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2327-2015 森林鼠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65.020B16备案号:47340-2015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2327—2015森林鼠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integratedcontrolofforestrodentpests2015-09-28发布2015-11-0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327—2015I前言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桓、田俊德、张海军、陈玉宝。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327—20151森林鼠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森林鼠害的发生及成灾指标、监测调查、综合防治技术及安全措施。本标准适用于中东部地区森林鼠害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森林害鼠forestrodentpest棕背䶄(Clethrionomysrufocanus)、红背䶄(Clethrionomysrutilus)沼泽田鼠(Micritusfortis)、大林姬鼠(Apodemuspeninsulae)、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对林木造成的危害。各鼠种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见附录A。3.2抗凝血灭鼠剂anticlottingrodenticide通过破坏血液的凝固,损害毛细血管管壁,增加毛细血管渗透性,使中毒害鼠死于内出血的一大类慢性或多剂量杀鼠剂。3.3抗生育药剂antifertilitymedicament能够引起害鼠两性或一性终生或暂时绝育,或是通过其他生理机制减少后代数量或改变后代生殖能力的化合物药剂。3.4林木保护剂treeprotectionagent对鼠类有驱避作用、不伤害天敌、对生态环境安全的鼠类驱避药剂。4发生及成灾指标4.1发生程度4.1.1程度划分根据林木受害率和铗日捕获率将林木鼠害划分为轻度发生、中度发生和严重发生。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327—201524.1.2发生指标4.1.2.1被害株率轻度发生3%~10%;中度发生10%~20%;重度发生>20%。4.1.2.2铗日捕获率轻度发生1%~5%;中度发生5%~15%;重度发生>15%。4.2成灾指标幼树死亡株率5%以上;成林受害株率20%以上。5监测调查5.1应施调查的寄主林分二针松、红松、落叶松、水曲柳、黄波罗、椴树、杨树幼龄林、未成林造林地、新植林等。5.2踏查5.2.1踏查块的划分将相邻的寄主林分小班合并为踏查块,面积不超过200hm2。5.2.2线路调查于4月中下旬,在踏查块中沿踏查线路,机械选取100株样株,观察样株、干基部表皮有无当年被害状,将调查结果填入《森林鼠害线路调查记录表》。参见附录B。5.3标准地调查对于踏查块被害株率达到3%的林分,以小班为单位进行标准地调查。标准地面积0.2hm2,在标准地中选取100株样株进行调查,将结果填入《森林鼠害标准地调查及捕获率记录表》。见附录C。5.4种类和密度调查10月上旬在调查标准地内采用5m铗日法,即铗行距5m、铗间距5m,连续2d布铗,诱饵为白瓜子,在布铗次日逐日调查捕获鼠的种类和数量,同时将铗在原地重新布好,满200铗日为止,将调查结果填入《森林鼠害标准地调查及捕获率记录表》。参见附录C。6综合防治技术6.1预防措施6.1.1用拒避剂对苗木喷干后造林,营造混交林。