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中考物理 章节强化训练专题 05 内能(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专题05内能考点一:内能1.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B.放入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变烫C.刀在磨刀石上摩擦后温度升高D.冬天人们较喜欢通过晒太阳使身体暖和起来2.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3.如图所示,用塞子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达到足够大时,塞子从瓶口冲出。下列关于瓶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瓶内打气,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少B.向瓶内打气,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加C.塞子从瓶口冲出,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D.塞子从瓶口冲出,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4.下列过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发热B.电热水壶烧水C.内燃机的做功冲程D.向下压活塞引燃棉花25.过桥米线是有名的风味小吃,做法如下:先用滚沸的鸡汤一碗,上罩浮油,再辅以切得极薄的生肉片、乌龟片、火腿片、葱头等,最后把主料米线放入拌食即成。过桥米线汤鲜、肉嫩、料香、米线滑润,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以下有关过桥米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米线从汤中捞出,温度降低后内能减小B.没等米线入口,就能闻到米线的香味是分子运动造成的C.鸡汤温度高,内能大,含有的热量多D.米线放入汤内后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6.)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此实验中,主要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A.试管变热的过程B.水变热的过程C.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同时变成“白气”的过程考点二:分子动理论1.将红墨水滴入水中,一会儿整杯水变红了,这一现象中()A.只有水分子运动,进入墨水分子间隙B.只有墨水分子运动,进入水分子间隙C.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D.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只是墨水分子进入水分子间隙2.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B.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C.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其内能不变D.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3.“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3A.煮粽子的过程利用做功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内能B.闻到粽子的香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蒸粽子时用的铁锅的比热容比水的大4.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5.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既是我国勤劳的人民对我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我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泡茶时,通过做功增加了茶叶的内能B.喝茶时,可以闻到茶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茶水温度降低,茶水含有的热量减少D.烧水时,火越旺水的沸点越高6.1827年,物理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到悬浮在水里的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又叫布朗运动。根据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这是因为水分子在,从各个方向不断撞击花粉颗粒造成的。考点三:比热容与热量计算1.某学生用两个相同的热源分别对质量为m1,比热容为c1的甲物质和质量为m2、比热容为c2的乙物质加热,并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画出甲、乙两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线情况,作出如下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若m1=m2,则c1c2B.若m1m2,则c1c2C.若c1=c2,则m1m24D.若c1c2,则m1m22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3.现有甲、乙、丙三种初温相同的液体,其中甲、乙为不同液体且m甲=m乙,甲、丙为同种液体且m甲≠m丙。对它们分别加热,根据它们吸收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在温度-热量图象上分别画出某时刻对应的三点甲、乙、丙,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得出下列结论:①c乙c甲;②c乙c甲;③m丙m甲;④m丙m甲。这些结论中正确的是()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①③正确C.只有②④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4.下列关于热现象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急刹车时车胎表面温度升高,这是由热传递造成的B.5月31日是世界“禁烟日”,吸“二手烟”是因为分子的扩散C.只有热水的分子才在做热运动D.城市公园建立人工湖,对市区气温有一定调节作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5.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海域“可燃冰”开采国。它的热值很高,若1g的“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2×105J,可使2kg、20℃的水温升高℃;若用这些热量加热5等质量的沙石和水,沙石升高的温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升高的温度。[不计热量损失,c水=4.2×103J/(kg·℃)]。6.将0℃的水和等质量的80℃的水相混合,则混合后水的温度是℃;若将0℃的冰和等质量的80℃的水相混合,结果发现,冰全部熔化成了水,但水的温度维持0℃,这个现象说明。(不计热量损失)7.质量为5kg的某金属块,温度从40℃升高到70℃,吸收了1.95×104J热量,这种金属可能是。8.利用水的比热容较(选填“大”或“小”)的特性,汽车发动机冷却通常选用水作冷却液,1kg的水从20℃加热到90℃吸收的热量为J。[c水=4.2×103J/(kg·℃)]9.小明同学想测量家中色拉油的比热容。设计了如下的方案:①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分别装入200g水和200g色拉油,测得它们的温度均为20℃;②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器材装配好;③用酒精灯给水加热4min,测得其温度为32℃;④用同样的方法给色拉油加热4min,测得其温度为48℃;⑤整理器材,并计算色拉油的比热容。请替小明完成计算过程:(1)加热4min,水吸收的热量是Q水=J;[已知:c水=4.2×103J/(kg·℃)](2)色拉油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即Q色拉油=Q水;(3)计算出色拉油的比热容为c色拉油=J/(kg·℃)。6参考答案考点一:内能1.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B.放入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变烫C.刀在磨刀石上摩擦后温度升高D.冬天人们较喜欢通过晒太阳使身体暖和起来【答案】C【解析】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放入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变烫,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刀在磨刀石上摩擦,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刀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冬天人们较喜欢通过晒太阳使身体暖和起来,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故选C。2.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答案】D【解析】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A错误;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B错误。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不是存在内能差,故C错误。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正确。3.如图所示,用塞子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达到足够大时,塞子从瓶口冲出。下列关于瓶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向瓶内打气,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少B.向瓶内打气,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加C.塞子从瓶口冲出,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7D.塞子从瓶口冲出,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答案】C【解析】向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瓶内气体做功,瓶内气体的内能增加,气体的压强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塞子从瓶口冲出,此时气体对塞子做功(即对外界做功),气体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气体的内能减少,故C正确,ABD错误。4.下列过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发热B.电热水壶烧水C.内燃机的做功冲程D.向下压活塞引燃棉花【答案】C【解析】从滑梯上滑下,臀部发热,是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不符合题意;电热水壶烧水时,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B不符合题意;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是利用高温高压燃气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符合题意;向下压活塞时,活塞对封闭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不符合题意。5.过桥米线是有名的风味小吃,做法如下:先用滚沸的鸡汤一碗,上罩浮油,再辅以切得极薄的生肉片、乌龟片、火腿片、葱头等,最后把主料米线放入拌食即成。过桥米线汤鲜、肉嫩、料香、米线滑润,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以下有关过桥米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米线从汤中捞出,温度降低后内能减小B.没等米线入口,就能闻到米线的香味是分子运动造成的C.鸡汤温度高,内能大,含有的热量多D.米线放入汤内后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答案】C【解析】温度越低,内能减小,故将米线从汤中捞出,温度降低后内能减小,A正确;没等米线入口,就能闻到米线的香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正确;相同质量的物体,温度高的内能大,但是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C错误;米线放入汤内后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D正确。6.)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此实验中,主要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8A.试管变热的过程B.水变热的过程C.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同时变成“白气”的过程【答案】D【解析】水蒸气推出橡胶塞时,水蒸气膨胀对橡胶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液化成“白气”,D正确。考点二:分子动理论1.将红墨水滴入水中,一会儿整杯水变红了,这一现象中()A.只有水分子运动,进入墨水分子间隙B.只有墨水分子运动,进入水分子间隙C.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D.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只是墨水分子进入水分子间隙【答案】C【解析】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过一会儿会发现整杯水都变红了,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故选:C。2.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B.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C.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其内能不变D.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答案】B【解析】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但比较弱,所以表现出流动性,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是因为水受到了重力作用,不能表明分子间没有引力,A项错误;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B项正确;0℃的冰块熔化成0℃的水,要吸收热量,其内能增加,C项错误;搓手时手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D项错误。3.“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9A.煮粽子的过程利用做功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内能B.闻到粽子的香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蒸粽子时用的铁锅的比热容比水的大【答案】B【解析】煮粽子的过程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提高粽子的内能的,故A错误;闻到粽子的香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B正确;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