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150B52备案号:54192-2017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2515—2016鸭绿江茴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theartificialpropagationofYalugrayling2016-12-09发布2017-03-0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515—2016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晓燕、孙锴、夏克立、刘慧吉、肖志国、范立和。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515—20161鸭绿江茴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鸭绿江茴鱼(ThymallusarcticusyaluensisMori)人工繁殖的亲鱼培育、人工授精、孵化、孵化仔鱼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鸭绿江茴鱼人工繁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T5161无公害食品虹鳟养殖技术规范NY/T5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SC/T1030.3-1999虹鳟养殖技术规范人工繁殖技术SC/T1030.7虹蹲养殖技术规范配合颗粒饲料3亲鱼培育3.1饲养条件3.1.1池塘3.1.1.1水泥池,长方形,面积80m2~200m2,长宽比5:1~10:1,以长20m~40m,宽4m~5m,深0.9m~1.2m为宜。水深0.6m~0.8m。3.1.1.2野生亲鱼驯化培育以土池或土底水泥池为宜。3.1.1.3池底坡降为0.5%~0.8%。3.1.1.4水流通畅无死角,设有防逃闸门及控制水位的闸板。3.1.2水温产前6个月水温以不超过12℃为宜。3.1.3水质除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外,溶解氧应保持在6mg/L以上。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515—201623.2亲鱼选择3.2.1来源原(良)种场或原产地,并经检疫检验合格。3.2.2质量体质健壮、体型匀称,无病、无伤、无畸形。3.2.3繁殖年龄3龄~6龄。3.3放养放养量5kg/m³~10kg/m³。3.4饲料与投饲3.4.1饲料投饲颗粒配合饲料。饲料应符合SC/T1030.7和GB13078的规定。3.4.2投饲3.4.2.1日投饲2次。3.4.2.2采卵前1个月和采卵后1个月的日投饲率为鱼体重的0.5%,产卵期日投饲率为鱼体重的0.3%,其它时间为亲鱼体重的3%。初产亲鱼适当加大投饲量。3.4.2.3采卵前2d停止投饲。3.5日常管理3.5.1水质调控3.5.1.1池水交换量以每小时2次~3次为宜。3.5.1.2溶解氧低于6mg/L时增加注水量或采取其它增氧措施。3.5.1.3及时清除污物、粪便和残饵。3.5.2疫病防治3.5.2.1发现疫病及时进行治疗。药物选择与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规定。3.5.2.2死鱼及时捞出,做无害化处理。4人工授精4.1亲鱼成熟度鉴别4.1.1成熟的雌鱼腹部膨大柔软,生殖孔红肿外突,上提尾柄时,两侧卵巢下垂轮廓明显,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4.1.2成熟雄鱼体色艳丽,生殖孔略呈长形或三角形,不红肿外凸,周围较软,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515—201634.1.3进入繁殖期应每隔5d~7d进行1次成熟度鉴别。对已成熟的雌鱼及时采卵。4.2繁殖时间人工养殖的亲鱼繁殖期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水温6℃~10℃。4.3雌雄比雌雄比2:1。4尾~6尾雌鱼为一组,每组配2尾~3尾雄鱼。4.4人工授精4.4.1采卵和采精采用人工挤腹法采卵和采精,操作时,可采取麻醉剂麻醉亲鱼。要擦干鱼体和器皿,防止水及排泄物的混入。要在避光条件下进行,动作要轻快,尽量避免亲鱼受伤。4.4.2人工授精将卵挤于采卵盆中,用等调液(配方见附录A)淋洗掉鱼卵中的污物,然后从雄鱼体内直接将精液挤入盆内,或加入事先采好的精液,用干净羽毛快速搅拌10s~20s,使精卵充分接触,再慢慢加入少量等调液,搅拌10s~20s,静置1min~2min,使卵受精。然后用清水漂洗2次~3次,加水,避光静置10min,待卵膜充分吸水膨胀后装入孵化器,流水孵化。4.4.3产后亲鱼处理产后对亲鱼进行消毒处理,消毒用药应符合NY5071的规定。5孵化5.1设备5.1.1桶式孵化器桶式孵化器按照SC/T1030.3-1999中6.1的规定略作修改。采用市售的塑料水桶。中部竖一塑料进水管,进水管内径应为桶口内径的九分之一,塑料管套于凿有许多孔径为1.5mm的塑料板中央,多孔塑料板离桶底的固定距离为桶高的八分之一。孵化用水由集水漏斗注人塑料管,从塑料管底部锯齿状出水口上翻,通过多孔塑料板进人盛卵区,再从桶口周边溢出。5.1.2槽式孵化器其构造按照SC/T1030.3-1999中8.1的规定。5.2密度5.2.1桶式孵化器放卵密度符合SC/T1030.3-1999中6.1的规定。5.2.2槽式孵化器放卵密度为每平方米60000粒~每平方米70000粒。5.3条件5.3.1孵化器应放置在有遮光和防震条件的孵化室内流水孵化。5.3.2孵化用水除符合GB11607的规定外,水质应澄清,无杂质和悬浮物,溶解氧高于6.5mg/L,水流量1.0L/min~2.0L/min。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515—201645.3.3孵化适宜水温4℃~12℃,最佳水温8℃~10℃。5.4孵化时间从受精至发眼,需要积温数120℃·d左右,从受精至孵出需要积温数210℃·d左右。5.5孵化管理5.5.1保持水流畅通,定期消毒,控制水霉菌滋生。消毒药物符合NY5071的规定。5.5.2受精后1h之内和受精后24h至发眼期,为胚胎发育敏感期阶段,要防止卵震动。5.5.3鱼卵发眼后,及时拣出死卵,计算发眼率,然后将发眼卵移入平列槽继续孵化,加盖遮光。6孵化仔鱼管理6.1采用玻璃钢平列槽饲育仔鱼。玻璃钢平列槽构造符合SC/T1030.3-1999中8.1规定,槽内水深10cm~12cm。6.2仔鱼破膜后,加大注水量,每个平列槽注水量4L/min。及时清除卵膜及死苗,保持水流畅通。6.3经常观察,轻轻摇动小槽,使挤压在下层的鱼苗能得到翻动。调整注水量,刷洗小槽的多孔蓖子,保持小槽水流畅通,严防缺氧窒息。6.4溶解氧应保持6.5mg/L以上。6.5待仔鱼全部上浮后,在原槽内进行开食驯饲。采用粒径为0.1mm的开口饲料,或生物活饵,饲料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并具有较高的漂浮性。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515—20165AA附录A(规范性附录)等调液配置等调液配置见表A.1表A.1等调液配置名称用量氯化钠(分析纯)/g90.4氯化钾(分析纯)/g2.4氯化钙(分析纯)/g2.6双蒸馏水/L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