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考纲考情考向知识网络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019全国Ⅱ卷,9~10题2019全国Ⅲ卷,37题2018全国Ⅰ卷,6~8题2018全国Ⅲ卷,6~7题2017全国Ⅱ卷,7~9题2017海南卷,10~11题2016全国Ⅰ卷,7~9题2016全国Ⅱ卷,9~11题多结合景观示意图、素描图等考查。主要考点:①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构造地貌;②河流地貌的成因、特征及实际应用;③流水和风力沉积地貌(沙滩、砾石堆积物、沙丘、冲积扇等)的形成过程;④喀斯特地貌的分布和特征考点一-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内部。(2)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考点一-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1)褶皱:图中A、B处沉积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其中A处岩层中间向上隆起,叫背斜;B处岩层中间向下凹陷,叫向斜。(2)断层:图中C处岩层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称为断层。其中E处叫地垒,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D处叫地堑,常发育成盆地或谷地。考点一-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1)火山喷发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貌。(2)地震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考点一-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4.板块构造学说考点一-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板块名称: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如图中A为欧亚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2)板块边界类型:图中M为消亡边界,N为生长边界。(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①如图中a是两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②如图中b、c是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深邃的海沟、岛弧、海岸山脉。③如图中d是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成了东非裂谷带。考点一-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8黑龙江哈尔滨检测)下图为全球地壳运动速度矢量(矢量是一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图。据此完成第1~2题。考点一-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板块边界的运动速度大于板块内部B.同一板块内部运动速度相同C.箭头线越长表示地壳越稳定D.太平洋板块最不稳定2.关于图中四地地壳运动特征示意图,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由图示可以看出,太平洋板块内部运动量很大,A项错;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内部的运动速度并不相同,B项错;箭头线越长表示地壳运动越快,地壳越不稳定,C项错;太平洋板块运动最快,最不稳定,D项正确。第2题,甲在太平洋板块内部,太平洋板块是由其中部海岭推动向两侧移动,A项错;乙是印度洋中部海岭,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带,不是俯冲带,B项错;丙是大西洋中部海岭,是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间的张裂带,C项正确;丁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间的俯冲带,D项错。答案解析关闭1.D2.C考点一-1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8浙江、杭州地区重点中学模拟)读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第3~4题。3.图中乙地的地质构造是()A.向斜B.背斜C.地垒D.山岭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大型工程项目需避开甲地B.丙地是理想的储油构造C.在甲地很容易找到地下水D.乙地形成山岭是因为岩性坚硬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3题,乙处岩层中间向下凹陷,是向斜构造,A项正确。第4题,甲地是背斜构造,结构稳定,且利于防水渗漏,部分大型工程项目不需避开;丙地是断层,背斜是理想的储油构造;甲地是背斜构造,利用向斜易找到地下水;乙地是向斜构造,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外力侵蚀,从而形成山岭,D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3.A4.D考点一-1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地壳运动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了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和海陆变迁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地震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考点一-1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褶皱和断层的比较褶皱和断层是两种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二者在产生原因、结构特征和形成的地貌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如下表所示。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判断方法岩层形态向上拱起向下弯曲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岩层新老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考点一-1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断层相对上升的一侧,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相对下沉的一侧,常形成谷地或盆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考点一-1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考点一-1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地质构造实践意义背斜岩层封闭,易于储油、储气,在背斜内自下而上依次为水、石油、天然气天然拱形,结构稳定;地下水顺岩层向两侧渗流,无地下水威胁顶部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宜建采石场向斜地下水顺岩层向槽部汇集,是储存地下水的良好构造断层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地表,形成泉;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发育河谷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水库易渗漏考点一-1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拓展延伸地质作用与矿产分布矿产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地质作用的制约,不同矿物有不同的分布格局与特点,像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床多分布于岩浆岩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多分布于沉积岩地区。