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入新课导入新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一说宣扬大明威德,《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寻找建文帝,《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一说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有史料称郑和下西洋使“贫民致富”“国用充足”;另有包抄帖木儿帝国、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说法。面对这么多的说法,我们该取哪一种观点呢?探究新知一、郑和下西洋探究新知快速阅读教材P70第一段,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条件和目的。历史条件: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探究新知郑和下西洋路线图结合教材和郑和下西洋示意图,说一说:郑和下西洋的起止时间、先后到达的国家和地区及最远到达的地方。1405-1433年。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探究新知郑和下西洋的有什么影响?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探究新知二、戚继光抗倭探究新知“倭寇”指的是什么?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探究新知戚继光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探究新知分组讨论材料一鸳鸯阵材料二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奠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然当张居正、谭纶任国事则成,厥后张鼎思、张希皋等居言路则废。任将之道,亦可知矣。(1)根据材料一、二和教材,分组讨论戚继光平息倭寇的情况.(2)如何评价戚继光?(3)根据材料二分析,戚继光抗倭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探究新知答案提示:(1)情况: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随后,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2)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3)原因:获得明朝政府的大力支持;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治军严明;得到沿海一带广大人民的支持;战争的性质是正义反侵略的。探究新知我们应学习戚继光什么精神?学习他的爱国热情,体会得道多助、正义必定会战胜邪恶的道理;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已任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探究新知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探究新知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在历史上,澳门曾被葡萄牙殖民者侵占,它是什么时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的呢?我国又是在何时从葡萄牙手中收回澳门主权的呢?1553年。1999年12月20日。探究新知妈祖阁坐落在澳门半岛的西南面,沿岸修建,背山面海,石狮镇门,飞檐凌空,是澳门的三大禅院之一。澳门妈阁庙为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初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见证了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的历史。探究新知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澳门文化中心花园馆升起。离开祖国500多年的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课堂小结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属于友好往来。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葡萄牙攫取了澳门的居住权,对外关系表现为冲突与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课堂小结板书提纲板书提纲一、郑和下西洋1.前提:国力强盛2.目的:宣扬国威、加强友好往来3.概况: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友好之行4.意义:增进中国与亚非的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网二、戚继光抗倭1.背景:倭患严重2.概况:浙江台州大捷,福建、广东抗倭3.性质:反侵略斗争三、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开始侵略活动:16世纪2.1553年,葡萄牙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