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60.20B91备案号:46863-2015DB50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T588—2015田园管理机machineforfieldmanagement2015-08-15发布2015-09-30实施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0/T×××—2015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重庆市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重庆市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Q/TC08)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市农业机械鉴定站、重庆威马农业机械有限公司、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成、穆斌、崔民明、严华、李春东、詹英士、任异曼、林祖权、龙春燕。本标准为首次制定。DB50/T×××—20151田园管理机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田园管理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号编制规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田园管理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0395.10-200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10部分:手扶(微型)耕耘机GB1039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5262-2008农业机械试验条件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GB/T9480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JB/T7864-2013中耕追肥机JB/T9832.2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漆膜附着性能测定方法压切法JB/T10266-2013微型耕耘机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田园管理机machineforfieldmanagement指配套发动机标定功率不大于6.5kW,有独立的行走驱动装置,具有旱地开沟、起垄、培土、锄草、施肥、覆膜等不少于两种功能的田间管理机械。4型号编制规则4.1产品型号由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表示产品的类别和主要特征。4.2产品型号由分类代号、配套发动机功率、发动机特征代号、工作部件输出轴总数和行走驱动类型组成。配套发动机功率、发动机特征代号、工作部件输出轴总数之间,以短横线隔开。DB50/T×××—201524.3分类代号由产品大类代号和小类代号组成,大类代号:3表示田间管理机械,小类代号:TG表示田园管理机。4.4配套发动机功率,单位:kW,以标定功率表示,按数值修约规则,保留1位小数。4.5发动机特征代号:发动机特征代号用字母表示,FQ表示风冷汽油机,FC表示风冷柴油机,SC表示水冷柴油机;发动机启动方式为电启动的,在发动机特征代号后加E表示,启动方式为手拉或手摇启动的,不标注。4.6工作部件输出轴总数:指工作部件输出轴总数(含行走驱动装置轴),用阿拉伯数字表示。4.7行走驱动类型:单轮驱动用D表示,双轮驱动用S表示,履带式驱动用L表示。4.8产品型号的编排顺序:3TGX-X-XX行走驱动类型工作部件输出轴总数发动机特征代号配套发动机功率,kW小类代号:田园管理机大类代号:田间管理机械示例:配套发动机标定功率:6.3kW,发动机为风冷柴油机,发动机启动方式为电启动,工作部件输出轴总数:3,双轮驱动。其标记为:3TG6.3-FCE-3S。5技术要求5.1一般要求5.1.1田园管理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有特殊要求时供需双方另行协议,并在产品图样中注明。5.1.2漆膜厚度应不低于45μm,其附着性能不低于JB/T9832.2规定的Ⅱ级。5.1.3外观应清洁,不应有锈蚀、碰伤等影响外观的缺陷。5.1.4发动机、行走箱、变速箱不应有渗漏现象。5.1.5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V形槽中心面应在同一平面,其偏差应不大于3mm。V带的张紧程度应适中。5.1.6扶把具有调整功能时,应调整灵活,定位准确、可靠。5.1.7各操纵手柄应安装在操作者前方。5.1.8油门操纵机构应为右手操作,并能保证发动机在全程调速范围内稳定运转。5.1.9各自动回位的操纵手柄在操纵力去除后应能自动返回原来位置。5.1.10各运动件装配后应灵活、可靠,不应有卡滞现象和异常响声。5.1.11各零件、部件不应错装和漏装。所有紧固件应紧固可靠。5.1.12在环境温度大于5℃时,连续2min内启动操作不超过3次,应能顺利启动。5.1.13离合机构应能分离彻底,接合平顺,完全结合时应能传递发动机的全部扭矩。DB50/T×××—201535.1.14整机空运转试验:时间不少于30min,各操纵机构应准确有效,各工作档位在发动机不同转速下应能正常工作。5.1.15在环境温度不高于35℃的条件下,各行走箱、变速箱工作1h后,表面最高温度应不高于85℃。5.2安全技术要求5.2.1动力传动部件(耕作部件除外)的防护应符合GB10395.10-2006中4.1的规定。5.2.2在发动机机架水平、扶手把末端中心距水平面垂直高度为800mm时,耕作部件的防护应符合GB10395.10-2006第5章的规定。5.2.3各防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强度,应固定牢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应产生撕裂或变形。5.2.4防护装置不应妨碍田园管理机操作和日常保养。5.2.5田园管理机操纵手柄上应设置当操作者的手离开手柄后,使作业机具(含行走驱动装置)自动停止运转的装置,但不应通过停止发动机来实现。5.2.6前进档和倒档之间应设置空档。5.2.7发动机的排气方向应避开操纵位置上的操作者。