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1讲 区域特征、区域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必修Ⅲ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讲区域特征、区域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4-考纲考情考向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2019海南卷,12题2017全国Ⅱ卷,1~3题2017全国Ⅲ卷,1~3题2016全国Ⅰ卷,37题2016全国Ⅲ卷,36题2016海南卷,13~15题2015全国Ⅰ卷,36题2015海南卷,15~17题2014全国Ⅱ卷,36题以世界或我国某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特征;以某区域为背景材料考查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强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5-知识网络考点一-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区域的主要特征特征表现界线有明确的,有模糊的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这是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内部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相互联系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考点一-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区域空间结构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类型及特征乡村地域城镇地域范围大,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范围小,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对乡村地域产生带动作用空间分布特点从空间分布形式看,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考点一-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区域产业结构(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3)差异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考点一-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地区差异传统的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时间变化发展前期农业经济占相当大的比重工业化时期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化时期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考点一-1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读下图,完成第1~2题。考点一-1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伊朗()A.地处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地震多发B.河流呈向心状分布,流程长,水量大,航运发达C.沿海地带经济腹地小,缺少大型综合性港口D.西北部地区人口稀疏,东南部地区人口稠密2.图中()A.甲地区地势低平,降水多,为种植业主要分布区B.乙湖面积季节变化小,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C.丙地区受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影响,多雾少雨D.丁地区气候温和,石油资源丰富,人口密度大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伊朗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地震多发;河流不是呈向心状分布,水量小,航运不发达;沿海地带经济腹地小,缺少大型综合性港口;西北部地区人口密集,东南部地区人口稀少。第2题,图中甲地区地势低平,降水多,为种植业主要分布区;乙湖面积季节变化大;丙地区因地形阻挡,受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影响小;丁地区气候干旱,石油资源丰富,但人口密度小。答案解析关闭1.C2.A考点一-1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区域特征的分析思路考点一-1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描述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描述应首先从地理位置着手,然后再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五大自然地理要素分别描述。如果图文资料中有自然资源出现,还要加上对自然资源的评价描述。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答题模板如下。描述角度主要内容特征地理位置(沿海或内陆、大陆东岸或西岸)、地形(类型、多少、分布、地势、地质条件、特殊地貌类型等)、气候(类型、显著特征)、水文(河流、湖泊类型、主要特征)、土壤(类型、厚薄、肥力高低等)、植被(类型、分布、多少)、自然资源(类型、多少、丰富程度、分布特点等)考点一-1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描述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特征的方法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特征的描述,常用的答题模板如下。描述角度主要内容农业生产特征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其分布、单位面积产量、农业部门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商品率、生产水平(机械化程度、集约化程度、专业化程度等)工业生产特征工业的发达程度、主要工业部门及结构、工业地域分布、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考点一-1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2018北京卷,40)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中国原创歌剧《运之河》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演出,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京杭运河简图考点一-1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为进一步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据右图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答案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中部及南、北两端略高,其余地区主要以平原为主;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北向南有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流过。解析本题以京杭运河为背景,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植被及河湖等角度进行表述。考点一-1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2017北京卷,36(1)(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概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2)与甲河段相比,说明乙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形成原因。(3)说明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考点一-1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答案(1)以平原、丘陵为主;多瑙河以东主要为平原,北部和多瑙河以西多山地;地势总体北部、西部高,东南部低。(2)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流速慢;有较多支流汇入,流量大;纬度较低,结冰期短。(3)集中分布在匈牙利西北部。汽车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汽车工业生产地域联系紧密;公路和铁路交通便利;主要面向国外消费市场。考点一-1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解析第(1)题,从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起伏等方面描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根据图示信息(大平原、巴兰尼亚丘陵、西部和北部多山地)总结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地势起伏。第(2)题,甲为上游河段,流经山区→流速快;支流少→流量小;纬度高→结冰期长。乙为下游河段,流经平原→流速慢;支流多→流量大;纬度低→结冰期短。第(3)题,图文对照归纳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充分利用文字材料,结合工业区位原理,从工业基础、劳动力、交通、市场和地域联系等角度分析匈牙利汽车工业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考点一-2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区域发展阶段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常用的有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综合性的指标有人文发展指数。2.区域发展阶段的特征区域发展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水平低,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少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水平高,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高考点一-2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产业,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规模甚小,表现出自给自足特征逐步提高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考点一-2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交通运输现代化交通线路少而稀疏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城市化水平低,缺乏大型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发展速度高于区域平均速度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逐渐缩小发展状态低水平均衡状态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高水平的均衡状态考点一-2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下图示意一个海岛国家经济的空间发展过程。据此完成第1~3题。考点一-2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第一阶段,岛内大部分居民从事的活动是()A.渔业B.采矿业C.旅游业D.金融业2.第二阶段,a与b两港口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商业化B.工业兴起C.腹地人口增加D.运输路线建设3.第四阶段,f城市的发展超过a、b,并成为该国的首要大都市,其原因是()A.f地理位置优越B.国家经济结构转型C.沿海港口因淤浅而没落D.f、b之间建成高等级交通线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读图可知,第一阶段岛内主要为落后地区和聚落,早期经济发展落后,城市多分布在沿海地区,说明最初以渔业为主,故选A项。第2题,读图可知,第二阶段a与b港口城市发展速度较快,是由于交通线路的建设,使得港口的腹地更加广阔,较其他周边的聚落发展较快,故选D项。第3题,读图可知,a、b为港口城市,相对于f有更加优越的位置,A项错;图中无法显示沿海港口的淤积,且沿海港口的淤积与f成为大都市无关,C项错;f、b间有高等级交通线的建设,但无法使f成为首要大都市,D项错;f城市的发展超过a、b,并成为该国的首要大都市,可能由于该岛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旅游业所致,B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B1.A2.D3.B考点一-2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考点一-2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产业结构变化特点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格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农业经济比重相当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一、二、三或一、三、二工业化阶段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二、一、三或二、三、一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三、二、一考点一-2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以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为例分析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阶段,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而演化的不同阶段。其发展的区位条件不同,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也不同,下面以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为例进行具体分析。考点一-2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考点一-2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实现区域再生的措施区域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污染严重、地价上涨等造成区域经济整体衰退,区域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才能实现区域高效益综合发展。其措施如下。(1)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改造传统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2)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区域环境。考点一-3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7江苏卷改编,25~26)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第1~2题。考点一-3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①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②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③1978—1990年,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④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1978—2015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反映了()①改革开放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②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加快③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中西部增速④21世纪以来,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发生了变化A.①②

1 / 5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