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语文 第6课 琵琶行并序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学习目标1.赏析诗中的音乐描写;2.引导学生抓主旨句,结合诗人和琵琶女的人生遭遇,体会诗人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导入唐摭言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注:摭,zhí,拾取。浮云不系、造化无为:浮云、造化也都无法挽留住他的生命了。解题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宋王灼《碧鸡漫志》:“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本文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背景简介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疏通文意本长安倡女曲罢悯然恬然自安凡六百一十六言枫叶荻花秋瑟瑟琵琶声停欲语迟主人下马客在船倡女:歌女悯然:忧郁的样子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凡:共瑟瑟:拟声词迟:迟疑“互文”,主人和客人一同下马,然后上船。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弦弦掩抑声声思间关莺语花底滑秋月春风等闲度梦啼妆泪红阑干凝结不通声暂停如听仙乐耳暂明却坐促弦弦转急座中泣下谁最多掩抑:低沉抑郁思:悲、伤间关:婉转滑:流畅等闲:随随便便暂:突然,一下子暂:突然,一下子转:更、越泣:眼泪解读“小序”1.小序和诗歌的关系?几乎所有内容都和下面的段落有对应关系……2.小序作用?A.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B.说明诗歌的成因;C.奠定悲剧气氛。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倾诉身世苦同病相怜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归纳每段大意,明确以时间为序梳理情节整体感知齐读三、四两段,回答问题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他们有什么共同点?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5.全诗的主旨句是?你怎样认识诗歌主旨?明确:1.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2.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3.人物对比悲剧情感琵琶女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京倡商妇怨如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白居易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京官谪官恨如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鲜明的对比诗歌的第三部分:自诉身世苦是为了塑造一个封建社会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控诉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这一部分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少年得意老年失意门庭若市年轻貌美昔日欢笑独守空船今日辛酸年长色衰4.音乐(琵琶声)。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枫叶四弦(琵琶)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别离情。5.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诗歌通过琵琶女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也通过自身迁谪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直臣遭贬的社会悲剧。合作探究1.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琵琶声在文中有何作用?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围绕着它,诗人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2.读第一段:一闻琵琶,感受如何?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不知道,但可以猜想到它的基调是悲凉哀怨。因为:A.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B.“醉不成欢惨将别”,使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3.读第五段:三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而诗人却“泪湿青衫”?一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二悲自己的谪居偏远。此时,两人感情已经相通相融。重点研读第二段1.说说琵琶女在这里演奏的五个层次?2.尾句有何作用?与此句有相同功能的句子,诗中还有哪两处?3.找出八个比喻,体会妙处?课文讲解五个层次前奏曲:出场含羞多庄重,掩抑似诉不得志,信弹说尽无限事。欢乐曲:《霓裳》《六幺》落玉盘。急切欢快,似当年红火。深思曲:从间关到幽咽到暂歇。幽愁暗恨,似如今商妇冷落。悲愤曲:激越悲壮,似是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后缀曲:悄无言,秋月白。余音袅袅,意味不尽。余音绕梁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三段中都有关于“江”和“月”的描写:第一段写诗人及其客人在“茫茫江浸月”的情境中听到了琵琶女的演奏,为之神往;第二段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琵琶女弹完名曲后的外景;第三段以“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目下的孤单、凄凉处境。这些描写从侧面烘托了琵琶女的形象,使读者能具体地想像出她“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的悲惨生活。分析、欣赏: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奥地利]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对音乐作品的一切富有幻想力的描写、性格刻画和解释性的说明,都是比喻性的。1.比喻: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错落有致、清脆圆润)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高亢激昂)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凄厉心碎)比喻,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生动形象,有了画面感,给人以无限的联想。2.叠词和联绵词:叠词: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联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使音节悦耳动听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①正面描摹: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②侧面烘托: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4.曲中带情:以听者的感受衬托音乐的声情并茂。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超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带着感情来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琵琶女以情演曲: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诗人以情绘声: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从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琵琶女在演奏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而诗人也从乐曲中听出了其中的感情。诗人为何能听出?a.诗人是音乐大家。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似的身世遭遇使然。5.小结描写特色: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琵琶女也深深怜悯诗人)谁解青衫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两人有着相似的遭遇,因而情感相通,“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头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B.“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谁解风物意: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C.“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D.“绕船明月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总结艺术特色1.高超的艺术构思: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围绕着它诗人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2.出色的音乐描写:尤以第二段的欢乐曲、深思曲、悲愤曲为甚,运用大量的比喻,兼以拟声、叠词等手法。3.侧面烘托:三次写江和月,从侧面烘托了琵琶女的形象,使读者能具体地想像出她“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的悲惨生活。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