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33.060.20V54MH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4037.2—2017代替MH/T4037-2013多点定位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第2部分:广域多点定位系统Generaltechnicalrequirementsformultilaterationsystems-Part2:Wideareamultilaterationsystems2017–04–01发布2017–06–01实施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MH/T4037.2—2017I前言MH/T4037《多点定位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机场场面多点定位系统;――第2部分:广域多点定位系统。本部分为MH/T4037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与MH/T4037.1共同代替并废除MH/T4037-2013《多点定位系统通用技术要求》,与MH/T4037-201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3年版第2章);――修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增加了“系统容量”、“处理时延”、“错误探测”等定义,删除了“主站”、“基站”、“几何精度因子”等定义(见3.1,2013年版3.1);――删除了分类部分(2013年版第4章);――修改了系统组成(见4.1,2013年版5.1);――修改了系统总体要求(见4.2,2013年版5.2);――修改了系统性能要求(见4.3,2013年版5.3);――将“主站”技术要求修改为“询问站”技术要求(见4.4,2013年版5.4);――将“基站”技术要求修改为“接收站”技术要求(见4.5,2013年版5.5);――增加了测试应答机技术要求(见4.6);――增加了中心处理站技术要求(见4.7);――修改了监控维护部分(见4.8,2013年版5.6);――修改了工作环境部分(见4.9,2013年版5.2.14);――删除了测试系统部分(2013年版5.7)。本部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提出并负责解释。本部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批准立项。本部分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技术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静、时建华、李黎、郝永刚、邹朝忠、齐鸣、任森、赫强、王寿峰、李泉、曹苏苏、成伟明。MH/T4037于2013年1月首次发布。MHMH/T4037.2—20171多点定位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第2部分:广域多点定位系统1范围MH/T4037的本部分规定了民用航空广域多点定位系统的技术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民用航空广域多点定位系统的规划、设计、研制、建设、检验以及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MH/T4010空中交通管制二次监视雷达系统技术规范MH/T4037.1多点定位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第1部分:机场场面多点定位系统ICAO《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0《航空电信》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MH/T403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1广域多点定位系统wideareamultilaterationsystems主要采用到达时间差定位技术,通过获取二次监视雷达应答机发射信号来确定区域、终端(进近)和机场管制空域内航空器位置和识别信息的一组设备。3.1.2目标target安装有二次监视雷达应答机且处于激活状态的航空器。3.1.3错误探测falsedetection探测目标为假目标、或区域10km管制间隔下其位置偏离真实目标位置超过2100m、或终端(进近)6km管制间隔下其位置偏离真实目标位置超过1690m的探测。3.2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MHMH/T4037.2—20172ACAS机载防撞系统(AirborneCollisionAvoidanceSystem)ACID航空器识别信息(AircraftIdentification)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DependentSurveillance-Broadcast)BITE机内测试设备(Built-InTestEquipment)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igh-LevelDataLinkControl)LRU在线可替换单元(LineReplaceableUnit)MTBCF严重故障平均间隔时间(MeanTimeBetweenCriticalFailures)MTL昀低触发电平(MinimumTriggeringLevel)MTTR故障平均维修时间(MeanTimeToRepair)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SPI特殊位置识别(SpecialPositionIdentification)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4技术要求4.1系统组成4.1.1系统主要由询问站、接收站、测试应答机(可选)、中心处理站、监控维护单元和通信传输设备组成。4.1.2系统通信传输设备应具备支持双网配置和双网运行的能力。4.1.3接收站、询问站和测试应答机应支持主备双机冗余配置,具备手动/自动切换功能。