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73-010D09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2528.1—2017煤矿水害防治第1部分:顶板水害防治2017-05-17发布2017-08-0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2528.1—2017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DB13/T2528-2017《煤矿水害防治》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1部分:顶板水害防治;——第2部分:底板构造探查治理;——第3部分:底板注浆加固;——第4部分:地面区域治理;——第5部分:老空水害防治。本标准为DB13/T2528-2017的第1部分。本标准由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煤矿安全监察局、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滦集团煤业公司东欢坨矿。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德昶、韩堂惠、耿俊红、葛文占、刘芳亮、冯玉、刘金国、刘伯、常永强、冼伟东、王国华、王革纯、李有强、李瑛、张辉、马爱军、安志伟、雷国东。DB13/T2528.1—20171煤矿水害防治第1部分:顶板水害防治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顶板水害防治工作及其矿井防治水基础工作的相关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开采煤层受顶板厚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威胁,对顶板水进行疏放治理的矿井。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663煤矿科技术语第1部分:煤炭地质与勘查GB50451煤矿井下排水泵站及排水管路设计规范GB51070-2014煤炭矿井防治水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1566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厚砂岩裂隙含水层厚度大于20m的砂岩孔隙裂隙含水层。4防治水基础工作4.1防治水机构与队伍4.1.1专门防治水机构设立专门防治水机构,配备至少5名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至少有2人取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配备地测防治水副总工程师。4.1.2防治水机构职责a)编制矿井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及“一矿一策”、“一面一策”水害防治措施;b)编制物探、钻探工程方案设计、防治水专项设计及防治水技术安全措施,并按照上一级公司的审查意见组织实施防治水工程;c)编制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d)修订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e)编制、实施水害应急预案;f)负责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归档和编图工作;DB13/T2528.1—20172g)负责矿井水情、水害预报、水患排查及各种临时预报工作;h)负责矿井水文动态观测工作;i)检查、监督、指导日常防治水技术工作等。4.1.3专门探放水作业队伍设立专门探放水作业队伍,配备满足探放水需要的作业人员,经特种作业资格培训,持证上岗作业。4.2防治水制度4.2.1防治水技术制度建立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探放水制度、定期分析制度。4.2.2防治水管理制度建立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防治水资金投入制度、“一矿一策、一面一策”制度。4.2.3防治水应急制度建立重大水患停产撤人制度、相邻矿井安全预警通报制度、暴雨期间巡视及停产撤人制度。4.3防治水装备和系统4.3.1物探装备配备矿用瞬变电磁仪或其它物探仪器。4.3.2井下钻探设备小型矿井至少配备3台,中型矿井至少配备4台,大型矿井至少配备5台;配备的探放水钻机额定钻距不得小于150m;至少配备1台钻孔测斜装置。4.3.3水文监测系统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对矿区内主要充水含水层水位、矿井涌水量、水平(采区)涌水量、主要突(出)水点涌水量等进行在线动态监测。4.4防治水基础资料4.4.1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a)结合矿井采掘衔接规划,编制本单位的防治水中长期规划(5年);b)每年底编制下一年度防治水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年度采掘范围内采掘工作面水害因素分析、治理方案及主要安全技术措施,水害治理工程量、资金。4.4.2图纸按《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编制防治水图件。4.4.3台帐DB13/T2528.1—20173按《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建立防治水基础台账。4.4.4报告具有勘探地质报告、建井地质报告或矿井地质报告、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4.4.5资料管理建立地测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更新地测防治水资料。防治水资料实现档案化管理,做到“一面一档”。档案资料内容应包括:a)掘进、回采地质说明书;b)日常水文地质调查、观测及编录成果;c)掘进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回采工作面专门水文地质情况报告;d)工作面充水性图和排水系统图;e)采后水文地质总结;f)探放水工程设计、安全技术措施、钻孔验收、工程总结等;g)工作面物探设计、物探成果报告、物探成果台账、物探成果验证卡片等。5顶板水害防治工作5.1技术路线综合探查、条件分析、区域疏放、采掘补充。5.2综合探查5.2.1地面综合物探用三维地震、电法等物探手段,查明采区内富水异常区分布情况、地质构造发育及其导含水性。5.2.2水文地质补充勘探井上下探查,查明条件。5.2.3条件分析对采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疏放水方案,提出防治水建议。5.3区域疏放5.3.1区域疏放水设计a)综合分析导水裂隙带高度、顶板含水层赋存状况及富水性,进行可疏性评价;b)采区设计时要考虑顶板疏放水工程,必要时预先开掘专用疏水巷道,提前在疏水巷道进行区域疏放水工作。钻孔成组布置,每组至少3个钻孔,每组钻孔间距不大于200m。终孔位置为顶板富水岩层,终孔高度达到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5.3.2组织实施由专门探放水作业队伍施工疏放水钻孔。5.4采掘补充DB13/T2528.1—201745.4.1工作面掘进期间补充探放水工作a)工作面掘进前提出《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分析报告》,并按涌水量预计结果做好防排水设计;b)工作面掘进过程中施工钻窝,完善排水系统后,施工疏放水钻孔;c)钻孔布置,每组至少3个钻孔,每组钻孔间距不大于200m。终孔位置为顶板富水岩层,终孔高度达到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5.4.2工作面回采前补充钻探疏放水工作a)工作面物探。采用物探手段,对工作面内的构造情况及导水裂隙带以内的顶板含水层富水性进行探测,确定富水异常区;b)钻探再补充。对圈定的富水异常区,进行钻孔补充探测和疏放。探测钻孔终孔位置为顶板富水岩层,钻孔终孔高度达到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钻孔孔径不得大于75mm;c)效果验证。疏放水完成后,施工效果验证钻孔,编制效果验证报告。工作面走向长度每500m内至少施工1个验证钻孔,单孔涌水量不大于12m3/h,水压不得大于1MPa;强径流带受补给充分区域单孔涌水量应达到动态平衡,持续10d以上,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水措施;d)编制专门报告。对工作面的安全回采进行评价,形成《回采工作面专门水文地质情况报告》。5.4.3工作面回采期间加强排泄水系统管理,重点做好煤水分离。采取引流和沉淀等措施,防止形成水煤体,避免淤塞巷道和设备。5.5安全防护矿井防隔水煤(岩)柱、排水系统、防水闸门、防水闸墙、矿井抗灾排水系统、应急救援等,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的相关要求。矿井排水系统还应符合GB51070-2014及GB50451的有关规定。防水闸门、防水闸墙及矿井抗灾排水系统的建立还应符合GB51070-2014的有关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