从地质构造的角度看,背斜呈天然拱形,密闭性好,因此是储存石油、天然气的良好构造。考点一1.(2018天津卷,4)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A.间歇性抬升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D.持续性沉降-1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根据题干可知,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图中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而且具有明显的阶梯性,为河流阶地。由此可以推测,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间歇性抬升,A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A考点一-1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8江苏卷,5~6)下图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完成第2~3题。考点一-1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3.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A.志留系B.石炭系C.二叠系D.第四系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2题,根据图中从甲地到乙地地层新老关系可判断,中间新(P)两侧老(C),为向斜构造;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可判断,从甲地到乙地地势为低—高—低。故选A项。第3题,图中显示,丙处为泥盆系地层,直接出露地表,在此处往下钻探,只能发现比它更古老的地层,即志留系地层。答案解析关闭2.A3.A考点一-2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1)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2.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1)合理改造能趋利避害,如在梯田上耕作;填海造陆。(2)不合理活动产生消极破坏作用,如在坡地上耕作。常考图形(2)流水作用侵蚀地貌:沟谷、瀑布、喀斯特地貌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3)风力作用侵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戈壁堆积地貌:沙丘、沙垄、黄土堆积考点一-2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下图为英国约克郡戴尔国家公园内大裂谷附近岩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温和湿润的石灰岩地区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可以形成()A.黄土地貌B.雅丹地貌C.冰川地貌D.喀斯特地貌2.加宾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溶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刨蚀D.地壳下陷常考图形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温和湿润的石灰岩地区,流水侵蚀作用较强,可以形成喀斯特地貌,D项正确。第2题,在流水侵蚀、溶蚀作用下,溶洞空间不断增大,溶洞上部不断塌陷,最后形成加宾峡谷,A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1.D2.A考点一-2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据此完成第3~5题。常考图形考点一-2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3.①坡是()A.迎水坡,流速慢B.迎水坡,流速快C.背水坡,流速快D.背水坡,流速慢4.该沙波中以侵蚀作用为主的部位是()A.①坡和②坡B.③坡和④坡C.①坡和③坡D.②坡和④坡5.该沙波的移动方向是()A.维持原地B.往复摆动C.向上游移动D.向下游移动常考图形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3题,根据图示水流方向可知,①坡是迎水坡,因受阻挡水流流速慢。第4题,由材料分析可知,迎水坡表现为水流堆积,背水坡表现为水流侵蚀,②④为背水坡,水流流速受下坡影响,流速较快,主要以侵蚀为主,故选D项。第5题,据材料可知,沙波的产生是河床泥沙颗粒不均匀与水流不稳定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河床上呈波状起伏堆积而成的微地貌。水流上坡时泥沙受重力影响堆积,下坡时,流速加快,泥沙不断侵蚀,侵蚀的沙粒搬运到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上堆积下来,从而促使沙波缓慢向上游移动。故选C项。答案解析关闭3.A4.D5.C考点一-2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侵蚀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侵蚀类型形成地貌分布地区风力侵蚀风力侵蚀可形成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柱等地貌形态;经搬运会形成戈壁、裸岩荒漠干旱、半干旱地区,如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冲刷坡面,形成沟谷;流水使谷底加深,形成瀑布、峡谷、“V”型谷等湿润、半湿润地区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冰川侵蚀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海浪侵蚀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滨海地带常考图形考点一-2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沉积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沉积类型形成地貌分布地区冰川沉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沉积山前形成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河口处形成三角洲、沙洲、冲积岛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具有明显的分选性)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风力沉积风沙堆积,形成沙丘、沙垄;黄土高原的黄土层也是由沙尘堆积形成的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常考图形考点一-2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3.河流地貌的发育(1)不同河段河谷的形态及成因。考点一-2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2)河流侵蚀地貌。方式溯源侵蚀下蚀侧蚀方向向河流源头垂直于地面垂直于两侧河岸对河谷的影响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使河床加深,河流纵向发展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横向发展考点一-2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3)河流堆积地貌。组成部分分布形成地貌特点图示洪积—冲积平原山前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水流出谷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搬运能力降低→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