静”。第二步,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分条作答。[增分策略]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的梳理就是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一)审题要准根据题干的关键词,明确题目是要求直接梳理行文思路,还是要求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明考型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梳理”“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写作思路”“构思”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暗考型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梳理”“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心理变化”“心理感受”“情感变化”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二)答题要范——行文思路梳理2考法明考型1.划分层次法:给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然后利用一些连词连贯地表述出来:文章开头写了……,引起……;接着(“其次”或“然后”)写了……,与上文(或“下文”)……;最后写了……。2.寻找线索法:先找出文章线索,再按照线索归纳梳理,表述时可按照如下思路:文章围绕……(线索),首先写了……,其次写了……,最后写了……。暗心理词(感情词)组合法:首先也要结合文本的层次或线索,然后以心理(感情)变化为突考型破口,用心理词(感情词)组合成合理的先后顺序。[提示]有的心理词感情词需要从原文中提取,有的则需要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概括;在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时,最好还要答出这种变化的原因,如上面题目。(三)失误要防——2大常见失误1.潜意识里不重视读文,不能准确概括段意层意考生不知道梳理文章的思路,其实质是对文意的概括把握。精准把握了文意,行文思路也就明了了,这一点从上面的“答题要范”中也可以看出。2.不善于寻找过渡性语言标志行文中作者总会设置一些过渡性的段落、标明思路的关联词、表明情感变化和时空变化的词句等语言标志。抓住这些语言标志,可快速理清行文思路。[多练一题]文章最后一段语言表达精彩,意蕴深厚,请具体加以赏析。(6分)答:参考答案:①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将“做瓷”说成“作词”,把瓷器文化与宋代的诗词文化勾连起来,表明钧瓷是堪比宋词的艺术珍品。②运用排比,突出了钧瓷的历史悠久、风格多样;增强了语势,强化了作者的赞美之情。③运用反问修辞,强化语气,突出钧瓷制作的艺术性。④运用比喻修辞,把“钧瓷”比作“宋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钧瓷的风格多样。句段作用分析6大常考句段作用表解解答此类题应从内容、结构和表达效果几方面分析,不同位置的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有所不同,尤其要注意开篇、中间、结尾处句段的作用。开篇①开门见山,点明题旨;②引起下文;③为下文做铺垫;④提供背景,渲染气氛。中间①结构上承上启下(总结上文,领起下文),起过渡作用;②内容上扩展思路,丰富内涵。(由写景转向抒情、由叙述转向议论、由正面转向反面等)结尾①篇末点题,卒章显志;②升华情感,深化主题;③照应前文,结构严谨;④发人深思,意蕴深远。点睛句①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②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寻味,读后给人以启迪。插入段①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印证关系;②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③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反复出现的句子①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②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③在表达上,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典题试做]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门沿龙应台①旧年最末一个晚上,十八岁的华飞去和朋友午夜狂欢。我坐在旅店的窗边,泰北冬季的天空洁净,尤其当城市的灯火因贫穷而黯淡,星星就大胆放肆了,一颗一颗堂堂出现。但是星星虽亮,却极度沉默,下面的街头人声鼎沸,乐鼓翻腾。刚从街上的人流里撤回,我知道,像河水般涌动的是情绪激越的观光客,但是暗巷里骑楼下,疲惫的女人正开始收摊,她们赤脚的幼儿蜷在一旁,用破毯子裹着,早睡着了。②烟火冲向天空轰然炸开,瞬间的璀璨,极致的炫美,人们雀跃欢呼。这是跨年之夜。可是,这不是神明的生日,不是英雄的诞辰,不是神话中某一个伟大的时刻,不是民族史里某一个壮烈的发生,那么,人们庆祝的究竟是什么呢?③想想看,你用什么东西量时间?④一只沙漏里细沙流完是一段时间。一炷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一盏清茶,从热到凉,是一段时间。钟表的指针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时间。⑤有时候,我们用眼睛看得见的“坏”去量时间。一栋每天路过的熟悉的房子,从围墙的斑驳剥落到门柱的腐蚀倾倒,然后看着它的屋顶一寸寸扩大“垮陷”,有一天野树爬藤从屋中“昂然窜出”,宣告完成——需要多少时间?⑥有时候,我们用非常细微的“动”去量时间。星星的行走、潮水的涨落、日影的长短,不都是时间的量器?在香港的海滨,我看每天金星出现在海平线的点,冬天和夏天不同。在台北的阳明山上,我看夕阳下沉时碰到观音山脊的那一刹那,春天和秋天也不同。⑦你是否也用过别的量法?孩子小时,我在他们卧房的门沿挂上一个一米半高的木板量尺。每一年孩子的生日,让他们站在门沿背对着尺,把他们的高度用小刀刻下。于是刻度一节一节高升,时间也就一节一节地流走。⑧南美洲有一家人,夫妻俩加五个孩子,每一年的同一天,一家七口一人拍一张大头照,三十年不曾间断。三十年中,红颜夫妻变成老夫老媪,可爱纯真的婴儿变成心事重重的中年人。⑨还有那疯狂的艺术家,突然决定写数字。醒来一开眼就写,连续累积数字,吃饭、坐车、走路、如厕、洗头时不断地写;搭飞机出国时,在飞机的座位上写;到医院看病打针时,在病床上写;到教堂做礼拜时,在教堂的长板凳上写。每分每刻每时写,每天每月每年写,数字愈来愈大,字符串愈来愈长,艺术家这个人,是的,愈来愈老。⑩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时候,杜甫不是在记录时间吗?唱“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人,不是在记录时间吗?伦勃朗一年一年画自画像,从少年轻狂画到满目苍凉——他不是在记录时间吗?⑪农业社会的人们认真地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难道不也是在一个看不见的门沿上,秘密地,一刀一刀刻下时间的印记?⑫所以跨年的狂欢,恐怕也是一种记录时间的集体仪式吧?都市里的人,灯火太亮,已经不再习惯看星星的移动和潮汐的涨落,他们只能抓住一个日期,在那一个晚上,用美酒、音乐和烟火,借着人群的吆喝彼此壮胆,在那看不见的门沿量尺上,刻下一刀。⑬凌晨四时,整个清迈小城在宁静的沉睡中,新的一年悄悄开始。我们行装齐整,离开了旅店,在黑夜中上路,往泰寮边界出发。五个小时的蜿蜒山道,两天的慢船河路,冷冽的空气使人清醒。我在想,在古老的湄公河上啊,时间用什么测量?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我的答案][满分答案]①结构上,照应文章开头“旧年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