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两首锦瑟李商隐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理解《锦瑟》的典故和两首诗的意思,背诵两首诗。2.欣赏《锦瑟》的朦胧之美,体会《马嵬》的艺术手法。3.理解《锦瑟》的多种意蕴和情感,理解《马嵬》的深刻寓意。学习目标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他年轻时受令狐楚(牛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王茂元(李党)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作者介绍作此诗时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李商隐的诗语言清丽,感情哀怨,境界朦胧,解读极为不易。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写作背景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元好问“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梁启超《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后人对《锦瑟》的解读:1.对亡妻的深情悼念(悼亡诗)2.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爱情诗)3.作者的身世自伤(咏怀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琴为什么要有有五十根弦,每根弦都让我追思美好青春。我曾经像庄周梦为蝴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我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付给杜鹃。诗歌内容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着,过去生活的图景如同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依稀可见。这种悲欢离合的感情岂待如今追忆时才有,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理解题目“瑟”是一种弦乐器,但与其它弦乐不同,有五十弦。《汉书•郊祀志》记载:“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为二十五弦”,谁曾想“五十弦”之“锦瑟”比之琴、筝,原来竟附有如此悲切的情愁。而“锦瑟”是绘有花纹的瑟,非常华美的瑟。这华美的瑟究竟有怎样美丽的故事,会引起诗人怎样的情思呢?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无端”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的意思。无问处发问说明诗人情绪强烈浓重,迫切需要宣泄。(1)‘无端“是什么意思?此句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由“五十弦”的锦瑟联想到什么?此处运用了手法?理解首联本联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某一天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一生感慨。锦瑟五十弦,音节最为繁复。听锦瑟之繁弦,联想到年华往事的繁多。起兴、联想的手法。“无端”一词有何含义?“一弦一柱思华年”呢?“无端”,没有来由的,无缘无故的。“无端”一词使锦瑟一下子有了生命,这抑郁的感叹像在说,并非瑟自己情愿有这五十根弦,而是天生这么多,无可奈何呀。瑟上每条弦、每根柱都牵着诗人深藏心底的一段怀恋和伤痛。两个“一”字,更加强“五十弦”之繁多的感觉,既暗示感觉的细致繁复,也暗示悲哀的沉重缠绵。这两句是诗的总起。“庄生梦蝶”——诗人美好却又十分虚缈的心灵寄托;“杜鹃啼血”——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愁绪与怨愤。“晓、春”——似乎蕴含了诗人对人生之路的光明与生机的一种期盼。用典颔联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情绪?1.庄周梦蝶——美好、扑朔迷离。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寓言表现了庄子的“齐物”思想——人们如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把外物与自身等同看待,就无往而不快乐。执着、哀伤、凄美。望帝是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禅位于人,自己隐居山中,后来国君昏庸、国家衰亡,他悲痛异常,死后灵魂化为杜鹃,暮春而鸣,泣血哀啼“不如归去”,哀痛春去国亡,啼声悲凄。2.望帝啼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颈联“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妙境;“蓝田日暖玉生烟”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只是它只能远观,不能把握,也无法亲近。两幅画面运用阴阳冷暖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怅惘。3.鲛人泣泪——《博物志》里有海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事。传说南海有鲛人,能织丝绸,哭泣时眼泪变成闪亮的珍珠。纯洁、破灭、凄美。用典4.暖玉生烟——美好、迷惘、飘渺。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阳光下见得分明。中唐诗人戴叙伦曾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共用了四个典故庄生梦蝶化蝶——望帝魂化杜鹃——南海鲛人珠泪——蓝田山产玉——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本诗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塑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对美好过往的追忆无限的悲伤、难言的愁绪与怨愤。对梦想和理想破灭的伤心梦想理想破灭后的迷惘“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尾联诗意:如此哀怨怅恨的情怀哪里是现在回忆才感到的啊,在当时就已经令人惘然无措了。