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186-2015 蔬菜基质栽培设施建造技术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65.020.20B05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2186—2015蔬菜基质栽培设施建造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FacilitiesConstructionofVegetableSubstrateCultivation2015-05-11发布2015-07-0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2186—2015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保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晓蕾、高洪波、李敬蕊、宫彬彬、梁杨杨、胡志敏、章铁军、田真、潘晓慧、王丽萍。DB13/T2186—20151蔬菜基质栽培设施建造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蔬菜基质栽培设施的术语、建造场地、总体要求、基质栽培设施的结构和适用范围、种植系统的建造、贮液池(罐)的建造、供排液系统的建造。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设施蔬菜种植者和生产企业进行基质栽培设施的建造。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NY/T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2132-2012温室灌溉系统设计规范NY/T2533-2013温室灌溉系统安装与验收规范NY5331-2006无公害食品设施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基质栽培用固体基质固定植物根系,并通过基质吸收营养液和氧气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按栽培形式分为槽式基质栽培、袋式基质栽培、盆式基质栽培、立体基质栽培。3.2槽式基质栽培在固定栽培槽内填入基质进行栽培的一种方法。3.3袋式基质栽培在抗紫外线聚乙烯栽培袋内填入基质进行栽培的一种方法。3.4盆式基质栽培在塑料盆内填入基质进行栽培的一种方法。3.5DB13/T2186—20152立体基质栽培利用立体空间进行基质栽培的一种方法。分为高架立体基质栽培设施和立柱式基质栽培设施两种类型。4建造场地4.1建造场地的条件4.1.1自然条件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周边环境应符合NY5331-2006要求;进行绿色蔬菜生产,周边环境应符合NY/T391-2013要求。灌溉水质具体要求见附录A。4.1.2设施条件基质栽培设施需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或连栋温室等园艺设施内进行建造,并配备必要的保温、降温及供水供电设施。灌溉水源压力≥0.1MPa。4.2建造场地的准备园艺设施内地面需整平,铺砖或水泥硬化。4.3建造场地的消毒园艺设施内用饱和石灰水泼洒,再用20%百菌清烟雾剂300g/m2进行熏蒸,消毒后通风。5总体要求5.1设施设计基质栽培设施的各部分尺寸、排布和间距应满足作物生长需要,便于操作,同时最大限度缩短灌溉距离。5.2材料选择生产用蔬菜栽培选择造价低廉、结实耐用、保温性好的建造材料。观光采摘用蔬菜栽培的设施材料选择除满足以上条件外应尽量美观、新颖。5.3灌溉系统需布置合理、运行可靠,设备齐全,灌溉均匀度大于95%,符合NY/T2132-2012要求。6基质栽培设施的结构和适用范围6.1结构分为种植系统、贮液池(罐)、供排液系统三部分。