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2602-2016 大豆抗旱性鉴定技术规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65.020.20B05备案号:54257-2017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2602—2016大豆抗旱性鉴定技术规范Technicalregulationofidentificationfordroughtresistanceofsoybean2016-12-22发布2017-04-0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602—2016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慧涛、高玉山、孙云云、王跃强、刘方明、蔡红光、窦金刚、邱红梅、王桂华、王永军、李晓辉、马晓萍、陈宝玉、王洋、王洪君、毕业莉、肖艳华、李素琴、吕端春。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602—20161大豆抗旱性鉴定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豆的抗旱性鉴定的抗旱性鉴定方法和抗旱性评价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大豆抗旱性品种筛选与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543.4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NY/T1299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大豆DB22/T2388-2015高粱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DB22/T2388-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DB22/T2388-2015。3.1抗旱性droughtresistance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大豆生长发育受干旱胁迫影响的耐受能力及产量表现。3.2抗旱指数droughtresistanceindex以籽粒产量为依据,以对照材料作为比较标准,评价待测材料抗旱性的指标。[DB22/T2388-2015,定义3.6]3.3种子萌发抗旱指数droughtresistanceindexofseedgermination干旱胁迫条件下的萌发指数占对照萌发指数的百分率。[DB22/T2388-2015,定义3.2]3.4幼苗反复干旱存活率seedlingsurvivalpercentageforre-droughtstress反复干旱胁迫条件下,幼苗复水后存活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率。[DB22/T2388-2015,定义3.3]3.5对照品种controlvariety国家指定单位鉴定的或公认的具有较强抗旱性的大豆品种。3.6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602—20162籽粒产量grainyield收获后折算成标准水的单位面积籽粒重量。[DB22/T2388-2015,定义3.7]3.7土壤含水量soilwatercontent土壤中水分的质量与干土质量的比值。3.8田间持水量fieldcapacity土壤所能稳定保持的最高土壤含水量。4抗旱性鉴定方法4.1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4.1.1方法高渗溶液法。4.1.2种子准备试验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2的要求,将待测种子充分混合,选取1000粒的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随机数取600粒,以100粒种子为一次重复,三次重复分别标记为S1、S2和S3作为胁迫处理;三次重复分别标记为C1、C2和C3作为对照处理。4.1.3溶液配制取192g聚乙二醇-6000(PEG-6000)溶解在1000ml去离子水的容器中,配制成渗透压为-0.5MPa的PEG-6000高渗溶液,待用。4.1.4种子胁迫处理以双层滤纸为芽床,将S1、S2和S3大豆种子均匀放入各发芽盒中(10cm×10cm×5cm),分别加入12ml的高渗溶液(4.1.3),封盖。4.1.5对照处理以双层滤纸为芽床,将C1、C2和C3大豆种子均匀放入各发芽盒中(10cm×10cm×5cm),分别加入12ml的高渗溶液(4.1.3),封盖。4.1.6萌发将发芽盒放入培养箱中萌发,发芽条件应符合GB/T3543.4要求。4.1.7性状调查分别在第2d、4d、6d和8d调查发芽种子数,发芽标准应符合GB/T3543.4要求。4.1.8计算种子萌发抗旱指数种子萌发抗旱指数,按式(1)计算: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602—20163%100csPIPIGDRI...................................(1)式中:864225.050.075.0nd1.00PIndndnd.....................(2)式中:GDRI——种子萌发抗旱指数(%);PI——种子萌发指数;PIs、PIc——分别表示胁迫处理和对照处理;nd——种子萌发率;nd2,nd4,nd6,nd8——第2、4、6和8d的种子萌发率。4.2苗期抗旱性鉴定4.2.1方法两次干旱胁迫-复水法。4.2.2种子准备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2的要求,种子数量500粒。4.2.3试验设计三次重复,每次重复100株苗,在25℃±1℃、光照强度3000Lux的人工气候室内进行。4.2.4播种在60cm×40cm×15cm的塑料箱中,装入10cm厚中等肥力水平的耕层土壤,浇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5%,播种,覆土2cm。4.2.5第一次干旱胁迫-复水处理幼苗第一片三出复叶完全展开时停止供水,开始进行干旱胁迫,当土壤含水量降至田间持水量的25%~20%时复水,使土壤水分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5%。4.2.6第二次干旱胁迫-复水处理第一次复水后即停止供水,进行第二次干旱胁迫,同4.2.5。4.2.7性状调查分别在第一次、第二次复水5d后调查存活苗数,以全部叶片恢复为鲜绿色为存活。4.2.8幼苗反复干旱存活率计算按式(3)计算: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602—201642100XX100XX2TTDSTT2121DSDSDSDS.......................(3)式中:DS——幼苗反复干旱存活率,%;DS1——第一次干旱存活率,%;DS2——第二次干旱存活率,%;XTT——第一次干旱前三次重复存活总苗数的平均值;XDS1——第一次复水后三次重复存活总苗数的平均值;XDS2——第二次复水后三次重复存活总苗数的平均值。4.3全生育期抗旱性鉴定4.3.1方法旱棚鉴定法。4.3.2种子准备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2的要求,种子数量满足试验需要。4.3.3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小区面积不低于5m2,设置对照品种。4.3.3.1干旱胁迫处理坐水播种。在大豆生育期内,密切监控土壤含水量,采用滴灌方式补水,保持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5%。4.3.3.2非干旱胁迫处理坐水播种。在大豆生育期内,密切监控土壤含水量,采用滴灌方式补水,保持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0%±5%。4.3.4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应按照NY/T1299的要求执行,及时防治病虫害,防止倒伏。4.3.5收获测产完熟期取小区中间3m3,测定籽粒产量。4.3.6抗旱指数全生育期抗旱指数按式(7)计算:2m2YYYYaDIAM........................................................................(4)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602—20165式中:DI——参试品种的抗旱指数;aY——参试品种干旱胁迫处理产量;mY——参试品种非干旱胁迫处理产量;MY——对照品种非干旱胁迫处理产量;AY——对照品种干旱胁迫处理产量。5抗旱性评价标准大豆抗旱性分五级,从强到弱依次为:1级,极强(HR,hightlyresistant);2级,强(R,resistant);3级,中等(MR,moderatelyresistant);4级,弱(S,susceptible);5级,极弱(HS,hightlysusceptible)。5.1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评价标准大豆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评价应符合表1。表1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评价标准级别种子萌发抗旱指数(GDRI)抗旱性1≥85.0%极强(HR)270.0≤GDRI<85.0强(R)355.0≤GDRI<70.0中等(MR)440.0≤GDRI<55.0弱(S)5≤40.0极弱(HS)5.2苗期抗旱性评价标准大豆苗期抗旱性评价应符合表2。表2苗期抗旱性评价标准级别抗旱存活率(DS)抗旱性1≥85.0%极强(HR)265.0≤DS<85.0强(R)350.0≤DS<65.0中等(MR)435.0≤DS<50.0弱(S)5≤35极弱(HS)5.3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标准大豆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应符合表3。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602—20166表3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标准级别抗旱指数(DI)抗旱性1≥1.20极强(HR)20.90≤DI<1.20强(R)30.80≤DI<0.90中等(MR)40.60≤DI<0.80弱(S)5≤0.60极弱(HS)注:表1至表3中评价标准均依靠试验数据结果人为划分,在鉴定大豆材料抗旱性时可参照执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