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讲“蒸汽”的力量和走向整体的世界考点一-2-12345671.(2019课标全国Ⅰ,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A.源自于劳动实践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C.取决于资金保障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题干材料叙述了瓦特改良万能蒸汽机经历了从修理唧筒到发明单动式蒸汽机再到发明万能蒸汽机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伴随着“修理”“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实际上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万能蒸汽机的改良主要来源于瓦特的劳动经验的积累,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未涉及科学理论的指导,故B项错误;“取决于”的说法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只涉及瓦特和工厂主的努力,未涉及其他社会阶层,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考点一-3-12345672.(2018课标全国Ⅰ,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史学素养。材料反映了在对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条件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角度从经济到政治,再到自然条件,其趋势是研究的视角不断扩大,对工业革命发生条件的认识趋于全面,故B项正确;历史发展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所以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观点,都可能是合理的,故A项错误;材料的研究对象是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对其他国家的观察只是一个研究切入点,并非必须的条件,故C项错误;历史研究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认识,不能得出哪一认识更可信的判断,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B考点一-4-12345673.(2017课标全国Ⅰ,33)综合下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约1790—1793约1830—1835数额(百万英镑)140175360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年份175517971835指数42.7442.4878.69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830—1835年和1790—1793年相比,英国国民总收入增加了一倍多,而1835年和1797年相比,工人实际工资则增长了不到一倍,这说明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并不是同步增长,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的工资收入有大幅度的增长,这说明劳动力并非廉价,故B项错误;工资收入增加必然促进工人生活的改善,故C项错误;工人的实际收入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国民总收入的增长幅度,这将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故D项正确。答案解析关闭D考点一-5-12345674.(2016课标全国Ⅱ,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答案解析解析关闭19世纪上半期,由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加快及工业革命中煤炭的大量使用,工厂集中的城市环境污染严重,进而影响了人口寿命,导致1816年以后人口死亡率上升,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得到大发展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不会出现人口膨胀食物短缺的问题,故C项错误;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上升,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考点一-6-1234567名师点评近代以来,人类在创造辉煌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一味滥用赖以支撑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使地球资源过度消耗,生态急剧破坏,环境日趋恶化,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深刻反思传统的发展观、价值观、环境观和资源观。以史为鉴,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考查对诸多现象的历史反思是高考的重要切入点。考点一-7-12345675.(2016课标全国Ⅲ,33)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材料“铁路有多种轨距”反映了美国南北方铁路的轨距不统一,说明南北方经济联系不够密切,这必然会阻碍全国形成成熟的统一市场,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铁路有多种轨距,并未涉及经济增长,故B项错误;多种轨距的出现与科技水平无关,更无法体现限制制造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多种轨距的出现与战争无关,而是由于美国国内铁路建设不平衡和国内市场没有统一,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考点一-8-12345676.(2015课标全国Ⅱ,33)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由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图表,可知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虽然下降,但仍占据垄断地位,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与图表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下降,反映出其他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上升,即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从图表中四国工业生产总和所占的比例无法得出各国工业发展程度,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但与图表内容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B考点一-9-12345677.(2017课标全国Ⅱ,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钟表的演变古代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末期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近代早期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20世纪50年代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考点一-10-1234567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非选择题,考查钟表的演变及其反映的社会变迁。首先要对材料信息进行分析整合,由材料可知,从类型看,钟表经历了日晷→机械钟→怀表→钟表→手表→原子钟→智能手表的变化;从功能看,经历了从单一计时功能到多功能的变化;从使用范围看,经历了由奢侈品到日用品的变化。其次,依据上述信息提供的角度,拟定一个题目,如钟表功能的变化,然后围绕该论题,结合史实加以论证,注意题目的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参考答案:略考点一-11-考情分析年份试题立意角度命题特点2019年课标全国Ⅰ,3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主要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近几年,两次工业革命是课标全国卷考查频率较高的知识点之一,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多次涉及。复习本讲内容时要从近代化的视角审视工业革命,梳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2018年课标全国Ⅰ,34工业革命在英国首先发生的不同观点(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史学素养)2017年课标全国Ⅰ,33工业革命的影响(贫富差距)课标全国Ⅱ,42钟表的演变(工业革命的影响)2016年课标全国Ⅱ,33工业革命的影响(城市环境恶化)课标全国Ⅲ,33美国铁路轨距(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课标全国Ⅲ,40英国近代济贫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2015年课标全国Ⅱ,33各国工业生产总和(各国工业化发展)考点一-12-一、蒸汽的力量1.工业革命(1)根源条件①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扩大了海外市场。②圈地运动提供了劳动力资源,扩大了国内市场。③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成为巨大动力和政治保障。(2)概况①棉纺织业:1771年,阿克莱特设立的水力纺纱厂,标志着近代机器大工业的诞生,并确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②动力方面: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推动了各行业的革命。③交通方面:以蒸汽机做动力的汽船、火车成为重要交通工具。考点一-13-(3)影响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②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城市化进程。③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考点一-14-2.打造“世界工厂”(1)条件①前提: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增强。②政策对内政治进行民主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经济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科教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对外推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2)表现①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逐步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②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考点一-15-3.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1)历史条件①物质条件: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②联结纽带:工业革命引起交通运输业的革命。③重要保障: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2)形成标志: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3)成熟标志: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资本的自由流动、安全与增值的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考点一-16-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电气时代的来临(1)条件①前提:19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②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③资金:大量积累的资本提供了充足的资金。④技术: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2)概况①中心:美国和德国是发源地和中心。②开始: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③发展: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钨丝灯泡,改进电话。考点一-17-(3)影响①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开辟了“电气时代”。②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使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③新兴产业的兴起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④垄断组织产生,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考点一-18-2.瓜分世界的狂潮(1)背景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进一步拉大了与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差距。②垄断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2)目的:寻求和扩大投资场所。(3)概况:19世纪末,德、美、日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英、法、俄的强大竞争对手,它们要求重新瓜分世界。(4)美国①提出“门罗主义”,成立“泛美同盟”,在“泛美主义”的旗号下控制拉丁美洲。②提出“海权论”,发动美西战争,确立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③提出“太平洋商业帝国”的构想,推行“门户开放”政策。考点一-19-3.世界连接为一体(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2)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3)表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①框架:资本主义市场。②手段: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③内容: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