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版)2019届高三语文 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 专题14 经典语段阅读(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经典语段阅读一、【2019届江苏徐州高三上期中】阅读材料,完成小题。余不喜黄山谷诗,而古人所见有相同者。魏泰讥山谷:得机羽而失鹇鹏,专拾取古人所吐弃不屑用之字,而矜矜然自炫其奇抑末也王弁州曰山谷诗瘦硬有类驴夫脚跟恶僧藜杖。余尝比山谷诗:如果中之百合,蔬中之刀豆也,毕竟味少。(选自袁枚《随园诗话》)21.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5处)22.材料中黄山谷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姓名)。23.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观点。【答案】21.专而矜矜然自炫其奇/抑末也/王弁州曰/山谷诗瘦硬/有类驴夫脚跟/恶僧藜杖22.(1).宋(北宋)、(2).黄庭坚(鲁直)23.黄庭坚的诗刻意使用冷僻字,痩硬,少韵味。【解析】【21题详解】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此题注意“曰”“也”后断开;“矜矜然自炫其奇”“抑末”主谓之间断开;“山谷诗瘦硬”“有类驴夫脚跟,恶僧藜杖”主谓之间断开;“驴夫脚跟”“恶僧藜杖”并列宾语之间断开。【22题详解】此题考核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此题可从“黄山谷”中的黄姓可提供一些信息。【23题详解】【参考译文】我不喜欢黄山谷的诗,而且古人的观点有和我相同的。魏泰讥讽黄山谷:只是得一片殊异的羽毛而失去整只鹇鹏,刻意拾取古人所吐弃不屑使用的字,并且很骄傲地自我夸耀新奇,这大概是最末等的做法,王弁州说:黄山谷诗作风格瘦硬,就像赶驴脚夫的脚后跟和凶恶僧人的藜杖。我曾经这样类比黄山谷的诗:正如水果中的百合,蔬菜中的刀豆,毕竟味道寡淡。二、【2019届江苏常州武进区高三上期中】阅读材料,完成小题。意新语新,而又字句皆新,是谓诸美皆备。然具八斗才者,亦不能在在如是。以鄙见论之意之极新反不妨词语稍旧尤物衣敝衣愈觉美好且新奇未观之语务使一目了然,不烦思绎。若复追琢字句,而后出之,恐稍稍不近自然,反使玉宇琼楼,堕入云雾,非胜算也。三、【2019届江苏海安高中高三12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夫自汉、魏、晋、唐而降,杜甫氏之外,诸作者各以所长名家,而不能相兼也。学者誉此诋彼各师所嗜譬犹行者埋轮一乡而欲观九州之大必无至矣。盖尝论之:渊明之善旷,而不可以颂朝廷之光;长吉之工奇,而不足以咏丘园之致,皆未得为全也。故必兼师众长,随事摹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之弊端矣。(节选自高启《独庵集序》)2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4处)学者誉此诋彼各师所嗜譬犹行者埋轮一乡而欲观九州之大必无至矣。23.高启与_________和_________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24.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求学的人怎样才能成为“大方”之家。【答案】22.学者誉此诋彼/各师所嗜/譬犹行者埋轮一乡/而欲观九州之大/必无至矣。23.(1).宋濂(2).刘基24.(1)博采众长(2)融会贯通【解析】【22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对“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别注意。“各师所嗜”前面省略的主语是学者,前面要断开;“譬”,意思是犹如,是对前句行为的整体比喻,因此前面要断开;“而”表转折,前面要断开;“必无至矣”,省略的主语是前面的行为,前面要断开。故,断句如下:学者誉此诋彼//犹行者埋轮一乡/而欲观九州之大/必无至矣。【23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高启与宋濂和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写过《送东阳马生序》,刘基写有《郁离子》《卖柑者言》等。【24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文言要点归纳概括能力。首先要仔细审题,明确题干概括的内容方向,然后通读原文,整体感知,确定答题区间,理解后加以归纳,分点概括。概括的时侯注意用词要准确。从“故必兼师众长”一句,可以推测出要博采众长。从“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一句可以推测出要融会贯通。【点睛】断句首先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全文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断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参考译文:自汉、魏、晋、唐以来,除杜甫外,众多写作的人都各有所长,自成一家,却不能兼容他人。求学的人赞誉这个诋毁那个,各自学习自己喜欢的,犹如出行的人固守一乡,却想看尽阔大的天下,肯定是无法实现的。我曾经说过:陶渊明的诗文擅长表达旷达的情感,却不能用来歌颂朝廷的圣明;李贺的诗文精通奇特的技巧,却不能吟咏丘园的雅致,都是因为没有能够全面地【2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确定答题区间,然后结合上下文概括要点。这段文字论述的是诗的创作境界。引用的这句话前一句“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意思是“但如果表里全枯,即使风格淡然又有什么用呢”,由此可知,引用吃蜜作喻是为了说明表里全甜和中边皆枯没有区别;“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意思是很少人能真正做到“外枯而中膏”。