5.2.8对于发动机转速控制手柄,如果处于操作者手操纵机构位置区内,则手柄远离操作者(通常向前或向上或向右)移动应使发动机转速增加;手柄朝向操作者(通常向后或向下或向左)移动应使发动机转速降低。对于发动机转速推/拉操纵机构,如果处于操作者手操纵机构位置区内,则拉操纵机构应使发动机转速增加,推操纵机构应使发动机转速降低。5.2.9应在田园管理机危险部位标注永久性危险警告安全标志。其标志应符合GB10396的规定。5.2.10安全标志应能经受各种环境条件,并在正常清洗时不退色、脱色、开裂和起泡,保持清晰。标志经用水浸泡过的抹布擦拭15s后,再用汽油浸泡过的抹布擦拭15s的试验之后,标志应清晰可见,不出现卷边。5.2.11使用说明书安全内容的编写应符合GB/T9480的规定,并应明确规定操作者安全操作注意事项。5.3主要技术性能5.3.1田园管理机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调整到正常工作状态,根据作业条件、规定的作业速度和农艺要求,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主要技术性能指标项目指标开沟深度cm≥设计值开沟深度稳定性≥85%垄高合格率≥75%垄顶宽合格率≥70%垄间距合格率≥75%培土高度cm≥设计值培土高度稳定性≥85%耘锄深度cm≥设计值锄草率铲式:≥95%;轮式:≥85%定置环境噪声dB(A)≤86最高行驶速度km/h≤10DB50/T×××—20154表1(续)项目指标开沟速度m/h≥设计值起垄速度m/h≥设计值培土速度m/h≥设计值耘锄速度m/h≥设计值施肥速度m/h≥设计值5.3.2在颗粒状化肥含水率不大于12%,小结晶粉末状化肥含水率不大于5%,排肥量按150kg/hm2~225kg/hm2的条件下;在地表平坦,土壤含水率和整地质量符合施肥、铺膜要求,地膜质量、规格应符合田园管理机使用的要求,地膜在无粘连和破损的条件下;施肥、覆膜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施肥、覆膜性能指标项目指标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7.8%地膜采光面机械破损程度mm/m2≤505.3.3使用可靠性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使用可靠性指标项目指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h≥40有效度(A)≥90%6试验方法6.1试验条件和要求6.1.1试验地应根据试验样机的适应范围,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地块各处的试验条件应基本相同,其面积应能满足各测试项目的测定要求。6.1.2试验机组应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试验时,不应更换样机。6.1.3试验区测量点的位置选择按GB/T5262-2008中4.2进行,调查和测定内容为:a)土壤质地。b)土壤绝对含水率测定按GB/T5262-2008中7.2.1进行。c)土壤坚实度测定按GB/T5262-2008中7.2.2进行。d)植被密度测定按GB/T5262-2008中8.3进行。6.1.4肥料的容积质量、自然休止角测定按JB/T7864-2013中附录A进行。6.2性能试验方法6.2.1漆膜厚度用测厚仪检测三个不同部位,以三个不同部位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漆膜的平均厚度值。漆膜附着性能测定方法按JB/T9832.2的规定进行,检查三个不同部位,均不低于Ⅱ级。6.2.2按照企业明示的田园管理机主要作业功能,选择不少于两种主要功能进行性能试验。各性能试验工况不少于3个行程。将开沟深度、起垄高度、垄定宽、垄间距、培土高度、耘锄深度等参数调至田园管理机能正常作业的设计值,在最佳作业速度下进行试验。6.2.3作业深度或高度用耕深仪、耕深尺、高度尺或其他测量仪器进行测定。沿田园管理机前进方向每DB50/T×××—20155隔2m左、右两侧各测定一点,每个行程总测点不少于20点,按公式(1)、公式(2)计算:a)行程的深度或高度平均值anajnjijijå==1.......................................(1)式中:aj—第j个行程的深度或高度平均值,单位为厘米(cm);aji—第j个行程中的第i个点的深度值或高度值,单位为厘米(cm);nj—第j个行程中的测定点数。b)工况的深度或高度平均值NaaNjjå==1........................................(2)式中:a—工况的深度或高度平均值,单位为厘米(cm);N—同一工况中的行程数。6.2.4深度或高度稳定性按公式(3)~(8)计算:a)行程的深度或高度标准差、变异系数和稳定性系数()112--=å=jijjijnnjaaS...................................(3)100´=aSVjjj......................................(4)jjVU-=1.......................................(5)式中:Sj—第j个行程的深度或高度标准差,单位为厘米(cm);Vj—第j个行程的深度或高度变异系数,%;Uj—第j个行程的深度或高度稳定性系数,%。b)工况的深度或高度标准差、变异系数和稳定性系数NSNjjså==12........................................(6)100´=aSV.......................................(7)VU-=1.........................................(8)式中:S—工况的深度或高度标准差,单位为厘米(cm);V—工况的深度或高度变异系数,%;DB50/T×××—20156U—工况的深度或高度稳定性系数,%。6.2.5垄高合格率:每个行程测定五点,每点测量一个工作幅宽,以生产企业设计的垄高A±3cm为合格;合格垄高数占总测定垄高数的百分数为垄高合格率。6.2.6垄顶宽合格率:每个行程测定五点,每点测量一个工作幅宽,以生产企业设计的垄顶宽B±3cm为合格;合格垄顶宽数占总测定垄数的百分数为垄顶宽合格率。6.2.7垄间距合格率:每个行程测定五点,每点测量一个工作幅宽,以生产企业设计的垄间距C±3cm为合格;合格垄间距数占总测定垄数的百分数为垄间距合格率。6.2.8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按照JB/T7864-2013中5.3.1.2的规定进行。6.2.9锄草率测定:按照JB/T7864-2013中5.3.3.4的规定进行。6.2.10地膜采光面机械破损程度:在测区内往返的两个单程上交错选定的四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