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过关 第10课时 遵守社会规则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0课时遵守社会规则知识点一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知识点二社会生活讲道德知识点三做守法的公民教材研读知识点一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社会秩序的含义、内容、作用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内容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作用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情▶知识拓展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相应的秩序,如经济秩序、政治秩序、文化秩序、社会公共秩序、生态文明秩序等。2.社会规则的含义、内容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调节行为的规则内容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道德、纪律、法律等3.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①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②规则告诉我们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①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②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4.自由的含义及享有自由的条件自由就是一种权利,即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享有这种权利的条件就是遵守规则,自由只属于那些遵守规则的人们。5.自由和规则的关系(1)自由与规则不可分(2)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行使自由和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温馨提示(1)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自由是社会规则之内的自由。(2)自由的边界就是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具体划定自由界限的就是各种规则。(3)无规则,失自由;守规则,得自由。6.遵守社会规则的含义、制约机制7.遵守社会规则的要求(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励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含义就是尊重彼此的自由和利益,不超过自由的边界,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不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制约机制①他律:监督、提醒、奖励等外在约束②自律:自我约束,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8.维护规则的要求一方面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温馨提示坚定维护规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是“独善其身”(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还要“兼济天下”,敢于批评、纠正不良现象,做到大家遵守规则,大家维护规则,从而营造遵规守纪的良好氛围。9.劝导的技巧(1)有“礼”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2)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最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3)有“节”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劝导无效时,可以向公共场所的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反映情况。如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要机智地向他人求助,或拨打110报警电话寻求支援。原因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③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④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要求①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②新规则要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10.改进规则的原因和要求知识点二社会生活讲道德1.尊重的含义和表现(1)含义: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2)表现: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尊重他人的劳动;对人有礼貌;等等。▶知识拓展只有发自内心的尊重才是真正的尊重,否则,只是徒有其表的作秀。尊重在社会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2.尊重的价值(1)对个人的价值①尊重符合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需要。②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③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等。(2)对社会的价值①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②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③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④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关注、重视他人①要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②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不冷落、忽视他人③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平等对待他人①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②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学会换位思考①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②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学会欣赏他人①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②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3.如何做到尊重他人4.礼的含义和主要表现(1)含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2)主要表现: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5.文明有礼的重要价值(1)对个人成长的价值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2)对社会和谐的价值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文明有礼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3)对国家形象的价值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①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②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③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要做到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①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②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6.如何做到文明有礼7.参加社交活动应注意的几点容貌整洁①男生头发要短而干净,不留胡须,修剪好指甲②女生头发要梳理有型、洁净美观,不能披头散发③如果化妆要自然淡雅服装整洁、美观、大方①要符合民族习惯,不穿奇装异服②要与年龄、性格、气质相协调,要适合社交场所③参加文艺晚会等演出活动,衣着可适当鲜艳些④参加重要集会,则要深沉庄重些举止规范①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与他人打闹②与人交谈时语调亲切温和③在交往中,注意站姿、坐相,举止得体,体现行为美8.诚信的内涵(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2)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更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9.诚信的重要作用(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①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就会赢得信任。②不诚信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安身立世。(2)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3)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①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②诚信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③诚信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树立诚信意识①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②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③如果我们的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就应不逃避、不推脱,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责任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珍惜个人诚信记录①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②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10.如何践行诚信11.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1)诚实与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撒谎。(2)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某些真相,说些“善意的谎言”。但这不是出于个人的“私利”,而恰恰是维护对方利益的需要。(3)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知识点三做守法的公民1.法律的指引作用和评价作用作用作用的内涵指引作用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评价作用法律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2.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知识拓展(1)违法行为是有社会危害性的,即危害社会的行为,这是违法行为的社会特征。(2)违法行为是有过错的不合法行为,即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这是违法行为的法律特征。(3)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违法性是统一的。比较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较轻较轻严重违反的法律民法行政法刑法所属违法类型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刑事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一般违法)行政制裁(一般违法)刑事责任(犯罪)示例如欠债不还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相同点都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体现了执政党的性质,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3.违法行为的分类及其异同点分类4.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1)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2)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5.什么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民法的作用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①合同违约行为,即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②民事侵权行为,即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如侵犯他人的肖像权、人身自由权等6.民法的作用及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7.民事权利的内容民事权利是公民享有的重要权利。它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1)财产权:①物权;②债权;③继承权;等。(2)人身权:①生命权;②健康权;③姓名权;④肖像权;⑤名誉权;⑥隐私权;⑦婚姻自主权;等。▶温馨提示(1)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2)人身权,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8.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1)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2)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3)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4)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5)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6)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等。9.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应该怎么办(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在社会生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