6.2适用范围根据设施蔬菜的栽培种类和生产目的选择适合的基质栽培设施类型,具体见表1。DB13/T2186—20153表1各类基质栽培设施的适用范围基质栽培设施类型适用范围适用蔬菜适合株型备注槽式基质栽培生产用瓜类、茄果类等草莓、叶菜类、葱蒜类等大株型小株型投资小,耐用投资小,耐用袋式基质栽培观光用瓜类、茄果类等大株型投资较大盆式基质栽培生产用、观光用瓜类、茄果类等大株型投资较大立体基质栽培观光用草莓、叶菜类等小株型投资大,美观7种植系统的建造7.1槽式基质栽培设施的种植槽建造7.1.1材料选择可选择粘土砖、泡沫板、木板等材料。7.1.2结构参数分为大株型蔬菜种植槽和小株型蔬菜种植槽两种类型。大株型蔬菜种植槽深20cm~25cm,内宽48cm~60cm;小株型蔬菜种植槽20cm~25cm,内宽60cm~72cm。种植槽坡降为3:1000,走向与园艺设施走向垂直。种植槽间距60cm~80cm,数量以40~50个/667m2为宜。7.1.3建造过程选用适宜的种植槽框架材料,按结构参数做好种植槽框架。在槽底铺沙土,使种植槽两端形成坡降。沙土上铺1层0.08mm~0.1mm厚塑料薄膜,然后装入混好的栽培基质;也可先在薄膜上铺设5cm厚的炉渣或碎石作为渗液层,再装入栽培基质。每槽定植两行大株型蔬菜,小株型蔬菜依株行距定植即可。7.2袋式基质栽培设施的种植系统建造7.2.1材料选择选用厚0.7mm~0.1mm抗紫外线聚乙烯膜制成的黑白双色或白色专用塑料栽培袋。7.2.2结构参数栽培袋宽30cm~35cm、长80cm~90cm,栽培袋装好基质后呈扁长方形,折径70cm~80cm×30cm~35cm、高10cm。栽培袋排布与园艺设施走向垂直。每行栽培袋之间距离50cm。7.2.3建造过程整个建造场地地面铺一层白色塑料薄膜,将每个栽培袋填充20L~30L基质,用订书机封好袋口。按行距排列好栽培袋后,用刀片在每袋上面按35cm间距切出2个直径10cm的圆孔作为定植孔,每孔定植1株作物。每667m2宜定植1500~3000株。7.3盆式基质栽培设施的种植系统建造DB13/T2186—201547.3.1材料选择选用抗老化的硬质聚乙烯塑料盆,底部有透气孔,盆外壁黑色或灰色。7.3.2结构参数种植盆深度≥20cm,上口直径≥35cm,或长≥50cm,宽≥20cm。种植盆排布与园艺设施走向垂直,每行种植盆之间距离50cm。7.3.3建造过程整个建造场地地面铺一层白色塑料薄膜。将每个种植盆按行距排列好,装入基质,基质上表面距盆顶端3cm~5cm。每盆种植2株作物,每667m2宜定植2000~3000株。7.4立体基质栽培设施的种植系统建造7.4.1高架立体基质栽培设施的种植槽建造7.4.1.1材料选择栽培架用DN25以上的镀锌钢管搭建。种植槽可用带有底孔的泡沫箱,也可用透水率≥5.0L/(S˙m2)的无纺布和0.2mm以上的黑色塑料布自制槽体。7.4.1.2结构参数种植槽内宽30cm,深20cm,两端坡降为3:1000,距地面0.8m~1.0m。自制槽体分为内外两层,内层槽深15cm,外层槽深20~25cm。槽间距80cm~90cm,走向与园艺设施走向垂直。7.4.1.3建造过程7.4.1.3.1栽培架建造过程建造场地内地面做成南北坡降为3:1000的坡度倾斜面,镇压后铺砖或覆一层0.08mm~0.10mm厚塑料薄膜。沿种植槽走向每间隔1m,平行设置1对长100cm的镀锌钢管作立柱,立柱埋入土中30cm深或浇筑入20cm见方的水泥墩中。各立柱保持地上高度相等。每对立柱间距30cm,用两根35cm长的横杆固定,最后用2m长钢管纵向将每行立柱顶端连接固定。7.4.1.3.2种植槽建造过程如自制槽体,先将幅宽120cm的黑色塑料布铺在栽培架上,再将15cm厚的基质装入幅宽80cm的无纺布上,用无纺布包裹好基质,形成无纺布槽体。将无纺布槽体放在黑色塑料布上方,用夹子、铁丝固定在栽培架两侧的纵杆上,再用铺好的黑色塑料布包裹住无纺布槽,并使塑料布底部与无纺布槽底部保持5cm~10cm左右的空间。如使用泡沫槽体,将槽体固定在栽培架上即可。每槽可栽培两行作物。7.4.2立柱式基质栽培设施的种植系统建造种植系统由栽培钵、固定柱组成。7.4.2.1材料选择栽培钵材料可选择ABS塑料盆钵,为中空的四瓣、五瓣或六瓣形槽体。固定柱材料用直径为30mm~40mm薄壁铁管或硬塑料管,底端浇筑规格为15cm×15cm水泥墩。