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1文言文二则课件 新人教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1文言文二则朗读课文,注意停顿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绝弦朗读课文,注意停顿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鼓琴•志:心志,情志。•鼓:弹。•志在太山:心里想到高山。•哉:语气词,表示感叹,好啊。•少选:形容极短的时间。•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伯牙在弹琴,钟子期听他弹。伯牙正弹奏到意在描绘泰山的乐曲,钟子期(仿佛就看到了高山)说:“弹得真好啊!我好像看到巍峨的大山!”一会儿,伯牙又弹奏到意在描绘流水的乐曲,钟子期(仿佛就看到了江河)又说:“弹得真美啊!我又好像看到浩浩荡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万分,拉断了琴弦,把琴摔破,并发誓终身不再弹琴。他认为这个世上没有值得再为之弹琴的人了。反复朗读,思考问题•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明月清风竹叶波涛流水春雨雷声炊烟芳草…………皎皎明月清风徐徐萧萧竹叶滚滚波涛淙淙流水绵绵春雨隆隆雷声袅袅炊烟萋萋芳草…………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兮若!”志在,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兮若!”志在,钟子期曰:“!”明月皎皎明月清风徐徐清风竹叶善哉乎鼓琴,萧萧兮若竹叶皎皎明月萧萧竹叶徐徐清风依依杨柳滚滚波涛淙淙流水绵绵春雨隆隆雷声袅袅炊烟萋萋芳草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知我者子期也!伯牙当时是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天下,虽然听者众多,但却始终觉得无人真正听懂他的琴声,所以他独自一人来到山涧派遣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他却万万没有想到此时,此地,此人,钟子期一个山野村夫竟如此懂得他的琴声!•此时伯牙心情怎样?琴声也懂,志向也懂,胸怀也懂,这才是真正的知音。伯牙和子期多么想像高山和流水一样相伴相随永不分离,他们相约来年再相见,一年以后伯牙乘着一叶扁舟来到去年相见的地方的时候,等待他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他把对子期的千言万语都化作了琴声。•此时伯牙心情怎样?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伯牙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家,生活中应该不缺少别人的赞美,但他因为钟子期的死而“绝弦”了,你怎样看待他的举动?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钟子期死了,伯牙再也没有了知音,再也没有人能真正欣赏自己的音乐,理解自己的感受,所以他决定“绝弦”。同时他的举动也是对知音的悼念。“世再无知音”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牧童是怎样评价这幅画的?他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可见牧童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斗牛图理由:观点:精神品质:杜处士听了牧童的话,有什么表现,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人物形象:敢于应战,乐于接受别人意见表现:处士笑而然之同样是笑,牧童的“拊掌大笑”与杜处士的“笑而然之”有什么不同?课文哪句话揭示了这篇短文蕴含的道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原文:耕当问奴,织当问婢同理:画当问(),()当问()。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