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1.220B41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2247—2015育肥羊肝片吸虫病防治规程2015-11-06发布2016-01-0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2247—2015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省畜牧兽医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石家庄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涛、聂庆珂、强慧勤、李钊、杨维维、吕洁、云惠卿、郝立宾、魏广、何军其。DB13/T2247—20151育肥羊肝片吸虫病防治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育肥羊肝片吸虫病的预防控制技术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由高发地区调入非易感地区,且以舍饲为养殖模式的育肥羊肝片吸虫病的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6548-2006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兽药管理条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3.1育肥羊在舍饲条件下,短期内通过强制育肥增加体重以达到出栏标准的羊。3.2育肥羊肝片吸虫病由肝片吸虫成虫寄生于羊肝脏胆管内引起的慢性增生性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及营养障碍等症状的寄生虫病。3.3生物安全处理通过用焚毁、化制、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病害动物尸体和病害动物产品或附属物进行处理,以彻底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达到消除病害因素,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目的。4疫病特点4.1病原肝片吸虫外观呈扁平叶状,体长20mm~35mm。4.2发病特征DB13/T2247—20152育肥羊原本饲养于肝片吸虫病高发地区,该地区肝片吸虫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感染多发生在夏秋两季,6~9月份为高发季节。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羊均可感染。椎实螺是主要的中间宿主,羊是主要的终末宿主。羊因采食附着有囊蚴的牧草和饮水而被感染。在低洼、潮湿和沼泽地带放牧的羊群感染尤为严重。育肥场位于平原干燥地区,常因由高发地区调运体内已有肝片吸虫感染的羊只,而引起育肥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4.3临床表现急性型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偶有腹泻,可视黏膜极度苍白,黄疸,贫血,病羊3~5日可死亡。慢性型逐渐消瘦,被毛粗乱、无光泽,有局部脱毛现象,眼睑、颌下、胸腹下部水肿,有的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排出黑褐色或带血粪便。病情严重的,一般经1~2个月后死亡。5实验室检测5.1虫卵检查采取新鲜粪便5g~10g,用沉淀集卵法检查。检出肝片吸虫卵,诊断为肝片吸虫病阳性羊群。5.1.1检查方法5.1.1.1取粪便5g~10g加水适量,搅拌均匀制成混悬液。5.1.1.2用金属筛或纱布过滤,去除粪渣,过滤液静置15min或3000r/min离心10min。5.1.1.3倾去上清液,可如此反复操作,直至上清液较为透明,最后弃去上层液体。5.1.1.4取沉淀物于载玻片上,镜检虫卵,以确诊。5.2虫体检查病羊可在肝脏、胆管内发现肉眼可见的虫体。6控制方法6.1入场管理调运入场后先隔离,采集羊群粪便进行2次虫卵检测,抽检比例不低于10%。入场1周内进行首次检测,7日后复检1次,2次检测均为阴性者视为肝片吸虫病阴性羊群,可混群饲养。任何1次粪便检测阳性者视为肝片吸虫病阳性羊群,需要进行驱虫。6.2驱虫检测阳性的羊群,选用肝片吸虫敏感药物(如:硝氯酚、三氯苯唑、丙硫咪唑、碘醚柳胺等),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与疗程使用,禁用药和休药期按照《兽药管理条例》执行。6.3生物安全处理6.3.1定期对圈舍内的粪便集中堆积发酵,利用生物热杀死病原微生物。6.3.2对实行驱虫的羊,必须圈留5~7日,对所排粪便及时处理,堆积发酵。6.3.3严格按GB16548-2006对病死羊、脏器、粪便进行生物安全处理,杜绝病原体传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