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柳思维教授简介湖南商学院经济管理管理研究所所长湖南省现代流通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日本一桥大学经济研究所访问学者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评委中国市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商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来自目录一、总量规模位居世界三甲并非贸易强国二、贸易强国的特征及我国进入贸易强国的主要障碍三、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战略对策来自“十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对外贸易迈上一个新台阶。在新的战略机遇和新的挑战面前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视野来思考中国的贸易问题,绝不可陶醉于外贸总体规模的扩大而忘乎所以。大而不强是中国外贸的突出问题。来自一、位居世界外贸总量三甲并非世界贸易强国从1978年到2003年中国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558.6亿元增加到45842亿元,增加了28倍,年均增长15%左右,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年均增长9%以上。2004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5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3%以上;2004年全国社会生产资料销售额突破1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以上。在国内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对外贸易发展更快,从1978年到2003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的排名由第35位上升到第3位。200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达851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居世界第三位。2004年中国进出口额突破1.15万亿美元,比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53.4倍。来自(一)中国进出口贸总额虽然很大,但人均外贸额仍很低目前中国人均外贸额还不到850美元,大大低于世界人均近2400美元的水平,只相当世界平均人平30%,按人均外贸额世界排名在第100位以后。而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美国是人均8427美元,日本是人均7136美元,韩国是人均7920美元,因此我国虽然是外贸总量规模的大国,却是人均外贸额极低的小国。来自(二)在中国居世界第三出口大国的出口商品中,相当部分比重出口的商品是由外资企业生产的。中国优惠的对外开放战略与引资战略,使相当多国际跨国公司地生产加工基地设在了中国。2003年外资企业出口商品占中国出口商品总额的比重由20世纪80年代不到10%上升到50.9%,外资企业已成为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贡献者,贡献率已达70以上。因此,中国出口的福利更多地归国际跨国公司享受。有的专家分析,中国对外贸易表面上是顺差很大,但如果扣除了外资企业加工贸易的进出口部分,实际是逆差。2003年扣除外资企业加工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的部分,实际逆差为514亿美元(见《经济参考报》2004年5月8日)。来自(三)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出口竞争力还主要是一种静态比较优势,即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而不是具有技术领先的动态比较优势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的分工台阶,而不具有位于高端国际分工的优势。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仍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要素供给丰富方面,相对而言,资本、技术、知识要素的供给不如其他贸易伙伴;尤其是密集使用技术和知识的产品生产,不具有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定位不同贸易伙伴的国际分工位次,我国大多数产业仍处在低端分工位次上。即便已有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但主要还是处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低端生产环节,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也就是说,在国际分工的中低端位次上,我国产品或生产环节具有国际竞争力;但在中高端分工位次上,我国产品或生产环节一般不具有国际竞争力。来自(四)出口商品中主要是靠量取胜,而不是靠质取胜。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虽然已经超过90%,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仅占27%,而贸易强国的这一比重达40%以上。从许多单个商品而言,出口数量为全球之冠,但真正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名牌极少。2003年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中,中国大陆只有海尔一个品牌入选。我国出口500强中,34个名牌出口企业的出口额仅占总量的6%,名牌商品的集中度很低。我国是商品实物出口量的大国,却是产品名牌输出的小国。如2003年我国服装全行业完成梭织服装产量136亿件,当年出口服装总额804.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72%,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与出口国,但中国出口服装却没有一个世界名牌。来自(五)成为出口贸易大国的同时并不能同步改善贸易条件,某些贸易条件仍在恶化。(1)部分出口商品深加工程度低,出口附加值普遍低,换汇成本高,市场占有率不高;(2)由于我国出口商品主要通过劳动密集优势和价格优势占领国际市场,以价廉取胜,出口卖价要低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价格,这是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3)由于我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进口少数发达国家具有技术垄断性具有绝对优势或超绝对利益优势的商品时贸易条件对我国更不利;(4)随着国内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对国外机器和交通设备等技术产品的进口需求量大,不可避免地使得我国进出口商品交换价格比例差距较大,贸易条件处于劣势地位。