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93.160P55DB12天津市地方标准DB12/T546—2014南水北调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ManagementpracticesofconstructionsitesafetyproductioninTianjinSouth-to-NorthWaterDiversion2014-11-18发布2014-12-18实施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DB12/T546—2014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总则..............................................................................14目标管理..........................................................................25措施方案..........................................................................26现场检查..........................................................................37生产事故隐患排查..................................................................3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49施工机械设备......................................................................510警示标识.........................................................................611防护用品.........................................................................612危险源管理.......................................................................713地下管线安全防护.................................................................714高处作业.........................................................................815消防安全.........................................................................916工程度汛.........................................................................917应急救援.........................................................................918文明施工........................................................................10DB12/T546—2014II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规范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天津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天津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南水北调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站。本标准编制委员会主任:朱芳清副主任:张文波刘长平委员:马树军赵考生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钊(主编)曹野明张振军甄守奎查龙友张波姚博李国起李树鑫季海涛丁学赏本标准于2014年11月首次发布。DB12/T546—20141南水北调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总则、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安全生产措施方案、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安全警示标识、安全防护用品、危险源管理、地下管线安全防护、高处作业、现场消防、工程度汛、应急救援及文明施工。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活动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其他水利工程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GB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3总则3.1参建单位应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明确管理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和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及检查制度。3.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有相应执业资格,专业应满足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需要。特种作业人员应进行专门安全培训,并经国家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3.3项目法人/项目建设管理单位(以下称项目法人)应组织编制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方案,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备案。建设过程中安全生产的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对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方案进行调整,并报原备案机构。3.4项目法人应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针对工程施工安全重点部位和需要采取的特殊安全保护措施,进行安全技术设计交底工作,交底过程应进行记录。3.5项目法人应组织施工单位开展施工现场文明工地创建工作,文明工地创建工作应满足国务院南水北调办、行业及本市文明工地创建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的要求。3.6设计单位应对现场施工提供全过程的安全服务,配合有关单位开展专项施工方案优化工作,参加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分析、处理。3.7监理单位应将需编制专项方案的工程列入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应针对工程特点、周边环境和施工工艺等制定安全生产监理工作流程、方法和措施。对需经专家论证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实施旁站监理。3.8施工单位应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从事工程施工。3.9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应贯穿施工全过程,并有计划地分层次、分岗位、分工种实施,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DB12/T546—201423.10施工单位应组织作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本专业安全技术和相关标准的学习、培训和考核,公司教育应不少于24学时;项目经理部教育应不少于24学时;班组教育应不少于16学时。考核不合格者不应上岗。施工单位新进作业人员以及转岗的作业人员,作业前,施工单位应进行不少于32学时的学习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作业。3.11施工单位应按职责分工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资料和记录编制、填写、审核、审批、收集、保管的责任。及时形成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的资料和记录,确保资料和记录真实有效。3.12参建单位应建立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和人员职业健康档案,对从事尘、毒、噪声等职业危害的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职业体检,对确认职业病的职工应及时给予治疗,并调离原工作岗位。3.13参建单位应建立、健全各级消防责任制和管理制度,组建专职或义务消防队,并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做好日常防火安全巡视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经常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和灭火、应急疏散救护的演练。3.14参建单位应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信息编报工作,项目法人负责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安全生产信息的管理工作。3.15实行委托或代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在委托协议或代建合同中明确协议或合同双方各自安全生产管理的职责、内容等,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3.16安全生产管理资料和记录的填写应字迹清楚,签章规范,不得随意涂改,并具有一致性和可追溯性;资料应随工程施工同步形成,分类归集保管,直至工程竣工交付后处理或归档;应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3.17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程序和时限报告有关部门。参建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及合同约定要求配合事故调查,并提供有关信息和资料。3.18参建单位在执行本规范时,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本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其他标准规范的规定。4目标管理4.1各参建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及合同约定,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安全生产目标应进行量化。目标考核合格是参加文明工地评选的必备条件。4.2安全管理目标包括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安全生产事故控制指标。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分为通用目标和项目适用性目标。施工作业违章率、生产安全事故实际发生率超过有关规定及合同约定的控制指标时,考核对象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结果为不合格。4.3各参建单位应按照项目管理机构、人员管理层级进行安全管理目标分解。4.4项目法人负责对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安全生产目标进行考核,并接受项目主管部门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考核程序、标准等工作内容应符合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国调办建管[2008]83号的要求。4.5安全生产目标考核采取自查自评与组织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应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4.6考核工作组成员实行回避制度。考核工作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安全生产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人员不得拒绝。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对反映的情况以及提供的相关文件和资料的真实性负责。4.7目标考核不合格时,考核单位应提出整改意见,检查被考核单位整改情况,限期达到合格标准。5措施方案DB12/T546—201435.1开工前,监理单位、施工等单位应制定安全生产检查方案,明确安全生产检查机构、人员、范围、重点、措施及计划等内容,并将安全生产检查方案报送安全生产监督机构。5.2监理、施工单位应建立专项方案的编制、审查、论证、审批和实施制度,严格按照方案组织施工。5.3监理单位应组织本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提报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由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批。5.4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基坑支护与降水、土方和石方开挖、模板、起重吊装、脚手架、拆除、围堰等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收结果。5.5工程中涉及高边坡、深基坑、地下暗挖、高大模板工程施工单位应组织进行专家论证。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专家论证。专家论证的程序、审查等内容应符合有关规定及合同约定的要求。5.6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专项方案,不得擅自修改经过审批的专项施工方案。如因设计、结构等因素发生变化,确需修订的,应重新履行原审批程序。5.7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应将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班组、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交底过程应记录,并有交底和被交底人员签字。施工条件发生改变或施工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对安全技术交底内容进行变更并补充交底。6现场检查6.1项目法人、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应编制安全生产检查计划,计划内容包括安全检查的类型、内容、标准、方法、频次,以及检查、整改、复查和改进等工作内容,并按照各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