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402.1-2019 河蚌育珠技术规范 第1部分三角帆蚌苗种繁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65.150B51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402.1—2019代替DB33/T402.1-2003河蚌育珠技术规范第1部分:三角帆蚌苗种繁育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freshwatermusselpearlnurturingPart1:Hyriosiscumingiireproductionandlarvaenurturing2019-03-26发布2019-04-26实施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前言DB33/T402《河蚌育珠技术规范》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三角帆蚌苗种繁育;——第2部分:珍珠接种及育成技术规范。本部分为DB33/T402的第1部分。本部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DB33/T402.1-2003《河蚌育珠技术规范第1部份:三角帆蚌苗种繁育技术规范》。与DB33/T402.1-2003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合并“鱼苗前准备”与“环境条件”为“环境与设施”;——修改了亲蚌的来源、亲蚌的放养及培育条件等技术性参数,增加了养殖尾水排放要求;——增加了早繁时间及产苗时产苗盆中钩介幼虫的密度;——修改了寄主鱼的投饲管理方案。请注意本部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本部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金华市九色珍珠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爱菊、张根芳、顾志敏、张文府。本部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T402.1-2003。DB33/T402.1—20191河蚌育珠技术规范第1部分:三角帆蚌苗种繁育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三角帆蚌苗种繁育的环境与设施、亲蚌选择、亲蚌培育、繁殖、寄主鱼饲养、稚蚌培育、幼蚌培育、苗种质量要求等内容。本部分适用于三角帆蚌苗种的生产与质量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0553三角帆蚌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5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SC/T1077渔用配合饲料通用技术要求SC/T9101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3环境与设施3.1环境条件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源。池塘环境、底质、水质应符合NY/T5361的规定。3.2设施要求3.2.1培育池池底平坦、不渗水。池面积、水深等要求见表1。表1培育池要求类别构造面积(m2)水深(cm)淤泥厚(cm)亲蚌培育池室外土池,设进排水口。必要时配备增氧设备1334~6670200~30010~15育苗池(稚蚌培育池)塑料箱或砖池。砖池以塑料薄膜铺底,同时配备进排水设施和保温棚塑料箱:0.16~0.24;砖池:1~1.510~15依据蚌苗生长情况调整,保持与壳长一致幼蚌培育池室外土池,设进排水口6670~13340200~3003~5DB33/T402.1—201923.2.2蓄水池一般为土池,兼做饵料培育池,面积≥100m2为宜,且水位应高于育苗池或幼蚌培育池0.5m~1m。池中的进水管口应扎上聚乙烯网袋(网目16~24)。3.2.3繁殖大棚提早繁殖用大棚,宜选择钢架结构,跨度6m~8m,长50m~60m。