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01B05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1356—2016番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2016-12-29发布2017-03-29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1/T1356—2016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河南省庆发种业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宣杰、蔡毓新、马凯、杨凡、贺兰胜、牛莉莉、唐艳领。本标准参加起草人:赵秀山、赵肖斌、程俊跃、赵德新、陈绘利。DB41/T1356—20161番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番茄工厂化育苗的术语和定义、育苗场所、育苗设备、种子、育苗技术、病虫害防治、成苗标准、包装和运输及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番茄工厂化育苗。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NY/T2118蔬菜育苗基质NY/T2312茄果类蔬菜穴盘育苗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工厂化育苗是以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装备种苗生产车间,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从而实现种苗的规模化生产。3.2基质能够代替土壤,为栽培作物提供适宜养分和pH,具备良好的保水、保肥、通气性能和根系固着力的混合轻质材料,组分包括草炭、蛭石、珍珠岩、木屑、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树皮和菌渣等。[NY/T2118—2012,定义3.1]4育苗场所4.1设施应选用结构坚固、抗灾能力强的塑料大棚、大型连栋温室、日光温室或玻璃温室。4.2结构要求4.2.1塑料大棚DB41/T1356—20162拱架材料宜选用镀锌钢管,采用拱圆形结构,高度2.7m~3.3m,跨度在7m~9m之间,以8.5m为宜,长度40m~60m,肩高1.0m~1.3m,脊高2.7m~3.3m,拱杆间距0.8m~1.0m。4.2.2大型连栋温室结构形式宜选用天沟连接多跨连栋,小圆拱顶结构。每跨上方应设计两排小圆拱,小圆拱跨度4m,拱杆长度4.8m,屋顶矢高1.4m,外遮阳高1.6m,肩高3.0m,脊高4.4m。4.2.3日光温室跨度应在8m~12m之间,脊高应在3.5m~5.5m之间,长度60m以上,前屋面角28°~30°,土墙基部宽3m,顶部宽1.5m~1.8m。4.2.4玻璃温室顶部结构采用文洛式小尖顶,跨度8m~12m,每跨上方设计两排小尖顶,顶高4.7m~5.0m,天沟高3.8m~4.0m,外遮阳高5.2m。4.3性能要求风载应在0.40kN/m2以上,雪载应在0.35kN/m2以上,最大排雨量140mm/h。温度、湿度、光照及气体条件等因素人为可控。5育苗设备5.1催芽车间应设有温度控制、湿度控制及气体交换控制系统,温度可控制在20℃~35℃范围内,湿度可控制在55%~90%范围内。5.2苗床宜选用热镀锌防腐防锈处理的金属床架、钢丝网床面、铝合金边框的移动式苗床。5.3播种生产线宜选用具备自动装盘、播种、覆土、喷淋等功能的播种设备。5.4行走式喷灌系统宜选用整体热镀锌机架,不锈钢驱动轴,调速范围在4m/min~16m/min,遥控距离在50m以上,抗老化胶管耐压力8kg,施肥比例在0.4%~4%之间,具有防滴设计喷头,耐腐蚀材料喷嘴的行走式喷灌系统。6种子种子质量应符合GB16715.3中杂交种一级以上、常规种原种以上的要求。7育苗技术DB41/T1356—201637.1设施消毒7.1.1硫磺熏蒸法每1000m3棚室需用1kg硫磺,每100m2~150m2布设一点,加锯末后点燃,密封条件下熏蒸一昼夜。7.1.2高温闷棚法选择夏季闲时连续晴好天气,密闭棚室两周以上,保持最高温度在55℃以上,有效杀灭棚室内病原菌、害虫及虫卵。7.2基质7.2.1基质配制应选用质轻、透气性好、含有一定量有机物质和矿质元素的材料配制,一般草炭、蛭石及珍珠岩按3:1:1的体积比混匀。也可选用商品基质,质量应符合NY/T2118的要求。7.2.2基质消毒7.2.2.1高温消毒法在夏季晴好天气,将配置好的基质在密闭棚室中摊开,厚度在10cm左右,使基质中心温度达到55℃以上,保持7d~10d,消灭基质中的猝倒病、立枯病、黄萎病等大部分病原菌。7.2.2.2化学药剂消毒法每立方米基质需用100g~200g的50%多菌灵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拌匀后需用塑料薄膜覆盖2d~3d,揭去薄膜后待药味挥发后使用。7.2.3基质装盘应选用72穴或105穴黑色标准穴盘,配置好的基质的含水量应调节至30%~40%后进行装盘,每个孔穴都应装满基质,且装盘后各格室清晰可见。