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5.100.70J43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2197—2015棒磨机专用耐磨钢棒GrindingRodspecilizedforRodMill2015-05-11发布2015-07-0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2197—2015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邯郸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钢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平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红喜、兰晓雷、冯树国、李清波、阴文行、李海亮、李会征、路任重、杨丽媛。DB13/T2197—20151棒磨机专用耐磨钢棒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棒磨机专用耐磨钢棒的术语、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本标准适用于湿式(或干式)棒磨机内用的耐磨钢棒。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3.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吡啉甲烷磷钼酸重量法测定磷量GB/T223.5钢铁及合金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GB/T223.11钢铁及合金铬含量的测定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GB/T223.1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钒含量GB/T223.1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钽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GB/T223.16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变色酸光度法测定钛量GB/T223.1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吡啉甲烷光度法测定钛量GB/T223.5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锰量GB/T223.59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GB/T223.60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GB/T223.61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磷钼酸铵容量法测定磷量GB/T223.6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乙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GB/T223.6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GB/T223.64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GB/T223.67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次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223.6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GB/T223.69钢铁及合金碳含量的测定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GB/T223.71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重量法测定碳含量GB/T223.72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重量法GB/T223.76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钒量GB/T226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GB/T702轧钢棒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1979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17394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DB13/T1296金相组织级别评定DB13/T2197—20152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棒磨机专用耐磨钢棒采用优质热轧圆钢通过淬火、回火处理,设计淬透层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或贝氏体,通过此工艺生产的钢棒称棒磨机专用耐磨钢棒。它是一种用于棒磨机中的研磨介质(grindingrod)。3.2优质中、高碳合金耐磨钢棒采用中、高碳合金钢,制作而成的耐磨钢棒。3.3直径偏差在同一耐磨钢棒上测得的最大直径、最小直径与公称直径之差。3.4长度偏差耐磨钢棒实际测量长度与要求长度之差。3.5弯曲度每米耐磨钢棒在弯曲最严重部位的最大弯曲量,以mm为单位。4分类、代号4.1耐磨钢棒按碳含量分为:中碳合金钢耐磨钢棒(代号为Z)、高碳合金钢耐磨钢棒(代号为G)两类。4.2耐磨钢棒代号表示方法如下:MB())×公称直径(mm)×长度(mm)分类代号耐磨钢棒代号示例:公称直径100mm,长度为4300mm的高碳合金钢耐磨钢棒,代号标记为MB(G)100×4300。5尺寸及允许偏差、外形5.1耐磨钢棒的公称直径允许偏差、圆度应符合表1规定。