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一-2-1234567891.(2019课标全国Ⅱ,29)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影响。根据题干材料中全国各界联合会宣言的内容,并联系时间信息“1919年11月”,可知题干中的宣言内容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后社会各界的斗争,认识到“合群自救”的重要性,这说明人民群众的爱国觉悟得到提高,故B项正确;五四运动后,社会上还存在“问题与主义”之争,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肯定五四运动后的各界爱国斗争,并未直接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或肯定马克思主义,故C、D两项均不符合题意。答案解析关闭B考点一-3-1234567982.(2019课标全国Ⅱ,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题干材料的内容是对干部培训的正规化要求和内容的转变,突出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的培训,由此,联系时间信息“1948年10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形势已经明朗化,中共中央已经着手储备国家建设管理的人才,故B项正确;当时土地改革已经在解放区内取得丰富经验,与材料要求的干部培训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生产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展开的,与本题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C、D两项均错误。答案解析关闭B考点一-4-1234567983.(2018课标全国Ⅰ,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本题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前者反对俄国式的道路,主张实业救国;后者主张“劳农主义”,联系时代背景可知即俄国式的暴力革命。在争论中,社会主义的思想得到传播,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指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当时尚未确立,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是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不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争论双方在救亡图存的方式上持不同的观点,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C考点一-5-1234567984.(2018课标全国Ⅰ,30)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材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欧美国家试探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中共中央的态度有两层信息:一是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二是按照自己的需要确定建交的时间,两层信息的共同点就是独立自主,故A项正确;当时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只是试探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尚未放弃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也未形成具体的针对即将成立的新政权的外交政策,故B、C两项错误;新政府需要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支持,只是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考点一-6-1234567985.(2017课标全国Ⅱ,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革命工作的重心仍在农村,故A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中国共产党党员比例的变化,跟统一战线范围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农村得到迅速发展,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故D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D考点一-7-1234567986.(2017课标全国Ⅲ,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渡江战役发起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尚未成立,还不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故A项错误;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捍卫了中国的主权,否定了列强在华特权,故B项正确;这一行动只是使列强退出长江流域,西方国家还可以通过东南沿海等地援助国民党,故C项错误;“另起炉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B考点一-8-1234567987.(2016课标全国Ⅱ,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出现了题干中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增加的现象,故A项正确;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指的是通过武装斗争,粉碎敌人对革命根据地的进攻,与粮食增产增收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地经济建设只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之一,不能说明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故C项错误;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是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革命根据地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带来的结果,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考点一-9-1234568.(2015课标全国Ⅰ,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皖直交斗”反映出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之间的混战。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义和团运动时期、辛亥革命时期均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故A、B、C三项均错误;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之间的混战,出现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故D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D798考点一-10-123456799.(2017课标全国Ⅰ,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8考点一-11-12345679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8考点一-12-12345679参考答案(1)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8考点一-13-考情分析年份试题立意角度命题特点2019年课标全国Ⅱ,29全国各界联合会的宣言(五四运动体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近几年,课标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集中在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以及对“左”倾错误的反思等方面。备考时应明确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过程,全面掌握国共关系由合作到对抗的发展演变课标全国Ⅱ,30中国共产党培训干部的措施(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2018年课标全国Ⅰ,29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课标全国Ⅰ,30欧美国家试探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017年课标全国Ⅰ,41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课标全国Ⅱ,30山东根据地(敌我力量变化)课标全国Ⅲ,30渡江战役(否定列强在华特权)2016年课标全国Ⅱ,29水稻产量(土地革命的作用)2015年课标全国Ⅰ,29《申报》评述(北洋军阀统治)考点一-14-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经过①初期:运动中心在北京,运动主力是学生,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后期:从6月初开始,运动中心转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结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影响①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考点一-15-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条件①五四运动的实践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2)成立:中共一大。①召开: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②内容: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3)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二大(1922年)。①内容:规定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②意义: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考点一-16-二、国民革命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背景①第一次工人运动的挫折,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②孙中山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2)实现: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