7.3种子处理包衣或丸粒化种子可直接播种,未包衣或丸粒化种子需采用温汤浸种进行消毒,消毒方法按NY/T2312的规定执行。7.4播种通过机械方式将种子点播至每个孔穴内,播种深度应在0.5cm~0.8cm,采用基质或蛭石覆盖,通过喷淋设备将覆盖后的穴盘喷透水,至穴盘底部排水孔有水渗出。7.5苗期管理7.5.1温度播种后至出苗前白天气温保持在26℃~27℃,夜间18℃~23℃。幼苗出齐后,白天气温保持在20℃~25℃,夜温17℃~18℃。第一片真叶出现后至炼苗,白天气温保持在23℃~25℃、夜间13℃~15℃。炼苗期应逐渐降低温度,白天气温保持在20℃左右、夜间12℃~13℃。7.5.2水肥DB41/T1356—201647.5.2.1水分播种后应浇透水,以利出苗。秧苗出齐后,基质水分含量应控制在45%~65%。子叶展开到2叶1心,基质水分含量应在65%~75%之间。3叶1心后,基质水分含量以60%~65%为宜。7.5.2.2肥料选用含微量元素的N-P2O5-K2O(总氮-有效五氧化二磷-氧化钾)=20-20-20的水溶肥料。出苗期至2叶1心期,施用浓度范围为0.1%~0.15%,每周施用1~2次。2叶1心期至成苗期,施用浓度为0.15%~0.2%,每周施用2~3次。7.5.3湿度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可通过洒水、喷雾等措施增加湿度,通过加热、加强空气流通等措施降低湿度。7.5.4光照冬季短日照和低光照条件下,秧苗嫩弱且易发生徒长,应通过补光系统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夏季为防止强光伤害秧苗,应加盖遮阳网降低光照强度。8病虫害防治8.1防治原则番茄苗期病虫害主要包括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灰霉病、白粉虱、烟粉虱、潜叶蝇和蓟马等。在防治过程中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原则。8.2农业防治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合理灌溉施肥,保持设施环境卫生,对育苗基质、种子、工具等进行消毒,避免发生或减轻病虫害。8.3物理防治采用高温闷棚进行设施消毒。应在育苗设施所有通风口及进出口处设上40目的防虫网防虫。可在苗床上方50cm处悬挂25cm×40cm的黄色粘虫板诱杀粉虱、蚜虫,蓝色粘虫板诱杀潜叶蝇、蓟马,每667m2可悬挂30~40张。8.4生物防治通过施用芽孢杆菌、木霉菌等生物菌剂防治病害,利用藜芦碱、苦参碱等植物源杀虫剂防治害虫。8.5化学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GB/T8321的规定。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1。表1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病虫害名称使用药剂施用方法安全间隔期(天)猝倒病立枯病64%恶霜灵+代森锰锌72.2%霜霉威水剂500倍喷雾800倍喷雾35DB41/T1356—20165表1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续)病虫害名称使用药剂施用方法安全间隔期(天)灰霉病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喷雾800~1500倍喷雾1000倍喷雾124早疫病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7%春雷霉素+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喷雾600倍喷雾800~1000倍喷雾1574白粉虱烟粉虱2.5%联苯菊酯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000倍喷雾2000~3000倍喷雾2500~5000倍喷雾477潜叶蝇2.5%溴氰菊酯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喷雾3000倍喷雾3129成苗标准株高12cm~17cm,茎粗大于0.4cm,叶片数4~5片,茎秆短粗,叶片肥厚,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根坨不散,整株秧苗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10包装和运输10.1包装可采用瓦楞纸箱、木箱、木条箱、塑料箱等包装,包装容器应有一定强度,防止挤压,避免对秧苗造成机械损伤。10.2运输冬季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温、防止冻害;夏季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通风降温。11生产档案建立番茄秧苗生产过程管理档案,并妥善保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