DB13/T2197—20153表1公称直径允许偏差和圆度要求公称直径,mm506065707580859095100105110115120允许偏差,mm±1.5±2±3圆度%≤2≤3≤45.2耐磨钢棒长度为2700mm~6000mm。5.3耐磨钢棒允许长度偏差0mm~+50mm。6技术要求6.1低倍组织缺陷要求符合表2规定。表2低倍缺陷要求中心疏松(级)一般疏松(级)锭型偏析(级)≤1.5≤1.5≤1.56.2耐磨钢棒所用钢材化学成分建议参照表3。表3耐磨钢棒用钢材的化学成分代号化学成分(质量分数),%CSiMnPSCrVTiMB(G)0.55~0.950.75~1.90.70~1.2≤0.035≤0.0350.5~1.10微量微量MB(Z)0.37~0.550.17~2.00.40~1.0≤0.035≤0.0350.05~1.10————6.3高碳耐磨钢棒的表面硬度为50HRC~55HRC。6.4中碳耐磨钢棒的表面硬度为45HRC~55HRC。6.5所有耐磨钢棒的落棒冲击疲劳寿命不低于10000次。6.6耐磨钢棒淬硬层金相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或贝氏体,其级别小于等于6级。6.7磨棒使用至直径30mm的过程中不允许断棒。6.8耐磨钢棒表面不允许有裂纹与严重的折迭、缺肉、过热。6.9耐磨钢棒弯曲度每米≤3mm。7检验方法7.1成分检验耐磨钢棒的化学成分采用原材料的化学成分检验结果,采用分析仪器分析(直读光谱仪)方法进行,圆钢一端取样长度20mm~30mm,用磨光机单方向磨出新鲜试面,采取3点检验,但仲裁分析时采用化学分析法,按GB/T223(所有部分)中的有关规定进行。7.2硬度检验DB13/T2197—20154耐磨钢棒的表面硬度检测依据按GB/T19374进行,检测位置距磨棒两端处200mm和中间,用细砂轮在表面(平面粗糙度Ra=1.6~0.8)磨去厚度为2mm~5mm的平台,经便捷式里氏硬度计在平面上测量4个点(第一个数值不计),其余3个点取其平均值为一处的检测数值。三处检测值的平均值为该磨棒的表面硬度检测数值。7.3冲击疲劳检验落棒冲击疲劳寿命试验,按本标准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7.4表面缺陷检验耐磨钢棒的表面缺陷用目测和放大镜检验,先用目测看如有异议时可用放大镜检验。7.5低倍组织缺陷检验低倍组织缺陷检验按GB/T226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和GB/T1979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执行。7.6弯曲度检验耐磨钢棒弯曲度的检测,在耐磨钢棒表面上选择弯曲最严重的部位以1000mm为长度单位,以弯曲严重点为中心用直尺贴靠圆棒表面,采用塞尺检测直尺与耐磨钢棒最大间隙,所读出的毫米数为弯曲度数值。7.7金相组织检验金相组织级别评定参照DB13/T1296。7.8直径允许偏差和圆度检验耐磨钢棒允许直径偏差、圆度,采用游标卡尺测量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的差。7.9长度检验耐磨钢棒长度及其偏差采用钢卷尺测量。7.10重量检验耐磨钢棒重量及允许偏差按照GB/T702标准检验。7.11数值修订数值修约方法按GB/T8170进行。8检验规则8.1出厂检验应包括以下项目:a)耐磨钢棒的直径允许偏差、弯曲度、表面缺陷全部检验,应符合5.1、5.3、6.8、6.9的规定为合格,反之判定为不合格;DB13/T2197—20155b)耐磨钢棒表面硬度抽样检验,按每批次不少于5根,全部符合6.3和6.4的规定为合格;若有2根不合格,判该批为不合格。若有1根不合格,则应取双倍进行复验;c)落棒冲击疲劳试验:每批次抽取3~5根,按本标准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符合6.5的规定为合格,反之不合格;d)每批次抽取1~2根耐磨钢棒取样进行金相组织分析,符合6.6的规定为合格,反之,不合格。8.2型式检验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型式检验为全项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时;b)产品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影响到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时,每一年一次;d)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检验时。9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9.1耐磨钢棒可采用打捆包装,两端面涂漆作为成品表示。9.2每捆重量根据客户要求进行打捆。每捆均挂上合格证,合格证注明耐磨钢棒代号、合格证号、捆号、重量、材质牌号、支数、生产日期。9.3包装运输时,在包装物表面上应标明:a)需方名称、地址及到站;b)耐磨钢棒代号;c)装箱号;d)毛质量及净质量;e)供方名称和地址。9.4每批出厂产品应附质量证明书,并注明以下内容:a)供方名称;b)代号;c)批号与批量;d)检验结果;e)本标准编号。9.5贮存:a)不宜长期露天存放;b)严禁和腐蚀物品一起存放;c)放置时,支撑应保持平面,防止变形。DB13/T2197—20156AA附录A(规范性附录)落棒冲击疲劳寿命试验方法落棒冲击疲劳寿命试验(以下简称落棒试验)是使用落棒冲击疲劳试验机(以下简称落棒试验机),在实验条件下,模拟耐磨钢棒在棒磨机中的冲击过程。冲击次数由计数器实现。耐磨钢棒冲击疲劳失效的冲击次数反映了耐磨钢棒在该种情况下的冲击疲劳寿命。A.1落棒机型号为MB型,落程为4000mm。A.2棒落棒试验的试样应从检查每批中任取3-5根钢棒作为试验棒。A.3落棒试验在常温下进行。A.4失效判断及试验程序规定如下:A.4.1失效判断A.4.1.1折断或开裂。A.4.1.2表面剥落总面积大于1/3。A.4.2试验程序试验人员在现场应认真观察,当发现有一个试验棒失效情况符合A.4.1.1条和A.4.1.2条规定时,取出失效棒,并放入第二根棒,如又发生失效,该批钢棒视为不合格产品。A.5落棒冲击疲劳寿命的确定。A.5.1不同耐磨钢棒直径落棒冲击疲劳试验次数的确定.在直径非l00mm情况下,其它直径的磨棒冲击疲劳寿命(次数)可按式(A.1)换算。DN10010000…………………………………………(A.1)式中:D—被测磨棒直径;N—直径钢棒的冲击疲劳试验寿命(落棒次数)。A.5.2数据处理时,小数部位按四舍五入取整填入试验报告。在试验报告中应注明失效情况,并记录试验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