DB13/T2186—201557.4.2.2结构参数固定柱高2m。栽培钵深度15cm~20cm,直径40cm,瓣间距≥10cm,中央有一个直径为40mm~50mm,用于插入固定柱的中心孔。钵底为网状或有小孔。最底层栽培钵下为圆盘状的塑料集液盒,集液盒一侧底部留40mm直径圆孔。7.4.2.3建造过程建造场地内地面做成南北坡降为3:1000的坡度,镇压后铺砖或覆一层0.08mm~0.10mm厚塑料薄膜。将固定柱按南北向间距1m,东西向间距0.8m的间距排列好,挖抗埋好水泥墩,保持地上高度相等。栽培钵中装入栽培基质,作物定植于钵体瓣形处,每瓣定植1株作物。依次将集液盒、8~12个栽培钵套在固定柱上,栽培钵错开各瓣位置叠放,形成柱形。每柱可种植32~60株作物。每排立柱上部由钢丝绳连接相互固定。8贮液池(罐)的建造营养液贮存在贮液池或贮液罐中。如用文丘里施肥器或自动配比施肥机则无需单独建贮液池(罐)。8.1材料选择贮液池建造材料选择φ8钢筋、M10水泥砂浆、粘土砖、高标号耐腐蚀水泥。贮液罐可用密闭不透光、抗老化的聚氯乙烯桶。8.2结构参数各类型栽培设施的贮液池(罐)容积的计算方法见表2。根据贮液罐/池容积,确定贮液罐/池的长度、宽度、深度。应注意贮液池深度不宜超过2.0m。表2贮液池(罐)容积的计算方法栽培设施类型贮液池(罐)容积计算方法贮液池(罐)容积参考(每667m2)槽式基质栽培设施(大株型)1.5~2.0L/株×栽培株数3.0~5.0m3槽式基质栽培设施(小株型)0.5~1.0L/株×栽培株(丛)数3.0~8.0m3袋式基质栽培设施1.5L/株×栽培株数3.0~5.0m3盆式基质栽培设施1.5~2.0L/株×栽培株数3.0~5.0m3高架立体基质栽培设施0.5~1.0L/株×栽培株(丛)数2.0~5.0m3立柱式基质栽培设施0.3~0.5L/株×栽培株(丛)数5.0~10.0m38.3建造过程于建造场地中部或一侧建造或放置贮液池(罐)。建造前,贮液池四周及地基要夯实,池底要用10cm~15cm混凝土加入@20钢筋倒制而成,池壁先用粘土砖砌好,再用M10水泥砂浆批荡,水泥膏抹光。池内壁涂抹防水材料,以防止营养液渗漏。贮液池池面要比地面高出10cm~20cm并要加盖,保持池内黑暗环境。池内做好水位标记,池底部稍倾斜,在最低处下挖一个20cm见方的小水槽,用于放置水泵。DB13/T2186—20156贮液罐放置在距地面1.5m高处,或放于地面连接加压泵。贮液池/罐上方连接自来水源。将配制好的营养液母液或药品倒入贮液池/罐后,打开自来水阀门进行稀释,搅拌均匀后加水到水位标记即可。9供排液系统的建造9.1供液系统的建造9.1.1槽式、袋式、盆式、高架式基质栽培设施供液系统的建造采用滴灌或微喷灌方式进行供液,具体操作方法可参照NY/T2533-2013。若供液主管道压力压力不足或不稳定需增设加压泵或压力表。9.1.1.1配套设备每个贮液池配备防腐潜水泵1台,功率≥1.0kw/667m2,流量≥3.0m3/h,扬程≥5m。直径为40mm~50mm的黑色PP或硬质PVC管。直径10mm~15mm的PE滴灌管或微喷带,毛管每孔供水量为400mL~600mL/h。此外,还需阀门、过滤器、滴头管等设备。如有条件还可将水泵与定时器相连,进行自动灌溉。9.1.1.2建造过程将水泵放入贮液池中,出水口连接配套直径的硬质PVC管,作为供液主管道。依次连接阀门、过滤器、供液支管。按种植槽(袋、盆)位置在支管上打孔。若采用滴灌方式供液,槽式、盆式、高架式栽培设施可在基质上面铺设2~3条滴灌毛管,按作物株行距在毛管上打一个向下的0.5mm~0.7mm孔径的滴孔;袋式栽培设施的供液毛管连接滴头管进行供液,滴头用线绳绑缚在作物基部,正对定植孔。若采用微喷灌方式供液,则在基质上面铺设一条直径32mm的软质微喷带,每隔20cm设一组喷水孔。毛管或滴管带的一端连接支管,另一端用铁丝捆死,拉直后,放在作物附近即可。9.1.2立柱式基质栽培设施供液系统的建造9.1.2.1组成由水泵、供液主管、供液支管、供液毛管、滴液盒组成。9.1.2.2配套设备每个贮液池配备防腐潜水泵1台,功率≥1.5kw/667m2,流量≥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