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化 第47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47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世界格局考点一-2-121.(2017课标全国Ⅱ,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趋高涨之际,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考点一-3-1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参考答案:(1)背景: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战后欧洲明显衰落;有识之士认识到走欧洲联合的道路才能实现和平,复兴欧洲;《洛迦诺公约》和《非战公约》的签订缓和了欧洲局势。(2)原因:设想脱离现实;法、德历史积怨太深,削弱对方、保障自身安全的思维严重存在;欧洲各国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经济危机造成欧洲局势动荡。考点一-4-12解析:第(1)问,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应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思考,从战争的破坏、有识之士的倡导、战后欧洲维护和平的措施等多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不利于欧洲联合的因素中寻找答案。考点一-5-122.(2016课标全国Ⅲ,4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十四点”计划的实施严重受阻。——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阻的原因。考点一-6-12参考答案:(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防止大战重演、重建战后秩序成为关注的焦点;苏俄政府发布《和平法令》产生很大反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2)原因:过分理想化;列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对战后和平的重建看法不同;美国的实力还不足以主导世界;美国国会中意见分歧,反对力量强大。考点一-7-12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世界、美国和苏俄等角度来分析。从世界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恢复世界和平、重建战后秩序成为焦点;从苏俄看,十月革命爆发,颁布的《和平法令》产生很大反响;从美国看,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美国逐渐突破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等等。第(2)问,根据材料“民族自决”“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等内容,可得出威尔逊“十四点”计划具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根据材料“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可知美国的实力还不足以主导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后列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对战后和平的重建看法不同,并且美国国会中存在分歧,反对力量强大。考点一-8-考情分析年份试题立意角度命题特点2019年无考查近几年,课标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主,注重从战争反思的角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局势进行考查,以引起人们吸取历史教训、珍爱和平的共鸣2018年无考查2017年课标全国Ⅱ,46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2016年课标全国Ⅲ,47威尔逊“十四点计划”2015年无考查考点一-9-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根本原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2)具体原因:法德之间、英德之间、俄奥之间的矛盾激化,欧洲列强形成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日益激化,使巴尔干半岛成为矛盾冲突的焦点。(3)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2.经过(1)爆发: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考点一-10-(2)基本战况阶段主要战役说明第一阶段(1914年)西线:马恩河战役东线:俄军进攻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破产,战争转入长期对峙的阵地战,德国丧失战争主动权第二阶段(1915—1916年)西线: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海上:日德兰海战东线:俄军夏季攻势德国再也没有力量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方面第三阶段(1917—1918年)俄国的人民反战运动发展为革命运动;美国、中国等国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交战各国人民的反战运动是促进战争结束的根本原因考点一-11-(3)结果:1918年11月11日,停战协定的签订,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3.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考点一-12-4.影响(1)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2)战争催生了新世界①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德意志、奥匈帝国战败,英法等战胜国也受到重创,美日迅速崛起。②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③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发展。④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考点一-13-(3)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①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②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③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微点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欧洲列强的主要矛盾及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其形成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实质是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考点一-14-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1.背景(1)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的对比。(2)战胜国迫切需要宰割战败国,协调各种矛盾。2.凡尔赛体系(1)建立:《凡尔赛和约》及其后签订的对其他战败国的各项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2)内容: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问题;赔款问题。(3)实质:列强在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4)特点:掠夺性;分赃性;不稳定性。考点一-15-(5)影响①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②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欧洲出现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③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重新划分了殖民地,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④体系内部隐含了许多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之间的矛盾等。考点一-16-3.华盛顿会议(1)概况:华盛顿会议上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等,构筑了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的新格局。(2)影响①暂时缓和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②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确立了美英同为海上第一强国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重新确认了对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③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受到了限制。④华盛顿会议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考点一-17-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调整(1)经济:道威斯计划的实施,帝国主义由遏制德国转向扶植德国。(2)政治:《洛迦诺公约》的签订使德国的国际地位上升。(3)外交:《非战公约》的签订,使欧洲出现了暂时的和平。5.国际联盟(1)背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②巴黎和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这些内容被列入国联盟约中,即“维护和平”的原则、实行“集体安全”和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训激起广泛的反战和平思潮,人们意识到有必要建立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考点一-18-(2)成立:国联盟约于1919年4月通过,1920年初,国际联盟正式成立,主要机构有大会、行政院、秘书处。(3)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4)性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5)作用①积极: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和平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②消极:对日本、意大利、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持姑息纵容的态度,最终没有制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考点一-19-6.《非战公约》的签订(1)时间:1928年8月。(2)签订:美、德、法等15国在巴黎签订《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3)内容: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4)评价①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其中体现的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思想,有一定进步意义。②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③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④局限性:对侵略者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借助各自的“保留条件”,为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考点一-20-微点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双重性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在宰割战败国和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建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它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又具有明显的“分赃”性质和大国强权色彩,在“和平”体系下,掩盖着各种矛盾与隐患,为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考点一-21-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刻影响1.西欧相对衰落(1)经济衰退:工业倒退,生产力水平降低,海外投资锐减,债务加重,世界工厂和金融中心的地位向大西洋彼岸转移。(2)政治危机: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欧洲许多国家工人运动高涨。(3)精神创伤: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4)大国衰落:德意志、奥匈帝国、沙俄、奥斯曼帝国瓦解,英法的实力大大削弱。考点一-22-2.美国、苏联的崛起(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倍增,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开始从伦敦转向纽约,其国际地位也大大提高,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了重大作用。(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诞生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3)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动摇: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沉重打击了列强的殖民统治,世界殖民体系开始逐渐解体。考点一-23-对应训练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14年9月,严复在给熊纯如的信中说:“德意志联邦……乃不幸居于骄王之下,轻用其民,以与四五列强为战……顾计所不及者,英人之助比法也,列日之致死为抗也,奥人之节节失败也。至于今,曩所期于半月十日之目的,乃遥遥而犹未达(谓巴黎之破),而比法乃皆迁都矣,英人则节节为持久之画,疏通后路,维持海权,联合三国,不许单独媾和。”1917年2月,严复明确主张对德断交,并认为若坐失对德宣战良机,甚或“一无所得,两不讨好”,将贻害无穷。严复学贯中西,前期着力从事西学译介工作,后期着力对西方文明中的尚武、自私进行揭露。从谴责战争的罪恶走向反省西方文明的缺陷,再到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严复这些对西方文明的批评言辞,与战时在西方出现的“西方的没落”的声音相似。——摘编自欧阳哲生《严复看第一次世界大战》考点一-24-(1)根据材料,概括严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的基本判断及其对中西方文化的反思。(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的基本判断及其对中西方文明反思的意义。参考答案(1)判断:指出德国轻率发兵,与多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