用不透明农用塑料薄膜覆盖,最高点1.8m~2.0m。3.2.4吊养工具3.2.4.1幼蚌培育箱方网箱为主,是以竹质材料做支架,用网目2.5cm的机织聚乙烯网片扎在支架上,制成40cm×40cm×12cm的培养箱。箱底铺一层薄膜,厚度≥0.05mm为宜,上铺1cm厚的河泥。3.2.4.2亲蚌培育网笼用网片做成的网袋,由圆形的铁丝支撑。网片网目以4cm为宜,底径以45cm为宜。4亲蚌选择4.1来源亲蚌应来源于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或原、良种场,种质符合GB20553要求。4.2外观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症。蚌体厚实,生长线宽大清晰,蚌壳鲜艳光亮,壳顶无白化。受惊后两壳闭合迅速,喷水有力。4.3年龄和规格以3龄~5龄为宜,体重300g~800g、壳长15cm~20cm。4.4雌雄鉴别雌蚌和雄蚌的性状鉴别详见表2。表2雌蚌和雄蚌的性状鉴别项目雌蚌雄蚌蚌壳形状两壳较膨且较宽,后缘较圆钝蚌壳较狭长,后端略尖外鳃形状鳃丝排列紧密鳃丝排列稀疏性腺颜色生殖期间性腺呈桔黄色,用针刺后有颗粒状物质流出生殖期间性腺呈乳白色,用针刺后有白色浆液流出生殖细胞显微镜特征成熟卵子较大,呈圆球形成熟精子呈蝌蚪形,游动能力强DB33/T402.1—201935亲蚌培育5.1运输以5℃~20℃为宜。用竹筐或塑料箱装运。底部铺一层水草,放入亲蚌,出水口向上,逐个靠紧,再铺一层水草,放上蚌。依次多层摆放后加盖封固即可装运。运输时避免剧烈颠簸。到达目的地后,应将亲蚌及时放入亲蚌培育池培养。5.2放养前准备亲蚌培育池在使用前应用生石灰消毒,每亩(667m2)用量以75kg~150kg为宜。使用时将生石灰加适量水化浆后迅速全池均匀泼洒。5.3放养放养亲本密度以每亩(667m2)450只~550只为宜,雌雄比为2~4﹕1。把亲本装在培育网笼里,每笼装2只~5只,吊养深度以40cm~50cm为宜。5.4培育使用施肥和加换水的方法调节水质,水色以黄绿色或褐绿色为宜,透明度以30cm~40cm为宜。施肥应符合NY/T394要求,排放水应符合SC/T9101要求。经常使用生石灰调节pH值至7~8。保持水体溶氧量5mg/L以上。6繁殖6.1时间水温18℃~30℃,最适水温20℃~25℃。自然繁殖时间为4月~7月,以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提早繁殖时间为2月~4月,以2月下旬至3月下旬为宜。6.2寄主鱼准备6.2.1个体选择无病无伤,体表光滑且粘液丰富,个体重以50g~200g的黄颡鱼为宜。6.2.2数量以每100万只幼蚌放养75kg寄主鱼为宜。6.2.3停食在采苗前应停食2d。6.3亲蚌产苗6.3.1个体选择挑选钩介幼虫成熟的雌性亲蚌,其感官质量应符合表3要求。DB33/T402.1—20194表3雌性亲蚌感官质量要求项目指标外观外鳃丰满厚实,呈褐黄色、或紫黑色与灰黄色相间检测用针剌入外鳃中段部位,然后顺着鳃丝方向小心地取出钩介幼虫,能带出一条连续不断的细线到壳外6.3.2钩介幼虫成熟度检查将钩介幼虫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单个视野中的钩介幼虫全部或大多数破膜,且两壳巳能微微扇动、足丝粘连,则表明钩介幼虫大多成熟。6.3.3产苗洗净的雌蚌,在阴凉处露空0.5h后,平放在底径约50cm、高20cm~25cm的大盆中,每盆放10个~20个,不叠层为宜,加清水(与池水温差不超过1℃为宜)至刚好浸没雌蚌为准。待每升(L)水体中雌蚌排出的钩介幼虫达到5万个~6万个时,取出雌蚌放入另一大盆中继续让其产苗。6.4采苗轻搅大盆中的钩介幼虫使其散开。将寄主鱼放入产苗盆内,每只雌蚌通常放入寄主鱼0.5kg~1kg,进行静水采苗。采苗时间控制在10min~20min,以每尾寄主鱼寄生钩介幼虫1000只~2000只为宜。采苗期间,用一个小型增氧泵给产苗盆中增氧。采好苗的寄主鱼应及时放入流水育苗池内饲养。7寄主鱼饲养7.1放养前准备育苗池在使用前需用生石灰消毒,方法同本标准的5.2。7.2放养密度以1kg/m2~1.5kg/m2为宜。7.3日常管理7.3.1水流量控制以300mL/s~500mL/s为宜。7.3.2适量投饲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要求符合SC/T1077的规定。每天投饲量为鱼体重的1%~3%,具体视水温和摄食情况灵活掌握。