6.1.2及时补植和幼林抚育,促进林木尽快郁闭成林,封山育林。6.2防治措施6.2.1物理防治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327—20153采用铁板鼠铗、弓形铗、捕鼠笼、捕鼠井等物理器械,采用炒熟的白瓜子等为饵料进行人工灭鼠。6.2.2天敌控制严格禁猎、禁捕,保护鼠类天敌资源。在人工林内堆积石头堆或枝柴、草堆,招引鼬科、蛇类动物;在人工林缘或林中空地,保留较大的阔叶树或设置招引杆,招引天敌。6.2.3化学防治6.2.3.1药剂采用敌鼠钠盐等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溴敌隆、溴鼠灵、杀它仗等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鼠靶和莪术醇饵剂。常用杀鼠剂的使用,参见附录D。6.2.3.2投放方法6.2.3.2.1中度危害采取10m×10m的棋盘式或20m×5m、20m×10m的平行线式投放毒饵,15g/堆~20g/堆;6.2.3.2.2重度危害采取5m×5m或10m×5m棋盘式投放毒饵,400堆/hm2,或200堆/hm2,30g/堆~50g/堆。7安全措施在鼠药投放区域要设置严禁放牧的警示牌,以免人畜中毒事件发生。药剂保管与使用应符合NY/T1276的规定。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327—20154AA附录A(资料性附录)森林害鼠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森林害鼠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见表A.1。表A.1森林害鼠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鼠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棕背䶄体长100mm~130mm,尾短不到体长的l/3,纤细而毛稀。体背面通常红棕色。腹面灰色,有的带白色;后足背面褐灰色或带灰白色。头骨粗大。鼻骨短,前部宽后部窄。眶上嵴明显。颅顶扁圆。顶间骨横宽纵窄。腭骨无骨桥。后缘为板状。第3上臼齿有3个突起2个缺刻。栖息于混交林、杨桦林、红松林、落叶松林及坡地林缘等生境中。主要在夜间活动。冬季可在雪层下活动,在雪面上有洞口,雪下有纵横的洞道。杂食性,除植物外还采食小型动物和昆虫。可采食的植物凤毛菊等30多种,如地榆、车前草、山莴苣、延胡索的球茎、凤毛菊的嫩枝、山芝麻、人字果等。对樟子松、落叶松、杨树等乔木树皮也较喜欢。繁殖期5个月。寿命约1.5年。每年产仔2窝~3窝,平均每窝4仔~6仔。红背䶄体长70mm~110mm。尾短约为体长的1/3。尾毛较长,尾粗毛密。体毛为鲜艳的赭褐色或棕红色,四肢短小,脚掌前部被毛。耳较小,匿于毛下,向前折到眼耳间1/2处。第3上臼齿有4个突起3个缺刻。在倒木或树根下的枯枝落叶层中。不冬眠,冬季可以在雪被下活动,在雪下可以找到其活动的跑道。喜吃延胡索的球茎,凤毛菊的嫩枝,五福花,红脉巢菜,山芝麻,乌头等。樟子松、落叶松新植苗、3年生左右的幼林取食危害特别重。繁殖期6个月。每年产2胎~3胎,每胎平均5只~6只。寿命约为1.5年。沼泽田鼠体型较大短粗,体长100mm~160mm,尾长超过体长的1/3,不及体长1/2。耳短圆。体毛黄褐色,体侧稍淡,腹面污白色,颜色相同。新生幼鼠略深于成鼠呈黑色。门齿前无纵沟,上颌第1臼齿在前方横叶之后有4个封闭的三角形齿叶,下颌第1臼齿为5个封闭的三角形齿叶,最前端有1个不规则的齿叶,内叶有1个凸角。主要栖息于低湿多水的沼泽、湖河漫滩或沿湖草甸及沟谷水湿地中。有迁移现象。昼夜取食,春夏季不储食,以大叶樟、三岔蒿、各种苔草的根茎为食。在越冬窝周围地下有2个~4个储藏室,每室储存食物250克~600克。繁殖期5个月。出窝捕食的幼鼠12克~14克。胎仔数多为4个~6个,成鼠年产2胎。啮食行为很突出,对樟子松、柞树、苕条等立木根部啃食相当普遍。夏季常见到柳树根部被啃食。