4.1.4中心处理站应采用主备双网双机冗余配置,具备手动/自动切换功能。4.1.5中心处理站主机、交换机、路由器等硬件设备应采用商业货架产品。4.1.6中心处理站应采用UNIX、LINUX、WINDOWS等成熟度较高的操作系统。4.2总体要求4.2.1系统应符合ICAO《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0《航空电信》第四卷的要求。4.2.2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能通过调整接收站和询问站站点数量和位置,满足系统监视范围变化的需求。4.2.3系统LRU和系统内硬件互联应采用物理防错安装设计。4.2.4接收机和发射机天馈单元和机内应采用防雷设计。4.2.5中心处理站开机、人工重启和自动重启时间应不大于3min,接收站、询问站和测试应答机开机、人工重启和自动重启时间应不大于90s。接收站、询问站和测试应答机应具备供电中断恢复后自动启动能力。4.2.6系统主备双机切换时间应不大于3s,切换应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4.2.7系统应具备BITE自检功能,实时连续检测系统运行状态,并能对故障单元进行隔离处理。故障检测率应不小于90%,故障隔离率应不小于95%。4.2.8系统应具备抗多径干扰和分辨交织应答及同步串扰的能力。4.2.9系统电源模块应具备过流和过压保护功能。4.2.10系统应能24h连续工作,系统的设计寿命应大于15年。4.2.11不包括计划内维护时间,系统年度可用性应不小于99.99%。4.2.12系统MTBCF应大于10000h,系统MTTR应小于1h。4.2.13系统应能发射符合MH/T4010要求的二次监视雷达模式A/C和模式S询问信号。MH/T4037.2—201734.2.14系统应能接收和处理符合MH/T4010要求的二次监视雷达模式A/C和模式S类信号。4.3性能要求4.3.1系统容量应不小于400个。当系统处理目标数量过载时,应能处理ASTERIXCAT019服务报中的系统状态数据项,给出系统过载提示信息和状态提示信息。4.3.2在数据驱动模式下,在通信基础设施所造成的传输时延不超过500ms的条件下,系统处理时延应不大于1s。在周期性延迟模式下,系统处理时延应不大于目标报告输出周期加1s。在周期性预测模式下,系统处理时延应不大于0.5s。4.3.3航路目标报告更新昀大间隔应为8s,目标报告更新率应在8s内可调。终端(进近)目标报告更新昀大间隔应为5s,目标报告更新率应在5s内可调。4.3.4在3倍目标报告更新昀大间隔内,系统更新ACID和模式A代码变化的概率应不小于95%。在目标报告更新昀大间隔内,系统更新紧急代码和SPI的概率应不小于95%。4.3.5系统周期性服务报更新率应不大于每次5s。4.3.6航路目标水平位置精度应不大于350m(均方根误差)。终端(进近)目标水平位置精度应不大于150m(均方根误差)。4.3.7系统位置探测概率应不小于97%。4.3.8系统错误探测概率应不大于10-3。4.3.9在1个目标报告更新昀大间隔内,系统识别航空器地址码的概率应不小于99%。4.3.10在1个目标报告更新昀大间隔内,系统识别模式A代码的概率应不小于98%。4.3.11在1个目标报告更新昀大间隔内,系统识别模式C代码的概率应不小于96%。4.3.12系统错误识别航空器地址码、模式A代码、模式C代码、ACID的概率均应不大于0.1%。4.3.13目标进入系统监视范围后,在不大于5倍目标报告更新昀大间隔内,系统航迹起始概率应达到99%。对于起飞目标,进入系统监视范围后,在不大于3倍目标报告更新昀大间隔内,系统航迹起始概率应达到99%。4.3.14仅配置模式A/C应答机的航空器在表1所示空域范围和间隔水平下,其位置探测概率和代码识别概率应满足以下要求:――位置探测概率:间隔1条件下应不小于60%,间隔2条件下应不小于98%;――代码识别概率:间隔1条件下应不小于30%,间隔2条件下应不小于90%。表1模式A/C航空器水平间隔空域水平间隔航路终端(进近)间隔12NM0.6NM间隔24NM2NM4.3.15系统应能区分间隔超过10NM的具有相同航空器地址码的目标。4.4询问站4.4.1询问站主要由发射机、天馈单元、必要的网络传输设备和机柜、防雷器等附属设施组成。询问站应支持室内或室外安装。4.4.2询问站应能够接收中心处理站的询问控制指令,对目标进行询问。4.4.3发射机询问信号的工作频率为1030.00MHz±0.01MHz。MHMH/T4037.2—201744.4.4发射机发射脉冲应符合MH/T4010规定的询问脉冲电特性等相关要求。4.4.5发射机的脉冲峰值功率应满足系统监视范围覆盖要求,输出功率可调。4.4.6在被动运行模式下,当系统能接收到足够的目标发射信号时,不应进行主动询问。4.4.7进行模式S询问时,不应采用仅模式S全呼模式和模式A/C/S全呼模式,应采用选择性询问模式,且不能对目标进行锁定。4.4.8天线极化方式应为垂直极化,天线和馈线阻抗应为50Ω,驻波比应不大于1.5:1。4.5接收站4.5.1接收站主要由接收机、天馈单元、必要的网络传输设备和机柜、防雷器等附属设施组成。接收站应支持室内或室外安装。4.5.2接收站应能接收目标发射信号,对信号进行解码处理。4.5.3接收机的工作频率为1090MHz±3MHz;4.5.4接收机灵敏度应不大于-85dBm。4.5.5接收机动态范围应不小于75dB。4.5.6接收机接收信号功率为MTL+3dBm到接收机动态范围上限之间时,正确探测解码率应不小于99.9%;功率为-88dBm时,正确探测解码率应不小于90%;功率为-91dBm时,正确探测解码率应不小于15%。4.5.7天线极化方式为垂直极化,天线和馈线阻抗应为50Ω,驻波比应不大于1.5:1。4.6测试应答机4.6.1测试应答机用于系统完好性检测,主要由发射机、接收机、天馈单元和防雷器等组成。4.6.2发射机工作频率为1090MHz±0.01MHz。发射脉冲幅度差值、频谱、杂散和二次谐波等指标应符合MH/T4010规定的询问脉冲电特性等相关要求。4.6.3接收机工作频率为1030MHz±3MHz,切线灵敏度应不大于-74dBm,动态范围应大于50dB,检测概率应大于90%。4.6.4天线极化方式应为垂直极化,天线和馈线阻抗应为50Ω,驻波比应不大于1.5:1。4.7中心处理站4.7.1通过对接收站传输信息的处理,能对监视目标进行定位、识别和跟踪处理。4.7.2数据输出应支持数据驱动模式、周期性延迟模式和周期性预测模式。4.7.3应输出ASTERIXCAT019服务报和ASTERIXCAT020目标报告,数据传输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