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贵阳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演练卷(一)·中国近代史(满分:75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请你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1.近代以来,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为(A)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C)A.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C.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D.鸦片战争有利于中国近代化3.下列戊戌变法法令中与洋务派采取的措施相似的是(A)A.开办新式学堂B.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D.裁撤冗官冗员4.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2018年又是戊戌年,追忆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有(B)A.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B.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5.1912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湖北省议会也特设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A)A.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B.男尊女卑的思想被彻底打破C.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D.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6.1918年,一位先进知识分子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称俄国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这位“先进知识分子”是(A)ABCD7.1919年5月24日,青州举行了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各界代表历数帝国主义罪行,一致声援2北平学生爱国运动。这表明当地的五四运动(C)A.工人阶级是主力军B.共产党员起了领导作用C.群众基础较为广泛D.运动中心开始转向农村8.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了取得抗战的胜利,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其合作的形式是(D)A.成立中国同盟会B.组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C.组成民主联合战线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9.如图反映了红军长征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长征组歌》中描述这个历史事件的歌词是(B)A.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B.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C.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D.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10.“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一历史事件促成了(B)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D.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日战争11.蒋介石电文:“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A)A.全民族团结抗战B.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C.华侨华人支援抗战D.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12.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C)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D.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13.利用帝国主义忙于一战之机,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1914年我国面粉入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反之则称为出超。)200万担以上,从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担。而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表明当时(A)①一战客观上有利于我国面粉业发展②我国面粉业发展曲折③一段时期内我国面粉大量销往海外④我国面粉生产技术领先世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街上到处都是五花八门的广告。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旁边告示牌上的大字十分醒目: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文中的情景,最早可能发生在(C)A.洋务运动之后B.戊戌变法之后C.辛亥革命之后D.新文化运动之后15.社会变化反映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下是上海白渡桥平均每天通行情况表(单位:次)。材料反映出3(D)时间人力车马车轿子自行车汽车有轨电车1889年5449110001926年146000034593936922A.等级观念的消失B.娱乐方式的多样化C.民族工业的发展D.交通工具的近代化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道小题;第16小题15分,第17小题14分,共计29分)16.(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李鸿章说“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①处辇毂之下②,外则布满江湖之间”“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③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他认为“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注释】①狎:轻慢,轻侮;拥挤。②辇毂之下:京都的代称。③亟亟:急迫。——《李文忠公全书·明僚函稿》材料二“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历史理解:即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结果、性质及影响等,对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历史地位等,对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波及、后果等的认识,都需要将其放在历史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这样才能对历史作出正确、客观、辩证的认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外国“狎处辇毂之下”的罪行,并说出李鸿章认为“外国猖獗”的原因是什么。(4分)答: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陷天津,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抢劫后并烧毁圆明园。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落后于西方。(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康有为主张的“全变”比洋务运动的“小变”有什么进步。(6分)答:前期打着“自强”的旗号兴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期打着“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试图以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挽救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也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康有为主张的“全变”失败的认识。(5分)答: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于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归于失败。同时顽固派非常强大,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了维新运动。归根到底是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决定,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很低,经济基础还很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17.(14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些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能准确判断形势,作出正确的选择。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4材料一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材料二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军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材料三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筑梦中国》(第一集)(1)材料一中的图画和诗词反映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这两个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4分)答:图画:南昌起义;诗词:秋收起义。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2)材料二中“觉悟到”的问题是在哪次会议上解决的?会后,毛泽东领导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军事胜利,请你举出一例。(4分)答: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答出一点即可)(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因素有哪些。(6分)答: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等。(答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三、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一道小题,共计16分)18.(1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所示图1鸦片战争炮轰广东海面图2甲午战争黄海激战图3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材料二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5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的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三幅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6分)图1——《__南京__条约》图2——《__马关__条约》图3——《__辛丑__条约》(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4分)答: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的人物及其事例均可(注意人物与事例要匹配)。示例一:人物:邓世昌;事例: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或1894年),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将士与四艘日舰展开激战,最后壮烈牺牲。示例二:人物:陈化成;事例:1842年,英军进犯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率众抵抗,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挥旗督战,力竭牺牲。(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6分)答: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