来自如中国出口金属钨主要是原料和半成品,占世界市场占有率约七成,但进口国外钨丝价格却是中国钨出口价的七倍。很多商品出口实物量增长幅度和出口额增长的幅度差距甚远,如2003年我国出口彩电数量增长了70%,但出口金额仅增长47%;一些6.7%.3%。这说明我国相当一部分加工贸易产品的要素报酬较低,附加值也低,因此出现了出口产品贸易量增加多,但贸易值增加少的现象。来自(六)中国出口贸易结构中服务贸易的比重低我国外贸虽已跃居世界第三位,而服务贸易却居世界第九位,货物贸易强、服务贸易弱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服务贸易一直滞后于货物贸易出口的增长。服务贸易仍是中国出口贸易的一条短腿。服务贸易的逆差额从1993年的11.37亿美元扩大到2003年的70亿美元以上。在当代世界贸易中,最低层次是向国际贸易市场卖原料和半成品,第二层次是卖成品,第三层次是卖品牌,最高层次是卖标准。而要能卖品牌卖标准有赖于扩展新型服务贸易。中国出口贸易目前还主要停留在第一和第二层次,在服务贸易方面缺乏主动权和优势。我国外贸出口还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自主出口品牌和营销网络。在贸易中占很大份额的加工贸易,其封闭体系也还没有突破。来自(七)中国进出口贸易大国的外溢效益更多地为发达国家所获取,中国本身受益有限一方面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使更多的廉价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既为发达国家节约了能源、原材料,又更好地满足了其国内市场居民的消费需要。另一方面,中国引入外资和进口商品的不断增加又使中国经济发展的风险增大,国内经济安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来自(八)中国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流通企业。在国外贸易流通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抢滩设点布网的同时,中国的贸易与流通企业真正走出去进入国外市场站稳脚跟的基本没有。随着入世过渡期即将结束,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著名贸易与流通企业,特别是国际连锁巨头已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各大城市市场,如沃尔玛、麦德隆、家乐福等,均已组建了在中国的销售网络与商品采购网,并准备从省会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张。相反,中国的贸易与流通企业因规模小,无法走出国门参与竞争。来自(九)我国对外贸易的基础设施也有差距。港口、仓储、远洋运输、航空运输等,不仅容量、运力存在瓶颈,效率也有待提高。网络与信息化建设有待发展,第三方物流、国际货物转口转运等业务还处在待开发、待发展阶段。这些新型业务的开发,有待于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的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要素的积累和比较优势的积累。来自(十)中国在外贸依存度极高的情况下,国内贸易流通对GDP增长贡献度却很低。西方发达国家依靠现代强大的流通业支撑,把生产企业的非核心业务链延伸或外包到别的国家,大大提高了国民经济运行效率,流通与贸易对GDP增长贡献率越来越高。如美国在1995年零售销售额占GDP比重就达到了32%,而2003年我国批发、零售、餐饮业的增加值仅占GDP的7.9%。来自二、贸易强国的特征及我国进入贸易强国的主要障碍究竟怎样才能称为贸易强国,学术界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贸易强国的定义可以从4个方面来讲:首先,贸易规模很大,对本国和世界经济影响大;其次,对本国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增长都是一个稳定的长拉动机制;再次,从自身贸易机制来说,应该在研发、品牌等方面占有优势;最后,能把利益分配的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这几个角度来说,中国目前尚存在一定差距。来自有的专家研究了世界上美、德、日、英、法、意、加、荷8个传统贸易强国的经验,认为世界贸易强国一般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1)经济高度发达。在世界8个贸易强国中,7个国家人均GDP在2万美元以上,美国和日本则超过3万美元。8个国家人均GDP相当于世界人均GDP平均水平的4—6倍。(2)对外经济贸易规模大、影响力强。来自(3)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占据明显的竞争优势。贸易强国一方面在产品质量和技术上保持世界一流水平,贸易条件始终处于有利地位,能以较少的出口产品换回更多的进口物品;同时还凭借国内充裕的资本实力和良好的投资环境,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和吸引外国投资,从国际融资中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4)对外开放度大。作为WTO的创始国,这8个国家普遍奉行自由化国际贸易政策,对外开放程度大。主要表现一是平均关税率低,二是市场开放范围大,三是外贸依存度相对较高。来自还有的专家则认为我国实现贸易强国的基本特征应为:(1)出口商品结构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2)在出口商品的价值链上,本国应从事较高价值活动;(3)本国企业能掌握出口商品的关键技术、品牌及国际销售渠道;(4)出口企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能够及时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5)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战略、大经贸战略、科技兴贸战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走质量效益型增长道路。来自我个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要成为贸易强国是内外贸一体化的贸易强国,它应具有以下特征:(1)在更多的中国商品走向世界市场的同时,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世界各地,特别是进入发达国家,一批世界级的具有垄断规模优势的连锁流通企业及生产企业在世界各地跨国经营;(2)在更多数量中国制造的产品进入各国市场的同时,要有更多的中国产品成为全球性、国际性的著名品牌进入全世界各地消费者心中,要有更多的服务贸易和中国创立的国际标准成为国际市场的热点;来自(3)在引进更多外资进入中国的同时,要有更多的中国居民和企业在海外进行跨国投资和跨国经营;(4)在对外出口额增加的同时,要使中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