据此组织答案即可。【参考译文】柳宗元诗比不上陶渊明,却比韦应物好。韩愈文风豪放奇险的气势超过了他,但温和华丽精微深沉的细节却比不上他。喜欢枯瘦淡然风格的人,常说表面枯瘦而实质丰满,表面淡然而实质美好,陶渊明和柳子厚都是这样。但如果表里全枯,即使风格淡然又有什么用呢?佛说:就像人吃蜂蜜一样,怎么吃都觉着很甜。在世间,尽品酸甜苦辣,五谷杂粮,知道他味道不好的很多,可是能知道他真正味道的,太少了。【点睛】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五、【2019届江苏南京金陵中学高三12月检测】阅读材料,完成各题。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繁简之论兴而文亡矣《史记》之繁处必胜于《汉书》之简处《新唐书》之简也不简于事而简于文其所以病也。“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此不须重见而意已明。(《日知录》)2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不论其繁与简也繁简之论兴而文亡矣《史记》之繁处必胜于《汉书》之简处《新唐书》之简也不简于事而简于文其所以病也。23.《日知录》作者是_____。《新唐书》是北宋_____等人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24.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旨,不超过12字。【答案】22.不论其繁与简也/繁简之论兴/而文亡矣/《史记》之繁处必胜于《汉书》之简处/《新唐书》之简也/不简于事而简于文/其所以病也。23.(1).顾炎武(2).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24.文章的繁简应该服从于表达的需要。【解析】【2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代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也”“矣”为句末语气词,其后应断开;“繁简之论兴”与“文亡”之间的“而”是连词,表假设,所以在它前面断开;“《新唐书》”为名词,之前断开;“其”为代词,之前断开。这句话意思是:不必评说它是繁还是简。(如果)对言辞繁简的评说兴盛了,好文章也就消失了。《史记》中纷繁详细的描写必定胜过《汉书》简陋单薄的叙述。《新唐书》的简,不是史事上简,而是行文上简,这就是它出现弊病的原因。【23题详解】【2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确定答题区间,然后结合上下文概括要点。这段文言文属于论述类文本,观点句为“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意思是:言辞,注重的在于表达,不必评说它是繁还是简。根据这句话组织答案即可。【参考译文】言辞,注重的在于表达意思,不必评说它是繁还是简。(如果)对言辞繁简的评说兴盛了,好文章也就消失了。《史记》中纷繁详细的描写必定胜过《汉书》简陋单薄的叙述。《新唐书》的简,不是史事上简,而是行文上简,这就是它出现弊病的原因。“时子通过陈子把(齐王说的话)转告诉孟子,陈子也就把时子的话告诉了孟子。”这里不需要重新写出齐王的话,可是意思已经很明确了。【点睛】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六、【2019届江苏南通高三毕业生第一次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先生生于元季,蚤蕴伊吕之志。遭时变更,命世之才,沉于下僚;浩然之气,阨于不用。因著书立言,以俟知者。其经济之大,则垂诸《郁离子》;其诗文之盛,则播为《覆瓿集》。风流文彩英余,阳春白雪雅调,则发泄于长短句也。或愤其言之不听或郁乎志之弗舒感四时景物托风月情怀皆所以写其忧世拯民之心。故名之曰《写情集》,厘为四卷。呜呼!千载之前,千载之后,英迈挺卓,能几人哉?(节选自叶蕃《写情集序》,有删减)21.用“/”给文言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22.文中的先生是_______(姓名),被封为_______。23.根据材料,概括《写情集》的特点。【答案】21.或愤其言之不听/或郁乎志之弗舒/感四时景物/托风月情怀/皆所以写其忧世拯民之心。22.(1).刘基(2).诚意伯23.①格凋高雅;②文采斐然;③抒写愤懑不平之气;①寄托济世救民之志。【解析】【2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材料断句的能力。审题关键1.画线部分需要断几处和有多少分;2.画线部分的意思与上下文有着怎样的联系;3.只需在断句的地方用“/”隔开,不需要加标点。可运用通读大意法、关键词判定法、对举判断法、句式判断法等,如本句中:“或……或……”句式,可知“不听”“弗舒”后应断开,再根据名词“景物”“情怀”,动词“感”“托”等可判断。【2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能力。从题干上看,不仅要结合文段意思作答,而且从“先生是……(姓名),被封为……”看,空格处应该填人名和官爵。解答此类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学常识,还要能够读懂文言语段,并依据语段的内容进行大致的推断。点睛: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①根据文意断句。②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③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④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2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答出《文心雕龙》的作者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考查的是文学常识。解答时可仔细回忆与《文心雕龙》相关的知识,然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