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湘教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3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2-考纲考情考向知识网络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018全国Ⅰ卷,10题2018海南卷,13题2017全国Ⅱ卷,5题2017全国Ⅲ卷,10~11题2014全国Ⅰ卷,3题2014全国Ⅱ卷,4题难度降低,淡化光照图的考查,多以生活化的情境考查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以选择题为主考点一-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地球公转特征和黄赤交角(1)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方向:自西向东。(3)周期:1年,约为365日6时9分。考点一-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4)速度。公转位置时间公转速度A点近日点1月初较快B点远日点7月初较慢考点一-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黄赤交角示意考点一-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考点一-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登封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约34°N,113°E),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观星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正北方有一“长堤”(见图1),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利用它可以了解四季变化。据此完成第1~2题。考点一-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当地球由丙处向乙处运动期间,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的投影逐日移动方向为()A.东B.西C.南D.北2.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夏至日该地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投影的位置有何变化?()A.变远B.变近C.向南移动D.向西北移动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根据地球公转的特点可知,当地球由丙处向乙处运动期间,是从秋分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降低,影子变长。结合材料中方向可知,横梁在“长堤”上的正午投影逐日向北移动。第2题,若黄赤交角变小,北回归线的纬度变低,该地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投影变长,所以向北变长,即该地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投影的位置变远。答案解析关闭1.D2.A考点一-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影响黄赤交角是指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其主要影响是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季节变化和五带分布。考点一-1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黄赤交角及其变化带来的影响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导致地球运动产生地理意义的关键要素之一,对其理解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1)与黄赤交角相关的角度及其关系。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考点一-1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考点一-1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4江苏卷,3~4)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完成第1~2题。考点一-1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则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与以太阳为参照系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图2中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动方向应为自右向左。第1题,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在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前且靠近6月22日处,故应为丁。第2题,图中显示,甲、乙两点关于冬至点对称,而非关于近日点对称,所以日地距离不同;而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相关,故公转速度也不同;冬至日为昼长的极值点,而甲、乙分别位于冬至日两侧,所以同一个地点在这两个日期昼长相同,昼长变化趋势相反,日出方位相同。答案解析关闭1.D2.D考点一-1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昼夜长短的变化常考图形时间变化特点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图1代表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图2代表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如图3所示)考点一-1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方法技巧日出、日落太阳方位的确定(1)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纬度太阳正东升,正西落。(2)太阳直射北半球某地时,未出现极昼极夜地区,太阳东北升,西北落。(3)太阳直射南半球某地时,未出现极昼极夜地区,太阳东南升,西南落。考点一-1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2018安徽蚌埠铁中期中)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某一天三地的昼弧长短状况绘成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①②两地所在的半球是()A.①地在北半球,②地在南半球B.①地在南半球,②地在北半球C.①②同在北半球D.①②同在南半球2.北京、①、②三地纬度高低关系排列正确的是()A.北京①②B.②①北京C.①②=北京D.①②=北京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读图,北京昼弧长度220°,大于一半,即昼长大于夜长,北半球是夏半年;①②两地的昼弧长度均小于180°,即昼短夜长,所以同在南半球,D项正确。第2题,昼弧长度等于180°,位于赤道。昼弧长度与180°的差值越大,说明纬度越高,差值越小,说明纬度越低,所以①地纬度最低,②地与北京纬度数相同,故①②=北京,D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1.D2.D考点一-1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南、北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如下图所示。常考图形考点一-1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南或北)移动,哪个半球(南或北)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常考图形考点一-1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夏至日极昼范围达一年中最大;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冬至日极夜范围达一年中最大。如下图所示。北半球某地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常考图形考点一-2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3.极昼、极夜的分布变化(1)春分过后北极附近就会出现极昼,此后极昼范围越来越大,到夏至日达到最大,边界到达北极圈。夏至日过后北极附近极昼范围逐渐缩小,到秋分日消失。秋分过后南极附近出现极昼,此后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越来越大,到冬至日达到最大,边界到达南极圈。冬至日过后,南极附近极昼范围逐渐缩小,至次年春分日消失。(2)纬度越高,极昼和极夜的时间就越长。极点附近极昼和极夜的时间各长达半年左右,极圈上极昼极夜的时间仅为一天。(3)发生极昼和极夜的最低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90°。考点一-2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方法技巧昼(夜)长的计算方法(1)利用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2×(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利用昼弧计算:昼长=(昼弧度数/360°)×24=昼弧度数/15°。(3)利用太阳高度计算:昼长即为某地太阳高度大于0的时段间隔。(4)利用对称“互补”规律计算。①同一天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地,昼长和为24小时(一地昼长等于另一地夜长)。②同一地冬至日与夏至日的昼长和为24小时→推论:关于夏至、冬至对称的两个日期,其昼长、夜长、日出时间、日落时间相等;关于春分、秋分对称的A、B两天,则A的昼长等于B的夜长,A的夜长等于B的昼长。常考图形考点一-2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2018海南卷,13)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完成第1题。1.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A.白昼更长B.正午太阳更低C.日出方位更偏南D.正午时刻更早答案解析解析关闭三亚和海口同在北半球,但三亚纬度较低,1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此时北半球纬度越低白昼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出方位越偏北。三亚位于海口西侧,正午时刻应更晚。答案解析关闭A考点一-23-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2017全国Ⅱ卷,5)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第2题。考点一-24-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2.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B考点一-25-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思维流程依据:文字信息——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时间)。图示信息——该地纬度为68°N以北(空间)。A项:11月至次年3月21日前后北半球非极夜区日出东南,但该地极夜期没有日出现象,3月21日后日出东北→不会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项:12月22日前后出现极夜现象→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项:该地主要受来自北冰洋的极地冷高压影响→不会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项:3月21日后该地昼长夜短,昼长长于12小时,12月22日前后会出现极夜现象→白昼时长最大差值超过12小时。考点一-26-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判读方法]光照图是地球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的信息载体。对光照图中的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与解读可以确定时间(时刻、日期、季节)、角度(黄赤交角、直射点经纬度、太阳高度)、长短(昼夜分布与变化)。夏至日昼长与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如下图所示。[常考图形之3]光照图考点一-27-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常考图形考点一-28-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考点一-29-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纬度分布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线所示。(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a线所示。(3)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b线所示。考点一-30-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季节变化北半球节气达最大值的地区达最小值的地区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南半球各纬度冬至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北半球各纬度春、秋分赤道—考点一-31-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2018湖北宜昌摸底)下图为某日甲、乙、丙、丁四地太阳位于正北或正南方时太阳高度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考点一-32-知识梳理基础反馈能力突破真题通关1.甲、乙、丙、丁四地中()A.甲在北极点上B.乙在北极圈上C.丙在北回归线上D.丁在南温带2.甲地太阳高度的年内最大值为()A.33.5°B.90°C.60°D.47°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甲、乙两地该日太阳有时出现在正南,有时出现在正北,太阳在正南时太阳高度大,应为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在正北时太阳高度小,应为午夜太阳高度。根据太阳视运动特征可知,两地处于极昼地区,应位于北极圈到北极点之间,且乙地为出现极昼的纬度最低地区。根据极昼地区某地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与子夜太阳高度之和总是等于当日直射点纬度的2倍,可知太阳直射20°N,甲地纬度为80°N,乙地纬度为70°N,丙地纬度为10°N,丁地纬度为40°S。D项正确。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地位于80°N,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计算可得,最大为33.5°,故选A项。答案解析关闭1.D2.A考点一-33-知

1 / 4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