既然此等情怀在当时就如此,那么今朝追忆此情又会惹起怎样的怅恨,怎样的哀怨,怎样的苦痛呢?诗人直抒胸臆、回环往复地表达了自己的怅惘苦痛。尾联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此情”指颔、颈两联中所写的“晓梦”之痴迷、“春心”之深挚、“珠泪”之哀伤与“玉烟”之迷惘,种种情事岂待成为追忆时才感哀痛,华年流过时便已体味到其中的苦涩悲哀。在暖玉生烟的缥缈里,诗人回望华年往事,追忆往日情缘,空留当年的怅惘,令他再次嗟叹。“惘然”一词使一切都限于怅惘迷失中。诗人隐去平生之事,缘情造物,含蓄委婉抒写自己的坎坷际遇和哀怨感伤之情。恋人生离、爱妻死别、盛年已逝、抱负难展、功业未建……幡然醒悟之日已风光不再。一曲《锦瑟》弹罢,一个憔悴的背影消逝于凄婉的琴韵,留给读者无尽的怅惘。也正因诗作这哀伤、朦胧的色彩氛围,才显得荡气回肠,让我们千古传唱、永久回味!这锦瑟毫无来由,具备了五十根丝弦,每一根弦、每一根柱,都使我想起逝去的华年。庄周在清晨的梦中,变成一只蹁跹的蝴蝶,望帝将伤春的心事,寄托给哀鸣的杜鹃。明月临大海,闪烁着鲛人晶莹的珠泪,蓝田的日光和暖,升腾起美玉的轻烟云霄。往日的那些情事,又何必今天追忆!就是在那时候,我也已经不胜惘然。诗歌内容:诗的情感:诗的写作特点:起兴,联想,直抒胸臆(首联)锦瑟牵情,回首往事(颔联)往事如梦,感伤深沉(颈联)对月而泣,美梦如烟(尾联)追忆此情,当时惘然追忆华年的迷惘与感伤大量用典(往往不用原典的事理,而着眼于从原典中生发诗意的联想,借以传递情绪和感受。)诗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诗人46岁罢官回家闲居,不久病故。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晚年对一生遭际感慨之语。按常理,首联以“思年华”开始,下面应是对往事的具体回忆,但诗人却没有这样写,只是引用典故表达对往事的感觉。诗人伤感怀恋的究竟是什么?是悲叹自己怀才不遇?是悼念亡故的亲人?是怀恋自己美好的恋情?还是对其它别的什么的怀念?请将整首诗内容贯串起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诗歌探究(1)相思说:思念恋人不能相聚的痛苦。看到“瑟”,想到琴瑟和谐的恋情。看到“锦瑟”,想到恋情的华美。锦瑟,你为何无缘无故有五十根弦,如此华美、丰富,每一弦、每一柱都勾起我对恋情的记忆。感觉幸福、遥远又迷惘。像庄生梦蝶一样如梦如幻,像望帝化鹃泣血哀啼一样执着和凄美。感觉恋情如沧海明月中鲛人哭泣的眼泪化成的珍珠一样晶莹、纯洁,又如蓝田暖日里美玉所升腾的缭绕烟云一样可望不可及。多想把这份记忆珍藏,可在过去恋情发生之时就已迷惘!(2)悼亡说:对亡妻的深切悼念之情。“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喜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弦断而为五十弦矣,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而接‘思华年’,二十五岁而殁也。‘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玉生烟’,已葬也,犹言埋香瘗(yì)玉也。此情岂待今日追忆乎?是当时生存之日已常忧其至此而预为之惘然,必其婉弱多病,故云然也。”(摘自朱彝尊——《李义山诗集辑评》)(3)自伤说:诗人独自哀伤之情。锦瑟呀,你为何要有五十根弦,如此华美、丰富,每一弦、每一柱都让我想起过去的青春年华。感觉是那样美丽、虚幻、飘渺、伤感。自己曾如庄生梦蝶一样追逐美好梦想,曾如让贤亡国、化鸟悲啼的望帝一样执着。可理想未能实现,自己如沧海朗月中的鲛人泣泪为珠,虽然是沧海遗珠,未受重用,未展抱负,但依然如明珠一样,闪亮依旧,晶莹依旧,纯洁依旧,丝毫不减高洁节操!可毕竟美好年华和理想如蓝田暖日中的美玉升腾缭绕起来的烟云一样可望不可及。年华和理想多么美好,真想永远珍藏,只是当时心中已是迷惘一片,而现在才终于明白。“此篇乃自伤之词,骚人所谓‘美人迟暮’也。‘庄生’句言付之梦寐,‘望帝’句言待之来世。‘沧海’‘蓝田’言埋而不得自见;‘月明’‘日暖’,则清时而独为不遇之人,尤可悲也。”(摘自《诗集辑评》)本诗呈现的是一些似有实无、却又分明可见的意象:庄生梦蝶、杜鹃啼血、良玉生烟、沧海珠泪,这些意象构成的不是一个有完整画面的境界,而是错综其间的怅惘、感伤、寂寞、向往、失望的情思,是弥漫着这些情思的心象。诗歌具有怎样的艺术特色?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色?艺术特色诗的境界超越时空限制,真与幻、古与今、心灵与外物之间也不再有界限存在。几个在逻辑上并无内在联系的意象和贯串这几个意象的迷惘感伤的情绪。喻体本身带有朦胧性质,而本体又没有出现,诗歌就自然构成多层次的朦胧境界。诗歌艺术特色:哀怨的基调凄迷的意境华美的语言这首诗主要运用象征的手法表现情感。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为了表现复杂矛盾甚至怅惘莫名的情绪,作者把心目中的朦胧图像,化为恍惚迷离的诗的意象,遂行成如雾里看花般的朦胧诗境,词意飘渺难寻。怎样理解《锦瑟》表现情感的手法?锦瑟遗情《锦瑟》是李商隐诗集的第一篇,也是一道千古谜。这首诗辞藻华丽,用典殊多,晦涩难解,历来众说纷纭,无人能彻解。诗歌通篇追忆往事,以朦胧的意象表达诗人无限迷茫的心境,反复抒发感情破灭、理想成灰的无限感慨和遗恨,其中的爱情、怨恨、惆怅和迷惘,该是怎样的哀恸?李商隐无意于当时的党争,却又身陷其中,既为牛党之令狐楚所怨,又被李党之王茂元所疏。而前为赏拔之恩主,后为翁婿之至亲,所以他一生抑郁,其忧时忧国之心,自伤身世之慨,难以直言,只有把真实生活的体验,揉入自己心灵的幻想之中。他的作品既非纯粹写实,也非纯然幻想,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得到不同的感受,赋予不同的意义,这就造成了其诗朦胧多义的特点。结语马嵬(其二)《马嵬(其二)》《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安史之乱潼关被攻破时,唐玄宗逃往蜀地避难。随行军队行至马嵬驿(今天的陕西兴平西)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杀死杨贵妃。唐玄宗被迫令杨贵妃自缢,史称“马嵬之变”。后代许多诗人都写了有关此事的诗歌,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李商隐咏叹这一历史事件的诗有两首,这是其中第二首。导入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海外空闻还有一个九州,来生为夫妇的盟誓能否实现,亦渺茫难期,今生的夫妇缘分已经断绝了。徒闻:空闻,没有根据的传闻。卜:预料疏通文意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虎旅: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鸡人报晓: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