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六模拟2018福建中考猜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历史·第六模拟1.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开启“家天下”的朝代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命题意图】本题以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王朝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夏朝建立的标志性意义。【解题思路】由题干关键词“中国早期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故选A。夏、商、周三代的更替顺序如下:夏朝后期,商部落首领汤起兵攻打夏王桀,夏王朝灭亡,汤建立商朝;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进攻商纣,商朝灭亡,武王建立西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选择题一一选择题2.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战国后期最富强”等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秦兼并六国B.商鞅变法C.汉武帝“大一统”D.孝文帝改革【命题意图】本题以关键词“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战国后期最富强”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历史作用。【解题思路】本题主要抓住题干关键词“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战国后期最富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历史事件是商鞅变法。选项A是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进而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选项C是西汉时期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局面。选项D孝文帝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时期进行的移风易俗的改革。故选B。3.战国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主张“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人格”的是()A.孟子B.庄子C.墨子D.韩非【命题意图】本题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主张。【解题思路】本题主要抓住题干关键词“百家争鸣”“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人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的主张。选项A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主张实行“仁政”。选项C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主张“兼爱”“非攻”,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选项D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故选B。选择题一4.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秦朝在地方上取代周制的“帝国结构”是()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可以世袭,在封地内不但享有行政统治权,而且拥有对土地和人口的管理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郡县制的出现及其推行,消除了由分封割据而带来的隐患,使皇帝能够直接控制地方。故排除选项A和选项B,答案为C。选项D科举制是开始于隋朝的用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选择题一5.下图所示内容标志着()A.西汉结束B.东汉结束C.宋朝时政权并立D.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命题意图】本题以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建立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解题思路】本题主要抓住图片内容,即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建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内容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王莽篡汉标志着西汉结束,排除A。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标志东汉结束,排除B。宋朝时政权并立是指北宋与辽、西夏,南宋与金、西夏民族政权并立,排除C。故选D。选择题一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6.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说“中印两国人民交往史上浓墨重彩的是佛教交流”。回顾历史,唐朝时曾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是()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命题意图】本题以国家主席习近平关于中印两国交往史的谈话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玄奘西行——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的内容。【解题思路】本题主要抓住题干关键词“中印”“佛教交流”“唐朝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古印度),研习佛法,回长安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和中印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故选B。选项A张骞在汉武帝时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了重大贡献。选项C鉴真是唐朝时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选项D郑和在明朝时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以宣扬国威。选择题一7.中国古代雕版印制的《金刚经》(部分)现存于伦敦博物馆中,卷首有图,刻印精美。下面与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隋朝时期印制的B.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C.反映了当时的印刷技术已相当成熟D.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伟大贡献【命题意图】本题以唐代雕版印刷的代表作《金刚经》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中国古代雕版印刷术的应用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解题思路】由题干关键词“雕版印制的《金刚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雕版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印刷水平,传播了世界文化。选项B、C、D都是正确的。雕版印制的《金刚经》是在唐朝时印制的,故选A。选择题一8.元朝时期,外来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在移民中国以后与中国土著民族长期融合而形成了新的民族群体,这个群体是()A.壮族B.满族C.回族D.白族【命题意图】本题以元朝时民族融合的发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新民族——回族的形成。【解题思路】由题干关键词“元朝”“新的民族群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定居中国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故选C。选项A、B、D都是错误的。选择题一9.李时珍出生在明代一个医学世家,他自幼喜欢医学,经过刻苦钻研,后来成为中国伟大的医药学家。以下属于他的作品是()【命题意图】本题以明代古典科技巨著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李时珍和《本草纲目》。【解题思路】由题干关键词“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草纲目》是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选项A《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的著作。选项B《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通史巨著。选项C《天工开物》是明末杰出科学家宋应星的代表作品。故选D。选择题一10.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早在1839年就有一位民族英雄在广东虎门主持禁烟,并销毁鸦片。该“英雄”是()A.严复B.关天培C.林则徐D.左宗棠【命题意图】本题以国际禁毒日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解题思路】由题干关键词“1839年”“广东虎门”“禁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英雄林则徐于1839年在广东虎门领导了虎门销烟。选项A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思想家,译著了《天演论》。选项B关天培是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抗英将领。选项D左宗棠收复新疆。故选C。选择题一11.右图是一部为中国而写的醒世救世之书。下面关于该著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自强”B.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C.其重要思想在洋务运动中得以实践D.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魏源的《海国图志》。【解题思路】由题干关键词“为中国而写的醒世救世之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国图志》是魏源的代表作之一,该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所以说魏源的思想在洋务运动中得以实践。选项A是错误的,选项B、C、D是正确的。故选A。选择题一12.如果后人想要告祭邓世昌的英灵,应该选择的历史场景是()A.平壤战役B.威海卫战役C.马尾战役D.黄海大战【命题意图】本题以甲午中日战争中主要战役和著名将领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解题思路】本题主要抓住题干关键词“邓世昌”“历史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邓世昌”相关的历史场景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大战。选项A平壤战役、选项B威海卫战役都是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但却与邓世昌无关。选项C马尾战役是清代中法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故选D。选择题一13.板书是浓缩的教案。下面板书的设计标题应为()【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解题思路】本题主要抓住题干表格中的内容,从时间、人物、口号、性质等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中的内容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选项A“百日维新”是1898年维新派发动的变法运动。选项C辛亥革命是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选项D五四运动是1919年爆发的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故选B。选择题一标题时间1915年起口号“民主”与“科学”人物陈独秀、胡适性质思想解放运动A.“百日维新”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14.中国的抗日战争经历了十四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八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十四年抗战”开始于()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南昌起义D.七七事变【命题意图】本题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十四年抗战的论断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实。【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十四年抗战(1931—1945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开始,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八一三事变是1937年8月13日继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蓄意已久地为扩大侵华战争而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排除选项B。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排除选项C。七七事变是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排除选项D。故选A。选择题一15.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经过中国共产党等多方力量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下面关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A.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C.标志着国内和平的基本实现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选择题一【命题意图】本题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内和平的基本实现,对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作用,成为由国内革命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才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D。选项A、B、C都是正确的。选择题一16.1945年,毛泽东赋诗描述某一历史事件,“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该历史事件是()A.北平和谈B.国民党一大C.重庆谈判D.红军长征【命题意图】本题以毛泽东的一首七律作品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重庆谈判的史实。【解题思路】本题主要抓住题干关键词“重庆”,通过解读毛泽东的作品,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蒋介石在加紧准备内战的同时,大肆玩弄“和平”阴谋。他连发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和平谈判”。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从延安到重庆和国民党谈判。选项A地点北平是错误的。选项B国民党一大是中国国民党于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的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实现国共合作的会议。选项D由于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红军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故选C。选择题一17.下面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战役。【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11月,在刘伯承、陈毅等统一指挥下,解放军发起了淮海战役,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国民党军队进行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