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河北中考题组一、选择题1.(2018河北,12,2分)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B.慈禧太后控制着政治和军事事务C.维新派缺乏经验D.顽固派反对变法2.(2018河北,11,2分)某举人在光绪二十七年(注:光绪元年为1875年)的日记中写道:“朝廷俯从和议,而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万金,吾邑派十五万金。”材料中的“洋夷”指()A.英国殖民者B.英法联军C.日本侵略者D.八国联军3.(2016河北,11,2分)下图是某报刊登的上海广智书局的新书广告。其内容表明当时知识界流行的思潮是()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4.(2016河北,20,3分)《清议报》(1898年1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出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2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二、非选择题5.(2017河北,28,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洋务派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所以军事建设最多。现就洋务派的军事建设,择其要者列表于下。年份举措咸丰十一年(1861)恭亲王奕、文祥托总税务司赫德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来华创设新水师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同治五年(1866)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同治九年(1870)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光绪元年(1875)李鸿章筹办铁甲兵船光绪二年(1876)李鸿章派下级军官赴德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光绪六年(1880)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光绪十一年(1885)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光绪十四年(1888)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动机”是中国在哪次战争战败后付诸实施的。(2分)(2)据材料,概括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有哪些。(4分)3(3)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洋务派要改变当时中国在哪一领域的落后局面?(3分)4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C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由题干信息可知,康梁二人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对西方的认识局限于一些书籍和列强在中国个别城市的殖民管理,这表明维新人士缺乏变革的经验。本题选C。A所述与史实不符;B、D说法正确,但和题意无关,均排除。2.D本题考查对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准确识记能力。题干已提示光绪元年为1875年,要求回答“光绪二十七年”发生的重大事件,根据“1875+27-1”可知这一年是“1901年”。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其中一项内容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与题干中的“输与洋夷金四百五十兆”相符,故选D。3.B从图片新书名称可看出:当时流行的书大部分是关于维新、宪法等政治方面的内容,如《日本维新三十年史》《饮冰室自由书》等,其中《饮冰室自由书》即1899—1901年梁启超居日期间的一部杂文集。联系所学可知,政治、维新、宪法等体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变法图强的思想,故新书广告内容表明当时知识界流行的思潮是“变法图强”。A、C、D三项分别是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故选B项。4.C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898年12月”“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故选C。二、非选择题5.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2分)(2)创建海军;创办军事工业;开办军事院校;组织留学;购买武器;等。(4分)(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3)国防建设或军事建设。(3分)(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3分)解析第(1)问根据表中的具体年份即可确定答案。第(2)问需要从表中逐条归纳。第(3)问根据表格上方的文字表述总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