大林姬鼠体长约70~120mm,与黑线姬鼠相仿,尾长几与体等长,尾鳞裸露,尾环清晰。耳较大,向前拉可达眼部。前后足各有6个足垫。雌鼠在胸腹各有2对乳头。夏毛呈黑赭色,无特别条纹,毛基深灰色,毛小黄棕或带黑色,并杂有较多全黑色的毛。冬毛灰黄色明显,腹部及四肢内侧毛比背毛色淡。尾上面褐棕色,下面白色。足背和下颌均为白色。整个头骨较宽大,吻部稍圆钝。颅全长22~30mm。颅骨眶上嵴不如黑线姬鼠的显著;鼻骨后端与前颌骨后端约在同一水平线上,但其前端超出前颌骨前端和上门齿前缘。门齿孔明显不达第1上臼齿前缘基部。枕骨比较陡直,从顶面看时只见上枕骨的一小部分。这与黑线姬鼠相反。牙齿第1臼齿的长度等于第2、3臼齿的和,第1、2臼齿的吸嚼面具3条纵列丘状齿突,或被珐琅质分割为横列的板条状,第3臼齿呈现3叶状。主要栖息于针阔混交林中,阔叶疏林、杨桦林及农田中,一般做巢于地面枯枝落叶层下。不冬眠。冬季可以活动于雪被下,主要以夜晚活动为主。巢穴多在倒木、树根以及枝堆下的枯枝落叶层中,以枯草枯叶作巢。喜食种子、果实等食物,有时也吃昆虫,很少吃植物的绿色部分。有挖掘食物的能力,并能将未食尽的食物用枯枝和土壤加以掩埋。它不在洞内取食,故在其洞内很少找到食物的残渣。4月份即可开始进行繁殖,6月份为盛期。每胎产仔5只~7只,1a可繁殖2窝~3窝。种群数量的波动非常明显,季节曲线变动为后峰型为主的双峰型曲线。黑线姬鼠体长72~132mm;体背面黄褐色,通常有一显著黑色纵纹;体腹面灰白色,毛基灰色,毛尖白色;尾背面黑褐色,腹面白色;前后足均白色;耳几乎裸露,具稀疏黑色和浅黄色细毛。乳头胸部2对,腹部2对。颅骨吻部相当发达,有显著的眶上嵴。鼻骨长约为颅长的36%,其前端超出前颌骨和上门齿,后端中间略尖或稍为向后突出,通常略为前颌骨后端所超出或约在同一水平线上。栖息环境较广泛,以向阳、潮湿、近水次生林、人工林和荒地。洞系较简单,分栖息洞和临时洞两种。栖息洞多为2个~3个洞口,洞道长约1m~2m,内有岔道和盲道,窝巢用于草筑成,结构紧密坚实,不易脱落。临时洞简单,只有一个洞,无窝巢。无存粮习性,主要以夜间活动为主,尤以上半夜最为活跃,白天一般不活动。不冬眠。繁殖力强,一年繁殖2窝~3窝,春夏季为繁殖盛期。每胎产仔多为4个~6个。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327—20155BB附录B(规范性附录)森林害鼠线路调查记录表森林害鼠线路调查记录表见表B.1。表B.1森林害鼠线路调查记录表踏查块编号,踏查块面积公顷,森林类型,林龄,树种组成,调查鼠害名称,调查时发现其它病虫害名称及其危害情况简述。调查情况记载(有鼠害记“1”,无鼠害记“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调查株数100株被害株数被害株率调查人:调查时间:年月日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327—20156CC附录C(规范性附录)森林鼠害标准地调查及捕获率记录表森林鼠害标准地调查及捕获率记录表见表C.1。表C.1森林鼠害标准地调查及捕获率记录表调查林分编号,林班小班名称,害鼠名称,调查小班面积公顷,森林类型及树种组成,林龄,坡向,坡位,坡度,危害前铗日捕获率,是否有其它危害及记录,是否采取过防治措施及记述。受害情况记载(划正字划)小计未受害数被害株数调查株数被害株数被害株率(%)各鼠种所占比例棕背䶄红背䶄调查日期铗日数捕鼠数捕获率(%)数%数%数%数%调查人:调查日期:年月日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327—20157DD附录D(资料性附录)常见杀鼠剂的使用浓度常见杀鼠剂的使用浓度见表D.1。表D.1常见杀鼠剂的使用浓度杀鼠剂种类杀鼠剂名称配置毒饵浓度投放方式杀鼠灵0.005%饱和式投药氯鼠酮0.02%~0.05%饱和式投药杀它仗0.005%饱和式投药饱和式投药抗凝血杀鼠剂溴敌隆0.005%二次投药抗生育制剂莪术醇0.2%饱和式投药生化灭鼠剂鼠靶20.02%饱和式投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