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篇一: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摘要:农业既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污染从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农业自身污染已经十分严重,成为环保面临的又一新问题。加强对农村的环境保护,实现农业“零排放”已成为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的污染和破坏,提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防治对策,促进以农户为主体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关键词:保护环境持续发展随着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从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涉及农业污染事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工业“三废”侵入基本农田、片面追求农业的高效益,农业自身污染加剧、耕地有机质锐减、植被破坏,水土大量流失、河道淤塞、农业害虫天敌减少,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发生等,给农村生态和农民带来了严重损害。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和破坏,已经影响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危及农副产品产量和质量。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一、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因素很多,包括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内部资源配置、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农业市场体系发育等等。据调查,当前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这种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耕地资源减少。近二十年,乡镇企业的发展、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农村交通道路拓展、农民住宅改善、小城镇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占用了大量耕地。与此同时,人口增长迅速、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二)、面源污染扩散。在工业“三废”成为农业生态环境主要污染源的同时,城乡生活污染比重逐渐增加,据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城乡生活废水排放占污水总量近一半,乡镇垃圾污染也愈演愈烈。目前乡镇人均日产生活垃圾近1.5kg,夏季达到3kg,且每年约以8%的速度在增加,乡镇现有垃圾处理率很低,必须向集镇周边扩散和向乡村转运,在侵占土地的同时污染水体,一经风吹雨淋,有害成分就会外溢,向下渗透,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监测表明城乡生活垃圾渗沥液中化学耗氧量高达10000mg/l。这些污染不仅造成农作物减产,而且还造成土壤积累性中毒,破坏耕地质量。(三)由于化肥、农药、农膜用量增加,加之使用不当,农业自身污染,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严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篇二: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陈晓华(农业部,北京100125)[摘要]农业生产是一个依赖于自然又受人工控制的特殊生产过程,与资源环境高度相关。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科持续发展。[关键词]农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是一个依赖于自然又受人工控制的特殊生产过程,与资源环境高度相关。如果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资源环境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两者关系处理的好,可以在满足农产品需求的同时,实现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我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史中,不乏梯田系统、稻田养鱼、间作轮作、庭院经济等天人合一的成功范例。但若对自然资源索取无度,不仅会破坏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甚至会反过来影响到农业生产自身。农业这种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密切联系,决定了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独特性。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努力方向。一、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进展与成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是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吃饱肚子”压力的减轻,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有效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更加自觉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现代农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有了新的进展。(一)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这些年,中央着眼全局、审时度势,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制定10个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三农”发展又一个黄金期。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达11791亿斤,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9年增产,9年累计增产3177亿斤,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产幅度最大的时期。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跨上了新台阶,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要粮食品种自给率达到98%。可以说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丰衣足食、喜气洋洋”。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水产品等农产品样样增产、全线飘红,打破了以往常常出现的“粮上经下、粮下经上”的局面。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了总体平稳、逐步趋好的发展态势。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02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实际增长10.7%,高出GDP实际增速2.9个百分点,增幅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同时,公共财政的阳光开始更多地照耀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到农村,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成效显著,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基本实现对农村人口的全覆盖,越来越多农民从温饱走向小康。可以说,现代农业发展突破了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束缚,满足了世界上最大规模也是最快速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对农产品供应、劳动力和土地供给、农村消费增长的需求没有出现粮食短缺、农业萎缩和农村凋敝,应对了国际粮食和农产品市场波动,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称赞“这是一颗定海神针”。(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迈出坚实步伐各级农业部门努力推动农业投入方式、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转变,推动农业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的发展道路。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下大力气转变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推广一系列农业节本增效技术,促进了资源永续利用。仅以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为例,截至2021年底,保护性耕作面积已突破1亿亩,每亩地可节省灌溉用水20%左右,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0.01-0.06个百分点,同时可降低作业成本30%以上,增产5%-15%。促进农业生产增长向依靠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提升转变。坚定不移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形成稳定有保障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21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4.5%,单产提高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80.1%;农机总动力突破10亿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正在实现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的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重大转变。促进农业劳动者向新型农民转变。当前农业劳动力供求结构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的新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益突出,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今后“谁来种地、谁来养猪”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各级农业部门坚持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关系长远、关系根本的大事来抓,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确保了农业发展“后继有人”。(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断加大各级农业部门不断加大农业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绿色农业,取得了积极进展。农业资源保护与建设全面加强。近年来,我们突破了水盐监测、土壤改良等技术,一批盐碱化、酸化中低产田变成了高产粮田。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取得长足进步,建成了我们自己的种质库和基因银行。特别是在加强草原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国拥有天然草原近60亿亩,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约占国土面积的41.7%,相当于耕地面积的3.2倍、森林面积的2.3倍,居世界第二位。由于气候变化和地理、历史等原因,草原生态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遏制。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启动一系列草原保护建设工程项目,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在生态脆弱地区全面实施禁牧休牧,其他地区开展轮牧休牧和以草定畜。累计落实草原承包面积41亿亩,禁牧面积14亿亩,草畜平衡面积26亿亩,草原超载过牧率持续下降,生态环境加快恢复。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强化。初步建立了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推广地膜回收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与防治能力不断提高。先后禁用了甲胺磷等33种高毒高风险农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3.5亿亩,惠及全国三分之二农户,全国累计减少不合理施肥850多万吨,相当于节约燃煤22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730万吨。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的生活垃圾、污水、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90%以上,化肥、农药减施20%以上,实现了家园美化、田园清洁。农村生产生活节能稳步推进。以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为重点,切实改善农业农村能源结构,目前全国沼气用户达到4200多万户以上,受益人口达1.5亿多人,形成近2500多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减排二氧化碳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6000多万吨,生产有机沼肥4亿吨,已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大力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全国累计推广应用省柴节煤炉灶炕1.8亿户,形成年节约7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二、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篇三: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农村环境保护问题论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农村环境保护问题摘要: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的未来共同发展战略,目前在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也已被树立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和政策目标。在这一目标下,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是与其密切相关的。本文在阐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以期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一、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及含义可持续发展的提法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有114个国家代表参加的”人类环境会议”预示着人类环境时代的开始。此次会议最重大的意义是产生了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近的思想。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精编WORD文档下载可编缉打印下载文档,远离加班熬夜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成熟。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共同发展的战略,得到了与会各国政府的赞同。大会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