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956-2016 养殖脊尾白虾防疫技术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65.150B51备案号:51403-2016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2956-2016养殖脊尾白虾防疫技术规程RegulationforepidemicpreventionofculturedPalaemon(Exopalaemon)carincaudaHolthuis2016-09-20发布2016-11-20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2956-2016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南通大学海洋学院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夕和,沈辉,黎慧,乔毅,王李宝,史文军,蒋葛,张新忠,邓自发,范贤平,凌云。DB32/T2956-20161养殖脊尾白虾防疫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养殖脊尾白虾的防疫技术规程,包括术语与定义、养殖场总体卫生与环境要求、疫病诊断、疫病检测、疫病预防、隔离与无害化处理和记录。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沿海地区脊尾白虾[Palaemon(Exopalaemon)carincaudaHolthuis]海水养殖防疫全过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版本,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18407.4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28630.2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第2部分:套式PCR检测法GB/T25878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检测PCR法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SC/T7103水生动物产地检疫采样技术规程SC/T7204.3对虾桃拉综合征诊断规程第1部:RT-PCR检测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虾类疫病指白斑综合征、桃拉病毒征、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3.2病原体指可引起脊尾白虾发生疾病的白斑综合征病毒、桃拉病毒和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3.3防疫脊尾白虾疫病的预防、检疫、控制和无害化处理。DB32/T2956-201624养殖场总体卫生和环境要求4.1场址和水源环境选择泥沙质或沙泥底质养殖池,底质符合GB/T18407.4要求。养殖池塘取水口潮流通畅,盐度15~34,水源环境符合GB11607要求。4.2养殖设施设有进排水闸门、拦网等,配置2.2KW增氧机2台/ha,养殖池按照5:1面积比配备净化池塘。4.3饲料和渔药要求脊尾白虾养殖用饲料应符合NY5072要求,渔药使用应符合NY5071要求。4.4环境消毒视病原检测情况,对养殖池塘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消毒程序和消毒药物的使用等按NY5071的规定执行。5疫病诊断5.1外观诊断可根据附录中所表述的脊尾白虾相关症状进行外观初步诊断。5.2实验室诊断按6.2检疫方法的规定执行。6疫病检测对投放的脊尾白虾亲本或苗种进行检疫,养殖过程中定期进行相应病原的监测。检疫和监测的主要疫病包括白斑综合征、桃拉病毒征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6.1采样6.1.1采样点设置常规性监测时应合理布设采样点,随机抽取样品。诊断性检测时应在发病虾池挑选临床症状明显或濒临死亡的代表性脊尾白虾。6.1.2采样数量对外表健康无临床症状的脊尾白虾个体,虾苗每个批次采样2克~3克,成虾每个批次采样10尾~20尾;对有临床症状的,应挑选临床症状明显的活体或濒临死亡的代表性个体,虾苗每个批次3克~5克,成虾每个批次50尾。6.1.3样品包装和运输亲本脊尾白虾或成虾可放入聚乙烯塑料袋中,置于专用采样保温箱内,保持0℃~4℃低温保存。应DB32/T2956-20163在保证样品不被污染、损坏的情况下,4h内将样品送往实验室。6.1.4记录按照SC/T7103的要求进行,填写《水生动物现场采样记录表》,保证样品的真实性、代表性和有效性。6.2检疫方法6.2.1白斑综合征按照GB/T28630.2的规定执行。6.2.2桃拉病毒征按SC/T7204.3的规定执行。6.2.3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按GB/T25878的规定执行。7疫病的预防7.1不使用带有病原的亲虾。提倡低温、低密度、投喂优质天然饵料育苗技术措施。7.2应彻底清池。放苗前一个月,施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移植基础生物饵料。7.3每亩投放亲虾1kg~2kg,以控制放养密度。7.4脊尾白虾养殖过程中宜套养黑鲷、半滑舌鳎等鱼类品种。亲虾投放后的第40天~50天,按照3尾/亩~5尾/亩的数量投放体长为30cm~40cm的半滑舌鳎于池中进行混养;或亲虾投放后的第50天~70天,按照3尾/亩~5尾/亩的数量投放体长为15cm~25cm的黑鲷于池中进行混养。7.5养殖过程中如投喂生物饵料,应对生物饵料进行检测,不投喂带白斑综合征病毒的生物饵料。鼓励投喂优质配合饲料,饲料中添加免疫增强剂。8阳性结果报告脊尾白虾疫病的检疫应由具备资质的检测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为阳性的,送样单位应将阳性结果按快报方式向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上报。9隔离消毒经检测确认为阳性疫情的,按法定程序立即对阳性样品连同池中的虾苗或成虾进行隔离、消毒,并限制用于养殖目的的流通,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源追溯工作。10无害化处理对于阳性的脊尾白虾个体应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并对养殖池塘、生产工具等进行彻底消毒。11记录DB32/T2956-20164养殖场应有相关的档案资料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脊尾白虾亲本来源、亲本投放时间、饲料使用情况,发生疫病的种类、发病时间、发病率、死亡率、渔药使用情况,实验室诊断、病原检测结果,隔离、消毒与无害化处理情况,成虾流通情况等。所有记录应根据需要保存2年以上。DB32/T2956-20165AA附录A(资料性附录)脊尾白虾感染几种病毒后的症状A.1白斑综合征白斑综合征主要危害脊尾白虾的各个生长时期,其中9月~10月为高发期,水温在20℃~25℃时发病最为活跃。发病的脊尾白虾体质消瘦,生长速度缓慢。病虾停止摄食,行动迟缓,弹跳无力,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在水面慢慢游动或伏于池边,身体由白色变为深色微红色,尾扇边缘出现大部分红色;肠中空或半空,内脏团呈暗色,无光泽,无脓性分泌物,身体体表无明显病灶。头胸甲易剥离,眼观无明显白斑,但在显微镜下可以见到明显的白斑症状。病情严重的可在1~3天内死于池底,死亡后身体变苍白。A.2桃拉病毒征病虾不摄食,消化道内无食物;游泳无力、反应迟钝;甲壳变软,虾体变红,尤其是尾扇变红,一般幼虾(0.5克~5克)发病严重,死亡率高达80%。A.3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脊尾白虾感染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后表现为生长缓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