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十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备用题库)模拟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主题十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题组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12,1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开展拨乱反正工作提供前提的是()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D.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答案A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是各方面拨乱反正的前提和先导。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选A。2.(2016山东泰安,26,1分)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A.以阶级斗争为纲B.资产阶级自由化C.“两个凡是”的方针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答案C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20世纪70年代末”“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联系课本知识可知,1978年,思想界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首先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故选C。3.(2015陕西,16,2分)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答案D“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是指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决策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该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A项是在1961年,改革开放前。B项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项是在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确立的。故选D项。24.(2015山东莱芜,12,2分)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答案D依据材料“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亡党亡国”分析,可知邓小平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故选D。5.(2015福建龙岩,11,2分)下图所示是《人民日报》刊发的某会议公报。该会议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A.阶级斗争领域B.经济建设领域C.组织路线领域D.法制建设领域答案B解题时抓住图片中的关键信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判断出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所学可知,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符合题意。6.(2018福建,3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终于动摇了“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路线,使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循着这条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才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摘编自孙海涛《中国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历史考察》3材料二列宁《论粮食税》: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应该从农民方面开始。邓小平在改革五年后总结:“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摘编自刘秀红《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材料三表2时间历史事件1980年建立深圳、厦门等4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广州、福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等经济开放区——摘编自王硕《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1979—1986)》材料四我国内地将初级产品拿到特区,根据外销需要“梳妆打扮”,增值出口。在特区进行市场经济的“实验”,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特区作为加强同香港、澳门、台湾的经济合作的特殊基地,发挥了很强的辐射作用,政治意义非常重大。——摘编自刘利亚《论经济特区与中国对外开放》(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2分)(2)根据材料二,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我国改革在农业方面的相同之处。(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福建省区域对外开放的特点。(4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4分)答案(1)思想路线:实事求是。(2分)(2)相同之处:对农业政策的调整;重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关注农民、农业问题。(4分)(3)特点:逐步推进;点面结合的开放格局;集中在沿海城市和地区。(4分)(4)作用: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特区和内地走向国际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场,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为港、澳顺利回归和祖国统一发挥了促进作用。(4分)4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使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进行回答;第(2)问可从政府对政策的调整、政策调整的作用等方面回答;第(3)问考查的是地方史内容,根据我国对外开放的成果并结合材料三中福建本地的发展情况作答;第(4)问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的相关内容回答。7.(2018江西,17,6分)(6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与建设的探索过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一船红天下万众跟党走材料二毛主席发言的主要内容是说,当前首先要解决军事路线问题,批判了“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和在各方面的表现……他又用了一、二、三、四次反“围剿”胜利的事实,批驳了用敌强我弱的客观原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做辩护的观点。毛主席的发言反映了大家的共同想法和正确意见,受到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摘编自伍修权《我的历程》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1)图片中的船见证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分)如何理解“一船红天下”?(1分)(2)材料二反映了这次会议的哪些内容?(2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党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答案(1)中共“一大”的召开(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或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2)解决军事路线的错误问题(或批判了“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概括总结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把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第(1)问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意义。第一小问根据图片下的文字“一船红天下万众跟党走”可判断出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共“一大”的召开,第二小问联系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回答即可。第(2)问考查遵义会议的内容。根据材料二中“解决军事路线问题”等分析作答。第(3)问考查改革开放。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和“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可知该问实际上是要求回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内实行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8.(2016山东聊城,32,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简表年份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197856.242.90.9199741.933.924.2200531.08.061.0——改编自郭德宏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材料二根据国际权威组织公布的资料,199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排名第十,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二。到2001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六位,在发展中国家中排名第一。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已经超过法国和英国。——摘自曹文柱杨宁一主编《历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我国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4分)(2)上述变化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答案(1)材料一中的变化: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或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上升)(2分)材料二中的变化: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或国民经济的增长大大缩小了中国与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差距)(2分)6(2)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2分)(仅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得1分)解析第(1)问考查的是我国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在答“变化”题型时,应遵循从“什么”变到“什么”。通过分析材料一,可以看出,公有制经济占的比重有减小的趋势,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有增大的趋势。分析材料二,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第(2)问考查变化的原因,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应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影响方面进行概括、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题组二改革开放1.(2017广东,17,3分)20世纪50年代晚期以后,中国农村长期保持以“生产队”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到80年代初,以“家庭(户)”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反映了中国农村()A.土地所有权变化B.经济体制的变革C.乡镇企业的出现D.农民积极性提高答案B本题关键信息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题干中中国农村“生产组织形式的变迁”即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迁,这反映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故选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没有变化,排除A项;C项是在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后出现的;D项是农村经济体制变革的直接影响。2.(2017新疆乌鲁木齐,9,2分)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下表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最终告别贫困的原因是()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千克1981年产粮6.70亿千克1982年产粮7.15亿7千克A.实行了土地改革B.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识读表格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安徽凤阳县”和表中的时间信息,联系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开始,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获得了连年大丰收,故C项正确。土地改革是1950—1952年实行的;1958年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破坏;西部大开发战略主要是针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而实施的战略,故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3.(2017贵州贵阳,19,2分)导致表格中的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年份1978年1992年2002年2010年国内生产值(亿元)362420370102398421368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343.41826707328762A.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B.实行改革开放C.依靠苏联援助发展经济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答案B表格数据反映出国内生产值持续上升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持续增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正确答案选择B。4.(2017江苏南京,11,1分)“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23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经济特区的建立8D.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答案C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建立经济特区,促进了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