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近代工业文明的前奏——14-18世纪的西方世界考点一-2-考点一-3-政治上在英、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经济上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欧洲封建制度迅速解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并得到发展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批判封建思想,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下,欧洲近代科学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考点一-4-一、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1.新航路开辟(1)原因和条件①经济根源: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②社会根源: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求。③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传统商路受阻。④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传播天主教的热情。⑤客观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增加;人们相信地圆学说。考点一-5-(2)过程①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②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③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④麦哲伦船队: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3)影响①引起“商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②引起“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③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黑奴贸易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大量白银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④人类由各民族相对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地域性历史逐步走向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考点一-6-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1)荷兰①特点:组建垄断性贸易公司,如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东方香料贸易。②结果: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号称“海上马车夫”。(2)英国①过程:17世纪,英国进行商业战争,打败对手荷兰;18世纪下半叶,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②方式:政府鼓励海盗式掠夺;进行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建立东印度公司;进行黑奴贸易。3.北非四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8世纪中叶,北非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和利比亚四国在尚未形成统一国内市场的情况下,被欧洲列强先后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考点一-7-二、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和科技的巨大进步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①背景:经济上,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繁荣;阶级基础上,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思想变革;文化底蕴上,保留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社会现实上,天主教会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②核心思想: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个性解放。③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④成就:文学方面,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艺术方面,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艺术大师;戏剧方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⑤影响:天主教的权威受到强烈挑战;解放了思想,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考点一-8-(2)宗教改革①背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天主教会的压榨。②标志: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③主张:因信称义,教会应从属于国家。④实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神学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⑤影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派;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考点一-9-(3)启蒙运动①背景: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尖锐;自然科学发展。②核心:理性。③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④主要观点: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思想;康德提出“人非工具”,以人为本,尊重他人。⑤影响: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动员;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考点一-10-2.近代物理学的奠基(1)伽利略的成就: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创制了望远镜等实验科学仪器。(2)牛顿经典力学: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考点一-11-三、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逐步确立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前提:1688年的“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2)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确立起来。(3)发展: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开始逐步形成并不断得以完善,行政权转移到内阁手中。(4)特点①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政治为基础。②国王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③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对议会负责。④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家权力中心。⑤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考点一-12-2.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背景:美国独立后,建立了松散的邦联,政局动荡不安。(2)标志:1787年宪法的颁布,加强了中央集权。(3)内容①美国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联邦制。②美国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掌管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4)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主权在民)原则、联邦制原则、共和制原则。(5)评价: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但没有彻底解决人权问题。考点一-13-1234561.17—18世纪的英格兰人曾以喝啤酒和麦芽酒的形式喝掉他们谷物总产量的一半,后来他们又转向喝中国茶,茶水里还要添加从牙买加舶来的食糖,从最低层的农民到最高层的贵族,英格兰人普遍消费茶叶,而且消费量极大。材料反映了当时英格兰()A.生产力水平和消费水平较高B.以模仿东方人的生活方式为荣C.贵族与平民的界线日益模糊D.以发展与亚洲国家的海外贸易为主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一时期英格兰的生产力水平和消费水平较高,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英格兰人以模仿东方人的生活方式为荣,故B项错误;“贵族与平民的界线日益模糊”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中牙买加并不是亚洲国家,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考点一-14-1234562.佛罗伦萨人认为时间和生命像黄金一样宝贵。为了珍惜它们,1329年,佛罗伦萨的城楼上安装了最早的机械钟。这一现象说明()A.佛罗伦萨的钟表制造世界领先B.佛罗伦萨人对黄金财富的追求C.人文主义思潮对当地产生影响D.佛罗伦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最早在城楼上安装机械钟不能代表佛罗伦萨的钟表制造世界领先,故A项错误;“佛罗伦萨人认为时间和生命像黄金一样宝贵”并不是追求黄金财富,故B项错误;佛罗伦萨人重视时间和生命,是人文主义思潮的体现,故C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C考点一-15-1234563.(2019广西桂林二模)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伏尔泰则把中国作为理想国度,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描绘成宗教宽容君主开明的现实依据。这表明启蒙思想家()A.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B.通过解读中国推动社会启蒙C.准确塑造了彼时中国的形象D.认为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材料中孟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而伏尔泰则把中国作为理想国度,这是因为二者从不同角度批判当时欧洲的封建制度,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故选B项;材料仅体现出孟德斯鸠与伏尔泰对中国制度与文化的解读以推动社会启蒙,未体现出中国与西方文化的交融发展,排除A项;“准确塑造了彼时中国的形象”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仅体现了孟德斯鸠与伏尔泰对中国制度与文化的解读以推动社会启蒙,未涉及中国是否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的问题,排除D项。答案解析关闭B考点一-16-1234564.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提出:“1689年,威廉接受了……《权利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虽然这些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直到19世纪后期确立普选制时,才实现这一目标。”这体现了英国民主进程的()A.革命性B.和平性C.渐进性D.妥协性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材料中英国民主进程是削弱而非彻底废除国王的权力,没有体现出革命性,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英国民主确立进程中削弱国王权力的方式,没有体现出和平性,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直到19世纪后期确立普选制时,才实现这一目标”,可知英国民主政治确立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体现出渐进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英国民主进程是否有各派利益的妥协,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C考点一-17-1234565.有学者认为,美国建国后建立的制度,既可以看见英国的影子,又可以看到美国自己的创造。其中英国的“影子”和美国的“创造”分别是()A.议会政治三权分立B.责任内阁制联邦制度C.议会政治参众两院D.责任内阁制三权分立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英国有议会,美国有国会,符合“影子”的说法,美国三权分立是在英国洛克分权和法国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基础上的创新实践,故A项正确;责任内阁制不符合美国,故B、D两项错误;参众两院与英国的上下议院相似,不属于美国的“创造”,故C项错误。答案解析关闭A考点一-18-123456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考点一-19-123456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材料二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并说明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考点一-20-123456参考答案(1)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移民,世界不同地区联系加强。价值:改变了欧亚非大陆的粮食生产结构,缓解了粮食供应的压力,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2)评述: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近代欧洲的制度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奴隶贸易等史实表明,欧洲的“中心”地位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和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考点一-21-12345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提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问求答项分别为玉米传播的“历史背景”和“价值”,前者要求联系16—18世纪东西方历史变迁的背景分析,其中主要包括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跨海越洋的移民运动、世界不同地区横向联系的加强与不同民族和文化的交流等;后者主要是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分析玉米传播的巨大影响。这可以从玉米传入地区的粮食生产结构、因人口增长而导致的粮食供应的压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角度,加以概括和总结。第(2)问要求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答题时首先提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