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水循环和洋流-2-考纲考情考向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9海南卷,16~17题2019全国Ⅰ卷,9~11题2017全国Ⅰ卷,6~8题2016全国Ⅱ卷,9~10题2016全国Ⅲ卷,7~9题2015全国Ⅰ卷,1~3题2015全国Ⅰ卷,7~9题2015全国Ⅱ卷,9~11题2014全国Ⅱ卷,6~7题2014全国Ⅱ卷,9题以区域图、统计图表、模式图等形式考查各种水体的补给、洋流的分布规律,联系实际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以特定区域为载体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重大的时政热点(如航海、科研、水污染等)材料考查对地理事物、规律的理解与应用,多与热点、生活问题相结合,以选择题为主,近年来在综合题中也多有考查-3-知识网络考点一-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2.主要环节:上图中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E地下径流、F下渗、G植物蒸腾。3.类型: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可分为乙海陆间水循环、丙海上内循环、甲陆地内循环。考点一-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4.能量来源:太阳能及地球重力的作用。5.意义(1)水循环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2)在各个圈层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输送和转换。(3)促进整个自然界的发展演化。(4)水资源得到更新并能持续利用。6.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人工增雨及跨流域引水。特别提醒(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能。(2)外流区域既存在海陆间的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但以海陆间的水循环为主;内流区域以陆地内循环为主。考点一-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8辽宁大连期末)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下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考点一-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管道输水、蒸发B.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蒸发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D.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2.下列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C.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D.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箭头①②⑦都示意城市地表水来源,①属于社会循环,②属于自然循环,所以可判断①为跨流域调水,②为地表径流;箭头③指向城市用水,且属于社会循环,可判断③为管道输水。第2题,②为地表径流,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增加②,A项错;④为蒸发,和地下水多少无关,大量开采地下水不可能增加④,B项错;城市绿地建设增加城市蒸发量,可以增加水汽输送(⑥),C项错;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下渗(⑤),故D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1.B2.D考点一-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方式是地表径流。改变地表径流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渗流区的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透方向等考点一-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影响下渗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少下渗考点一-1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运用水循环原理阐释生产、生活相关问题(1)水利措施。①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量,提高径流的利用率;降低上游流速,增加库区泥沙淤积,下游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减小;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量。②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考点一-1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农林措施。①“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②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③河流上游地区破坏植被将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增大;中下游地区河床抬高,湖泊淤积,调蓄径流的功能减弱。④缓坡修梯田(如黄土高原):a.增加下渗,地表径流减少,蓄水保土;b.减少含沙量,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减轻洪涝。(3)城市化。城市化导致硬化面积扩大,植被和裸地减少,故降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加剧,易造成城市内涝,地下径流减弱,蒸发、蒸腾减弱。建设“海绵城市”则会改善上述问题。考点一-1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拓展延伸利用水循环原理分析自然界的实例沼泽地的形成内流河断流的成因考点一-1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8全国Ⅲ卷,8)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读图,完成下题。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湖面蒸发弱B.湖泊面积大C.湖水盐度低D.湖水深度大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水循环。湖面蒸发弱并非主要原因,A项错误;盐度对水体更新无影响,相反,水体更新快,盐度才较低,因果关系倒置,C项错误;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主要是因为湖水储量大,而储量大的原因主要是湖水深度大,而非湖泊面积大,D项正确,B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D考点一-1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下所示。1.地下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2.湖泊水与河流水的相互补给关系常考图形考点一-1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湖泊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常考图形考点一-1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读某河流水文站平均流量过程线补给类型分割图,完成第1~2题。1.若该河流位于我国,最可能位于()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D.华北地区2.补给类型a、b、c、d分别是()A.季节性积雪融水、浅层地下水、雨水、冰川融水B.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川融水、雨水C.冰川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浅层地下水D.雨水、冰川融水、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常考图形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由图中流量数值可以看出,该河径流量小,冬季除深层地下水外,几乎没有其他补给,即冬季易发生断流,因此最有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因此a为雨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受气温影响大,夏季多,所以b代表冰川融水补给;积雪融水同时补给浅层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在春季,夏季积雪消融完,补给消失,所以d代表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浅层地下水补给水量小,且在刚进入枯水期时补给河流,所以c代表浅层地下水补给。答案解析关闭1.B2.D考点一-1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补给类型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流量过程曲线图雨水补给①时间集中,以夏秋两季为主;②不连续性;③水量变化大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分配及年际变化普遍,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常考图形考点一-1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补给类型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流量过程曲线图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多集中在春季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地势东北地区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主要在夏季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常考图形考点一-1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补给类型补给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我国主要分布地区流量过程曲线图湖泊水补给较稳定,对径流有调节作用湖泊与河流的相对位置及湖泊水量的大小普遍地下水补给较稳定,对径流有调节作用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普遍常考图形考点一-2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方法技巧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1)河流径流量随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气候区补给时间径流特点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年雨)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季风气候区当地夏季(夏雨)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热带草原气候区当地夏季(湿季)径流季节变化大地中海气候区当地冬季(冬雨)冬汛,径流季节变化大常考图形考点一-2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融水补给。①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②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①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②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常考图形考点一-2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2019海南卷,16~17)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月至8月,4月份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第1~2题。1.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地下水B.大气降水C.冰川融水D.积雪融水2.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B.生活用水量大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D.生产用水量大DD考点一-2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思维流程第1题:春汛→春季积雪融化,补给河流水→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第2题:考点一-2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6全国Ⅲ卷,7~9)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第3~5题。常考图形考点一-2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4.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BCD常考图形考点一-2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解析:第3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植被破坏导致地表水下渗作用减弱,地下径流减弱,植被、土壤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雨季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流速加快,致使河流径流量增大;旱季时因植被、土壤涵蓄的水源大为减少,地下水对河流的补给减少。因此河流的径流量年内波动变大。第4题,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地面径流减少,②错,③④对。植被恢复,蒸发(腾)作用增强,空气湿度增加,但不一定在当地的小区域内形成更多的降水,①错。第5题,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多,地表径流减少,河流补给减少,径流量总量减少(地下径流增多且有一部分不会汇入河流,从而导致径流总量减少),排除A、B两项。图示岩层向乙河一侧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甲河径流量减少,C项错,D项正确。考点一-2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