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一-2-1231.(2017课标全国Ⅲ,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婚礼仪式,从中无法获知民众是否实现了婚姻自主,故A项错误;“喜字纱灯”“蓝袍黑褂”是中国传统婚礼的习俗,而“演奏钢琴曲”“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则与西方婚礼仪式有关,说明当时的婚礼仪式具有中西习俗融合的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婚礼的形式和规模,没有提及当时的择偶标准,因此不能说明门当户对观念已被颠覆,故C项错误;社会习俗的变迁受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材料中的集体婚礼虽由政府组织举办,但不能反映政府主导社会习俗的演变,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B4考点一-3-123名师点评“衣食住行”是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一个侧面,透过“衣食住行”的变化,挖掘其背后隐含的历史信息,调动和迁移所学知识来解决历史问题是高考的命题点所在。4考点一-4-1232.(2014课标全国Ⅰ,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材料并未涉及中外电影的制作水平,排除A项;仅从外国片与国产片的放映比例,无法判断出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的态度和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排除B、D两项;根据材料,可知上海比北京和天津的国产片放映比例高,再根据中国的电影制作中心是在上海,由此可判断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导致京津地区放映国产片比例较上海要低,故C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C4考点一-5-1233.(2014课标全国Ⅱ,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结合史实可知A项表述正确,但易服不是维新派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服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故B项正确;当时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但结合史实可知维新派的目的是推行变法改制,故C项错误;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的表述没有体现出易服的意义,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B4考点一-6-1234.(2015课标全国Ⅱ,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50—2008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4年份法定假日天数节假日1950199520002008元旦1111春节3333劳动节1131国庆节2233星期日1111星期六-111清明节---1端午节---1中秋节---1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考点一-7-1234参考答案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考点一-8-年份试题立意角度命题特点2019年无考查2018年无考查近几年,本讲内容属于低频考点,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近代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今后高考命题可能会在此立意,如从社会史观的视角,展示不同时期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变迁的片段,分析变迁的原因、特点和影响2017年课标全国Ⅲ,29上海集体婚礼(中西习俗融合)2016年无考查2015年课标全国Ⅱ,41节假日变化(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考情分析考点一-9-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考点一-10-(2)表现发展阶段基本概况近代男子:通常服饰是长袍马褂;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流行女子:改良后的旗袍受到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特征: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特征:民众服饰的式样、颜色趋于单调表现:军装和“干部服”盛行改革开放后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考点一-11-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1)中餐: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2)西餐: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3.居室建筑的演进(1)特征:中西合璧。(2)表现①传统居室: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②西式住宅:鸦片战争后,西式住房在租界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考点一-12-4.习俗风尚的变革影响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主要表现婚俗清末民初:一批青年男女开始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丧礼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出现新式丧礼新中国成立后: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社交礼仪点头鞠躬取代了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民众观念女子获得受教育的权利,走出家庭,步入社会考点一-13-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1.交通工具的更新(1)特点①更迭速度加快。②在城市较显著,在乡村则迟缓得多。③各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在现代中国广泛应用。考点一-14-(2)概况人力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普及公共交通1906年,天津建成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1969年,北京地铁开始运营,结束了中国没有城市地铁的历史2003年,上海磁悬浮列车投入运营,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专线轮船1865年,中国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中国近代造船业得以发端考点一-15-火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铁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飞机20世纪20年代初,民航事业起步;30年代中期已形成航空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所有省份实现了飞机的运营考点一-16-2.邮电通信的发展(1)邮政①19世纪中叶,依靠驿站和民信局通信。②1896年,“大清邮政局”正式成立。③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一步扩展。(2)电信①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②1906年创设无线电报,到1932年底,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3)电话①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②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电话营业所增加。③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期。考点一-17-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1.大众报业的发展(1)发展原因:社会需要适合普通民众阅读需求的大众报纸。(2)西人办报:19世纪40—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一股办报的热潮。(3)国人办报①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②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创办《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③民国成立后,通俗性报刊更加活跃,实现了专门分工。考点一-18-2.广播影视的普及(1)广播①近代广播事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②1926年,国人自办第一座广播电台——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③1928年8月,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2)电影①1896年8月,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首次放映电影。②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了第一部影片《定军山》。③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快速发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考点一-19-(3)电视①1958年5月,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②1978年,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央电视台。3.互联网(1)兴建: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2)影响①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②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考点一-20-主题一主题二时髦的转身——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你读史】材料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突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会审公廨、中西邮局、海关、银行、领事馆、电报局、巡捕房、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番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摘编自李维清《上海乡土志》考点一-21-主题一主题二【方法技巧】步骤1分层次以句号为界,材料分别从居住、思想、饮食、服饰等方面说明了西方文明对上海的影响步骤2获信息上海的建筑中出现了西式楼房;西方的交通、通信、银行、工厂等在上海出现;西方宗教信仰影响到中国人的思想;上海的饮食、服装呈现西化趋势步骤3得结论受西方文明的影响,近代上海出现了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迁考点一-22-主题一主题二【思维提升】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及特点(1)影响①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②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考点一-23-主题一主题二(2)特点①从地域上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推进。②从过程上看,与西方侵略相伴始终,有着较强的半殖民地色彩,在中西、新旧并存中出现中西合璧。③从水平上看,断发运动迅速、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和内地程度不同。④从动力上看,每一次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变革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⑤从程度上看,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农村家庭,传统习惯仍广泛存在。考点一-24-主题一主题二对应训练1.1877年,《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年郑观应批判裹足“极其流弊,难罄形容”;1883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对女性“忍气吞声”“毁筋绝骨”的苦痛深表同情。该现象直接反映出()A.有识之士的倡议体现风气开化B.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C.女性裹足已引起舆论普遍关注D.废止缠足具有反清的政治色彩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材料“1877年,《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年郑观应批判裹足‘极其流弊,难罄形容’;1883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可知都属于社会习俗的文明开化,故A项正确;材料中现象与女性社会地位提高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无法得出“普遍”的说法,故C项错误;材料“1877年,《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不能体现反清的精神,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考点一-25-主题一主题二雨后的春笋——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名家评史】材料若和世界各先进国相较……(中国)距现代式的规模之形成,尚相去甚远。……中国政府之力尚不能完全控制国境内的一切交通事业……中国自办的交通机关尚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因循浮惰营私的情形尚不能真正铲除……中国尚无能力在交通事业的建设上,作全部分的甚至一极小部分之材料上的及机械上的自给,一根电线或一条枕木有时也要向外洋购入。……中国新交通事业之领域还嫌太狭,普及的范围太小……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人才还太不够用,而国内供给作这种专门的独立的研究机关简直等于没有。——白寿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