7.3.3脱苗时间预测依据每日平均水温预测脱苗时间。累计水温达180℃时,将要脱苗。脱苗时间与水温关系参见表4。DB33/T402.1—20195表4脱苗时间与水温关系表水温(℃)脱苗时间(d)18~1914~1620~2112~1323~2410~1226~286~730~355~67.4脱苗寄主鱼在脱苗前1d~2d停止投食。脱苗时先把寄主鱼从池中捞出放入盛水的容器内,将育苗池打扫干净,加注新水至17cm,再放入寄主鱼。至寄主鱼鳃丝及鳍条上的小白点消失,将寄主鱼及时轻轻捞出。8稚蚌培育8.1放养布苗密度每平方米(m2)2万只~3万只,适宜水温20℃~28℃。8.2日常管理8.2.1水流量控制培育池水流量0.5t/h~2t/h,夜间大于白天,后期快于先期。8.2.2培育条件方法和要求同本标准的5.4,但水色相对较清。8.2.3操池管理脱苗后第10d开始,每隔10d加一次1L/m2的有机质少的河泥。加入的量以不超过蚌苗直立的高度为准。同时,每天搅动池水,使池底淤泥和蚌苗分布均匀。9幼蚌培育9.1放养前准备幼蚌培育池消毒按本标准的5.2要求进行。9.2放养放养适宜水温20℃~28℃。规格以壳长0.8cm~1cm为宜,淘汰壳长<0.6cm的个体,放养密度以每箱100只~150只为宜。网箱吊养深度以水下30cm处为宜。网箱横向间距4m左右为宜,纵向间距1m左右为宜。在网箱中添加河泥,厚度以幼蚌能直立为度。9.3日常管理DB33/T402.1—20196水色、pH、透明度和溶氧量调节的方法和要求同本标准的5.4,并及时清除附着在网箱上的青苔等丝状藻类。10苗种质量要求10.1稚蚌10.1.1外观外壳乳白色,半透明,能看到充满消化物的后肠;生长线基本均匀,表面平整;离水时喷水有力。10.1.2指标壳长0.8cm,规格合格率≥80%;无病症,不得检出违禁药物残留。10.2幼蚌10.2.1外观外壳呈黄褐色、绿褐色,透明度下降;生长线均匀光滑、平整,没有明显凹凸。帆部呈三角形;离水时喷水有力。10.2.2指标壳长8cm~10cm,规格合格率≥85%;无病症,不得检出违禁药物残留。11模式图三角帆蚌苗种繁育技术模式图参见附录A。DB33/T402.1—20197附录A(资料性附录)三角帆蚌苗种繁育技术模式图三角帆蚌苗种繁育技术模式图见图A.1。◎繁育场地环境与设施厂址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源。池塘环境、底质、水质应符合NY/T5361规定。繁育设施配备有培育池、蓄水池、繁殖大棚、吊养工具等设施。◎亲蚌选择与培育亲蚌应来源于江河、湖泊等天然水域或原、良种场,种质符合GB20553要求;体质健壮,以3龄~5龄为宜,体重300g~800g、壳长15cm~20cm。培育池放养前消毒。放养亲蚌密度每亩450只~550只,雌雄比2~4﹕1,吊养深度40cm~50cm。亲本放养后,加强日常管理,池内水色以黄绿色或褐绿色为宜,透明度30cm~40cm,pH值7~8,水体溶氧量5mg/L以上。◎繁殖最适水温20℃~25℃。①寄主鱼准备:挑选将无病无伤的黄颡鱼,在采苗前停食2天。②亲蚌产苗:将钩介幼虫成熟的母蚌平放在产苗盆内产苗。③采苗:将黄颡鱼放入产苗盆内,每只雌蚌通常放入黄颡鱼0.5kg~1kg,进行静水增氧采苗。◎寄主鱼饲养采好苗的黄颡鱼及时放入育苗池内。放养密度1kg/m2~1.5kg/m2。池内水流量控制在300mL/s~500mL/s。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依据每日平均水温预测脱苗时间。脱苗前1d~2d,停止投食。把鱼捞出放入盛水容器内,将育苗池打扫干净,加注新水至17cm,再放入寄主鱼直至脱苗完成。◎稚蚌培育放养适宜水温20℃~28℃。布苗密度以每平方米2万只/~3万只为宜。按实际情况调节水质,同时进行操池管理。◎幼蚌培育放养适宜水温20℃~28℃。放养规格以壳长0.8cm~1cm为宜,每箱放养100只~150只。网箱吊养深度以水下30cm处为宜。网箱横向间距4m左右,纵向间距1m左右。在网箱中添加河泥,厚度以幼蚌能直立为度。加强日常管理。◎苗种质量要求①稚蚌:外壳乳白色,半透明,能看到充满消化物的后肠;生长线基本均匀,表面平整;离水时喷水有力。壳长0.8cm,规格合格率≥80%;无病症,不得检出违禁药物残留。②幼蚌:外壳呈黄褐色、绿褐色,透明度下降;生长线均匀光滑、平整,没有明显凹凸。帆部呈三角形;离水时喷水有力。壳长8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