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考点一-2-(2013课标全国Ⅰ,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科技(器物),戊戌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体现了晚清时期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体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趋向,故选B项。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挫折,A项错误;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步步加深,不利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C项错误;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不利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B考点一-3-名师点评“革命”与“现代化”是近代中国的两大主题。近代中国由于列强的侵略,“现代化”始终围绕着两大任务而不断推进:即救亡图存与寻求强国之路,救亡图存的过程是通过寻求强国之路来实现的,寻求强国之路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现代化”范式的核心,是以是否有利于现代化的工业和民主制度发展作为评判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标准,这是审视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角度。考点一-4-考情分析年份试题立意角度命题特点2019年无考查近几年,课标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围绕着近代化展开,通过设置新情境,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突出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2018年无考查2017年无考查2016年无考查2015年无考查2014年无考查2013年课标全国Ⅰ,29现代化趋向(重大事件)考点一-5-一、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1)鸦片战争激化国内矛盾。(2)洪秀全将基督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拜上帝会”。2.过程(1)起义: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定都:1853年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3)全盛:分别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达到军事全盛。(4)转折:1856年天京变乱,由盛转衰。(5)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考点一-6-3.纲领(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项目原则方法内容土地分配“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分配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评价进步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局限只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无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并没有真正实行过考点一-7-(2)《资政新篇》(1859年)目的振兴太平天国内容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奖励科技发明文教、社会生活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影响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局限性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实施考点一-8-4.影响(1)性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2)意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和外国侵略者。(3)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考点一-9-图示构建太平天国运动考点一-10-二、辛亥革命1.历史条件(1)政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2)组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3)军事: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加速了革命进程的发展。(4)有利时机:1911年5月,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5)思想宣传: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考点一-11-3.高潮(1)中华民国建立①建立:1912年1月1日。②性质: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政府。③措施:颁布一系列移风易俗和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①颁布:1912年3月。②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③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④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考点一-12-4.结局: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2)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5.历史意义(1)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3)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4)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考点一-13-易错提醒辛亥革命的三个易错点(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国家政体采用的是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2)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3)辛亥革命推翻的是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也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考点一-14-主题一主题二追梦与毁梦——太平天国运动【教你读史】材料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然而甚至在最初那些有希望的年代中都有迹象表明,太平军制度不可能在长时期内制止私人财富的积累和特权的膨胀。——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考点一-15-主题一主题二【方法技巧】步骤1提信息以句号为界分为两层。第一层信息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国库(圣库)制度,平均分配产品。第二层信息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具有鲜明的阶级局限性步骤2抓关键“然而”一词反映了材料对太平天国运动存在两种态度:肯定和否定步骤3得结论太平天国运动在起到“社会革命”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考点一-16-主题一主题二【思维提升】《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经济主张的区别考点一-17-主题一主题二对应训练1.《剑桥中国晚清史》载:“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材料中的“太平军的社会革命”()A.顺应了当时中国小农经济国情B.是绝对平均主义的体现C.强调国家对百姓财产权的尊重D.是战争环境的必然选择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天朝田亩制度》的目标是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与当时中国小农经济的国情是不相符的,故A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农民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故B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C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是广大农民为追求平等、平均社会而做出的选择,不是因为战争环境才颁布,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B考点一-18-主题一主题二为共和大厦奠基——辛亥革命【名家评史】材料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创立民国,但是民国并没有名副其实,因为中国缺乏一个能支撑民国的社会基础。所以我说辛亥革命达到了三个实质性成果:第一是剪辫,我虽然说在1914年还有很多人没有剪,但毕竟大部分人剪了,留辫子已经是少数,剪掉辫子是多数的,所以剪辫子应该说是实现了。第二是易帜,旗换了,黄龙旗换成了别的旗。第三就是改历,以前是农历,现在是阳历了,农历虽然还在用,双历并存。——摘编自傅国涌《大变局中的小辫子》考点一-19-主题一主题二【材料解读】作者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剪辫子成为民族革命的象征;易帜是政治革命的表现,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被推翻,进入了追求民主共和的新时期;改历是与世界接轨的符号。考点一-20-主题一主题二【思维提升】辛亥革命的目标和结果目标结果直接目标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挽救民族危亡直接结果推翻了清王朝,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根本目标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废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最终结果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考点一-21-主题一主题二对应训练2.(2019江苏南京模拟)孙中山说:“大家若是有了想做皇帝的心理,一来同志就要打同志,二来本国人更要打本国人,全国长年相争相打,人民的祸害便没有止境。……外国尝有因宗教而战、自由而战的,但中国几千年以来所战的都是皇帝一个问题。”这说明孙中山革命的主要目的是()A.推翻清朝B.实现共和C.防止内战D.平均地权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材料“中国几千年以来所战的都是皇帝一个问题”反映了孙中山的革命目的是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制,故选B项;解决皇帝问题就是要推翻君主专制,实现民主共和,推翻清朝不一定能推翻君主专制,解决皇帝问题,排除A项;材料表明孙中山革命的目的是解决皇帝问题,而不是防止内战,排除C项;材料表明孙中山革命的目的是解决皇帝问题,而不是平均地权,平均地权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排除D项。答案解析关闭B考点一-22-一、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双重作用1.促进作用(1)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2)《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发展均有影响。(3)催生了洋务运动的产生。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考点一-23-2.阻碍作用(1)《天朝田亩制度》旨在建立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2)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富饶地区的社会生产力,迟滞了这些地区的近代化进程。(3)中国内部动乱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错失了实现近代化的大好时机。考点一-24-对应训练1.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载:“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尽入革命军之手。但就在他们胜利的巅峰,沉重的打击从其内部出现,革命运动被削弱到无法复元的地步。”这场运动()A.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B.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D.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材料“他们于1855年4月第三次攻取武汉,并席卷湖北和江西,将曾国藩困在江西境内。……整个长江流域尽入革命军之手”,可知这场运动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太平天国运动的史实。答案解析关闭C考点一-25-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社会巨变产生的影响内容影响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家国一体的观念国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觉醒;否定了传统的臣民观念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现代民主政体否定了“人治”观念;体现了资产阶级希望通过法律形式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愿望考点一-26-对应训练2.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不仅完成了从王朝到共和国的政治变革,它也完成了种种社会变革,例如出现了新的社会集团和改变了旧的社会集团。据此对辛亥革命理解正确的是()A.完成了社会转型B.催生了社会新现象C.实现了改朝换代D.颠覆了封建旧秩序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辛亥革命后出现了新的社会集团和改变了旧的社会集团,促进了社会的转型,但没有完成社会的转型,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使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催生了社会新现象,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不是改朝换代,而是社会制度的变革,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人们的封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